|||
过年了,很多人和忙,按年俗有很多事情要做的。也有很多人很闲,显得现在的年味不足,风气很俗。趁着科学网撷英大师吕喆博主忙乎,先山寨一把。
一、真年俗
这,真年俗,指风俗,也就是平民老百姓传承的大众习惯。中国地大(此处为形容词,不是名词),各地年俗不一样。到北京(尤其是结婚了),慢慢知道北方很多年俗和自己在南方的经历还是差别很大的。
1、吃
民以食为天,对于现今的中国人来说还是那样贴切,在过年也是表现得淋漓尽致。北方各种面食分布到过年各天,都有讲究。而在南方(至少我们家),面食只有挂面,现在似乎也慢慢有饺子了,其他的都是南方特色的腊货。除夕和大年初一的食谱,有的是一样的,比如一些寄予新年愿望的鸡(吉祥)、鱼(年年有余)、年糕(高升)等。也有不一样,比如老家大年初一第一餐全素,一般包括大青菜(寄意发大财)、芋头、豆腐、胡萝卜等。
2、聚
过年的最重要意义是亲人的团聚。当然首先是家人的团聚,大年除夕大团圆是过年最大的期盼。其次是走亲戚,不同的亲戚在国内的某一天聚到不同的家里。现在孩子少了,关系简单了。通信发达了,交流方便了,但是不一定频繁了。还一项是朋友聚在一起,小时候的朋友可能天南地北、各行各业,可能也只有过年这个特殊的时间和共同的家乡,使这些人聚到一起。当然,为了这个聚,从古到今,不知道有多少艰辛或者美好的故事。
3、信
民俗,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民间信仰吧。对北方不熟悉,但是对老家的习惯还是印象深刻的。虽然不是都和信仰有关,但大都寄托愿望。比如贴对联就是最有文化气息的,现在超市都可以买到金光闪闪的红对联,我猜想包含红火、财富的愿望。大人给小孩压岁钱和糕(谐音高),希望孩子平安成长。但是很多民俗还是有信仰色彩的吧,当然有也的直接将之称为一种宗教。所以,在老家过年还是有一些必要的敬神环节的,比如在过年的特定时间放鞭炮敬神、送神、迎神。这就要说到鞭炮,要的是声、光、色、意、行,个人理解,这里包括热烈的氛围、烟雾缭绕的意境,这些方面可能不是城市里绚丽的烟花所表达的。过年从除夕开始,家里要烧香供食,具体的讲究已经记不全乎了。
二、年真俗
俗,除了风俗之意,估计在人们印象中最深刻的意思莫过于“流行的低级气味”。这不是真正的传统年味,但确是社会风气。让很多人觉得现在的年真俗。
1、乐
社会发展了,尤其是各种高科技。现在的年也提前了,各种春节联欢会,形式上是给人们一种快乐的气氛。但是变味的很多,比如变相福利化,各种大奖。不过,今年流行低调,得益于表叔、房亲。电视媒体是很多没有真年俗的人们找乐子的最后来源。央视春晚原来是唯一,现在已经只能是最大了。各个电视台的春晚陆续呈现了,人们除了当时乐,还会发掘很多(请参考科学网博客和各大门户网站报道和评论)。组成电视节目的东西是不是很俗?也许有人说都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这真不能否认。因为我们的生活就是这么俗啊!钱、地位、小聪明,哪个相声、小品不是这些东西的包装品?
2、比
前面提到,今年流行低调,不敢比了。但是这么多年的俗气是一时半会去除不了的吧,城市曝光风险大的比没了,农村小打小闹还是有的。比如,比吃、比玩、比富。农村的比基本是基于家庭之间的。串亲戚就涉及到比吃,自家的年货一定不能比其他亲戚差,否则就有可能被认为是对亲戚的不满,甚至可能导致很恶劣的后果,影响接下来一年甚至很多年的往来。串亲戚比吃不光是比吃的东西,还比吃的行为,去亲戚家不能不吃,否则就会认为是瞧不起人,也会产生嫌隙。时常有,某有钱、势之人,会因为不去串亲戚,或者串亲戚不吃饭,而被认为是故意疏远某个亲戚。比玩,主要指赌博风气,时常听说过年几天赌,全年赚的钱都赔出去了。比富,范围则更广,除了上面提到的比吃和比玩中可以得到体现,在真年俗中也会表现的。比如说放爆竹,大年初一的开门爆竹被寄予是这一年的奔头。左邻右舍的爆竹响得时间越长,显示越富有、越阔气,似乎对神灵越真诚。不少人家的爆竹可以响几十分钟!所有这些比俗,都是借着年这个特殊的载体,来映射这个现实社会。
这是纯正的鞭炮和爆竹声:
[flash]http://www.tudou.com/v/EUyqKFOqdEE/&resourceId=0_04_05_99/v.swf[/flash]
http://www.tudou.com/v/EUyqKFOqdEE/&resourceId=0_04_05_99/v.swf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9: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