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lorw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ylorwang

博文

学位论文所谓“深度”要求 精选

已有 25972 次阅读 2016-6-27 09:4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学位论文, 深度

网上曾流传了下面的一段笑话:

孩子写日记 : “夜深了,妈妈在打麻将,爸爸在上网……”。爸爸检查时,很不满意地说 : 日记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孩子马上修改为 : 夜深了,妈妈在赌钱,爸爸在网恋……”。爸爸更不满了,愤怒地说 : 看看中央电视台、官方报纸是怎样写的。一定要提倡正能量,以正面宣传为主”。孩子再修改为 : 夜深了,妈妈在研究经济,爸爸在研究互联网+活”。爸爸看后说,这还差不多,但深度不够,有待进一步提高!以后你长大了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你就知道应该这么写了:妈妈在研究信息不对称状态下的动态博弈,爸爸在研究人工智能与情感供给侧的新兴组合”。爸爸接着说,要是你打算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时,得这样写:妈妈在研究复杂群体中多因素干扰及信息不对称状态下的新型囚徒困境博弈;爸爸研究的是:大数据视角的六度空间理论在情感供给侧匹配中的创新与实践。

现在研究生毕业,不少学校都有相应的正式刊物发表要求,通常硕士生都要有核心期刊正式论文发表,而博士生,往往都要求在SCI杂志上发表至少12篇英文文章。这往往导致研究生能否毕业的审核“前移”,由最终的毕业论文答辩把关,前移到有没有学术论文发表。对于学术论文能不能被期刊录用,绝大部分审稿人主要看研究的论文有没有创新性,研究的结果与目前已取得的结果相比,有没有优越性,其研究成果有没有应用前景等方面综合考虑决定是否录用。硕士学位论文,大部分不用盲审,只有少部分盲审;而博士论文,目前不少高校采用100%盲审,而最后的博士答辩,其答辩委员,虽然都有必须是正高职称等资格要求,且外校委员的比例不能少于2名等等,但这些委员往往都是导师选择确定,反而答辩就变得比较容易通过了。因为导师总是选在相关研究领域比较熟悉的人来做答辩委员,若看到SCI论文都发表了,且三个盲审都通过了,都是熟人的答辩过程,也就是走一个形式,达成一个答辩通过意见的过程。这样,能不能拿到博士学位的把关过程,首先是能不能发表SCI论文,因为没有SCI论文,也就不可能进入论文送审的“盲审”程序;若盲审不通过,也就不能进入答辩的程序。

盲审通过与不通过,又分好几种情形,论文同意进入答辩,还是不同意进入答辩,论文完全合格,还是论文要求小修,大修。三个盲审的专家,只要有一个不同意进入答辩,或有一位要求论文大修,论文就必须重新修改三个月,且修改完后还要重审再决定是否可以组织答辩。

一般来讲要求大修的博士论文,往往要给出大修的理由,甚至给出要补充实验及数据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从创新点上来讲,若已有一篇以上高影响因子的SCI论文发表,而创新性要求往往是SCI论文的最关键要求,说明创新点是有了。我也看到有要求论文提高“论文写作深度”的要求。这就让我想走了上面的段子,一件简单的事,要写成“文绉绉”的,用新名字新词藻进行堆积,描述上再绕几道弯,让一般的人不能一眼看穿写的是什么,似乎只有这就才能显得论文写得高深。我赞成论文必须用规范的书面语言,但供需问题的供给方,一定要写成“供给侧”;结果的总结,一定要写成“凝炼”,以显示高雅的方式并不赞同。小部分的研究论文为了发现与兴趣,而大部分的研究论文,更应该为社会实践服务。若为了所谓的水平高,故意显示高雅而失去了广大的读者,则也就进入“曲高和寡”的境地。当年新文化运动的白话文应用,对社会发展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为了所谓的写作深度,大家一定会反对重新写成艰涩难懂的文言文。但用一堆新名词,绕来绕去的描述,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32399-987040.html

上一篇:工程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与风险防范的思考
下一篇:科技计划项目申请的“绝招”
收藏 IP: 222.201.137.*| 热度|

55 许培扬 郑垒 简磊 褚昭明 姜长城 吕喆 王伟 郑小康 吕东升 喻海良 陈南晖 任磊 樊文强 姬扬 陶凯 黄仁勇 陈楷翰 黄式东 周志刚 蒋永华 杨正瓴 叶春浓 李毅伟 武夷山 杜航慈 马志超 江克柱 韦玉程 农绍庄 黄永义 彭渤 王金良 王军军 宁利中 叶建军 王启云 李颖业 徐旭东 张忆文 林辉 赵保明 田云川 肖小敏 邱铁成 郭文阁 zhouwangpu shenlu xchen bridgeneer qzw xlianggg sunyang86 watercold dulizhi95 htl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8: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