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上曾流传了下面的一段笑话:
孩子写日记 : “夜深了,妈妈在打麻将,爸爸在上网……”。爸爸检查时,很不满意地说 : “日记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孩子马上修改为 : “夜深了,妈妈在赌钱,爸爸在网恋……”。爸爸更不满了,愤怒地说 : “看看中央电视台、官方报纸是怎样写的。一定要提倡正能量,以正面宣传为主”。孩子再修改为 : “夜深了,妈妈在研究经济,爸爸在研究互联网+生活”。爸爸看后说,这还差不多,但深度不够,有待进一步提高!以后你长大了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你就知道应该这么写了:“妈妈在研究信息不对称状态下的动态博弈,爸爸在研究人工智能与情感供给侧的新兴组合”。爸爸接着说,要是你打算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时,得这样写:妈妈在研究复杂群体中多因素干扰及信息不对称状态下的新型“囚徒困境”博弈;爸爸研究的是:大数据视角的六度空间理论在情感供给侧匹配中的创新与实践。
现在研究生毕业,不少学校都有相应的正式刊物发表要求,通常硕士生都要有核心期刊正式论文发表,而博士生,往往都要求在SCI杂志上发表至少1-2篇英文文章。这往往导致研究生能否毕业的审核“前移”,由最终的毕业论文答辩把关,前移到有没有学术论文发表。对于学术论文能不能被期刊录用,绝大部分审稿人主要看研究的论文有没有创新性,研究的结果与目前已取得的结果相比,有没有优越性,其研究成果有没有应用前景等方面综合考虑决定是否录用。硕士学位论文,大部分不用盲审,只有少部分盲审;而博士论文,目前不少高校采用100%盲审,而最后的博士答辩,其答辩委员,虽然都有必须是正高职称等资格要求,且外校委员的比例不能少于2名等等,但这些委员往往都是导师选择确定,反而答辩就变得比较容易通过了。因为导师总是选在相关研究领域比较熟悉的人来做答辩委员,若看到SCI论文都发表了,且三个盲审都通过了,都是熟人的答辩过程,也就是走一个形式,达成一个答辩通过意见的过程。这样,能不能拿到博士学位的把关过程,首先是能不能发表SCI论文,因为没有SCI论文,也就不可能进入论文送审的“盲审”程序;若盲审不通过,也就不能进入答辩的程序。
盲审通过与不通过,又分好几种情形,论文同意进入答辩,还是不同意进入答辩,论文完全合格,还是论文要求小修,大修。三个盲审的专家,只要有一个不同意进入答辩,或有一位要求论文大修,论文就必须重新修改三个月,且修改完后还要重审再决定是否可以组织答辩。
一般来讲要求大修的博士论文,往往要给出大修的理由,甚至给出要补充实验及数据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从创新点上来讲,若已有一篇以上高影响因子的SCI论文发表,而创新性要求往往是SCI论文的最关键要求,说明创新点是有了。我也看到有要求论文提高“论文写作深度”的要求。这就让我想走了上面的段子,一件简单的事,要写成“文绉绉”的,用新名字新词藻进行堆积,描述上再绕几道弯,让一般的人不能一眼看穿写的是什么,似乎只有这就才能显得论文写得高深。我赞成论文必须用规范的书面语言,但供需问题的供给方,一定要写成“供给侧”;结果的总结,一定要写成“凝炼”,以显示高雅的方式并不赞同。小部分的研究论文为了发现与兴趣,而大部分的研究论文,更应该为社会实践服务。若为了所谓的水平高,故意显示高雅而失去了广大的读者,则也就进入“曲高和寡”的境地。当年新文化运动的白话文应用,对社会发展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为了所谓的写作深度,大家一定会反对重新写成艰涩难懂的文言文。但用一堆新名词,绕来绕去的描述,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8: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