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lorw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ylorwang

博文

工程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与风险防范的思考 精选

已有 9612 次阅读 2016-6-2 07:45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研究生, 安全, 实习, 工厂, 工程应用型

最近华东理工大学有一位研究生,在导师安排的校外工厂中进行实验,不幸发生爆炸事故身亡。对这位研究生的不幸深表同情。

有朋友看到新闻,没有认真区分大学名中东与南的差别,就联系我,因为我也经常安排研究生到合作单位的现场,做工程应用中试,甚至实际水处理工程调试工作,谢谢各位朋友们的关心。其实有关研究生在外的工作安全问题,一直是作为指导老师不得不认真考虑的问题。

我做过精细化工产品的合成与生产,水处理药剂的合成与生产,也搞水处理工艺研究开发及水处理工程建设与调试。通过多次从实验结果放大到工业化生产规模的实践,使我知道:工业生产放大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在实验室做500ml的反应瓶中进行化学反应实验,在反应过程中,我们若能感觉到有点自动升温现象,如果直接将其扩大到一吨规模的工业化反应,而不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就有可能发生爆釜,或反应物料因剧烈反应而大量溢出等事故,而这些现象在一般的教科书是没有的。所以,在工业化生产放大前,我都要自己亲自全流程地认真做一篇小试,在可能的情况下,再在50公斤级的中试反应装置上再做实验,摸准反应条件与反应过程,然后,才可以放大到一吨以上的反应系统进行工业化规模的生产。而第一次生产,我都是在现场亲自指挥,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化学反应都带有一些风险,听到,看到各种各样的事故多了,胆子也就会小了。这种工业规模放大的中试或生产性试验,决不能让研究生单独去做,必须是导师本人或有经验的师傅负责去做才行。预先要想好各种可能的事故,应采取的防范措施,看好逃生通道等等。要应对这种可能的突发事故,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就好象学会了开车,拿到驾驶证,但不少单位招司机要求必须有五年的驾龄。因为只有足够的驾驶经验,才能见识过一些突发的交通事故,从而形成对驾驶的敬畏。所以,初生牛犊不怕虎,风险比较高的研究开发工作,不能让研究生去负责的,他们最多只能做这些风险较高研发工作的助手角式。

近年来,我精细化工产品的研究开发少了,水处理工艺的开发及工程化应用越来越多。相对而言,水处理比精细化工产品的研究开发风险小很多。搞水处理工程,常在水池边走,为了防止溺水事故,我要求所有的研究生必须学会游泳。我支持学校不会游泳,体育就不及格,从而不能毕业的做法。这样,可以强制性地要求所有毕业的大学生,都必须掌握这种非常重要的求生技能。

目前我也有几位研究生在不同的单位做水处理的中试研究,这些中试装置的研究内容就是他们的学位论文要求的研究内容。另外,这些中试单位,也都是我们的科研合作单位,与我校签有技术转让或技术服务合同,并支付了相应的技术费用。生活上给研究生的现场工作补助,也比在学校实验室的补助高些。有些合作单位,在中试之前都组织进行了相关的安全培训。我觉得,作为工程应用型研究生的培养,在现场进行中试或生产性实验培养,要比在实验室只做小试培养更合适。在工厂现场学到的知识,更实用,更容易与将来的工作相结合。让研究生到工厂现场中试或生产性试验,也要做到合法合理。合法即实习单位与学校有合法的技术服务合同;合理,在现场的实验与研究内容,也与研究生的研究课题与毕业论文相统一。

这次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在工厂的伤亡事故,应提醒我们大家必须进一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特别是人员伤亡的重大事故。但也不能因噎废食,而全面否决工程应用型研究生到工厂现场培养的途径。做好安全工作的关键仍然是做好相关工作的安全风险评估,及落实各项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对风险性大的试验,尽量不让研究生去做。当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人们对安全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加强加深的过程,这世界没有绝对的安全,安全问题是防不胜防的。交通都有可能碰到各种交通事故,让学生离开相对安全的校园,一定会增大各种不可预测的风险。我们也曾给所有的研究生,除学校提供的保险外,再购买另外的商业意外险,谁也不希望购买的保险真的发生理赔。即使以前报账审核比较容易的时候,这些商业保险也没办法从科研经费中报账,而现在更是要导师自己掏腰包了。当然,真的出了事故,一定要查找原因,必须负担该负的责任,防范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同时切实做好安抚工作。

最近几年,我国军用飞机的事故时有发生,因为军队加大了训练的难度与频度,要想保证军机训练的绝对安全,就不可能形成全天候较强的战斗力!对工程应用型研究生培养而言,如何加强社会实践与研究生的人身安全取得平衡,也考验着导师与学校领导者的智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32399-981861.html

上一篇:参与申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历程
下一篇:学位论文所谓“深度”要求
收藏 IP: 58.254.4.*| 热度|

27 蔡小宁 徐明昆 麻庭光 林中祥 陈儒军 杨正瓴 陈楷翰 庄世宇 吴斌 简磊 彭真明 肖小敏 李志俊 鲍海飞 任磊 田云川 霍艾伦 谢平 黄永义 赵美娣 徐晓 shenlu neilchau bridgeneer fei763 muguiying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5: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