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lorw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ylorwang

博文

好的实用性研究成果我仍要求先在国内中文期刊上发表 精选

已有 23402 次阅读 2015-8-10 08:44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论文, 研究成果, 国内期刊, 印染, 垃圾渗滤液

我们课题组以做应用研究为主,除完成学院规定的教学任务外,主要精力都放在寻找和开展应用型项目研究上。研究生的培养,也结合所开展的应用研究项目进行。虽然通过科技社会服务,可以获得培养研究生和开展自选的研究课题所需研究经费,但在研究过程中,总会有或多或少的新发现。一旦有新发现,我们就立即查阅文献资料,确认是否有真的新发现,还是检到其它研究人员早已发现的东西。若真有创新,则通过实验来反复验证这个新发现,收集更多更充分的实验数据。在表达研究成果上,多年来,我们往往是先申请发明专利,在确认专利申请被接收,并拿到专利申请号以后,将论文投国内在行业内比较有影响的中文杂志,然后,有了更多的数据,才考虑投国外的SCI期刊。

回顾我们拿到的比较大的研究项目,往往都是国内的其它应用单位,读到我们发表在国内杂志上的研究论文,然后找上门来,合作成功的。近年来,我们在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领域取得比较好的研究成果,广东的几家最大的纺织印染企业,都采用我们的臭氧催化氧化及曝气生物滤池联合技术对废水进行深度处理,使印染废水经处理后,达到更高的排放标准。这项研究,之所以能在工业界推广,就是因为一家知名的印染企业,看到我们发表在国内“环境工程学报”上一篇采用臭氧氧化曝气生物滤池法处理不可生物降解的酸性玫瑰红活性染料的论文,然后,与我们合作做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研究开始的。这项研究,从2008年的20升/小时小试,到2009年的5立方米/小时的中试,2011年的每天5000吨的大试,再到2014年全公司的每天2.5万吨的废水处理系统的新建,我们全部参与了这项技术的研究及不断完善过程。在2014年底,与2015年,广东另外二家最大的纺织印染企业,也利用我们开发的臭氧催化氧化与曝气生物滤池技术,对他们的每天处理4万吨,及每天处理6万吨的废水处理工程进行改造。

我们开发的化学氧化与生化处理结合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也是通过我们发表在《中国给水排水》上的论文,被杭州的一家大型设计院关注,然后,我们合作,做成了国内最大的垃圾填埋场——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一天处理1500吨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工程,使垃圾渗滤液经我们的方法深度处理后,达到国家规定的垃圾渗滤液的排放标准,且没有浓水问题。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国内推广应用了近三十家。

二年前,在考虑如何提高印染废水的回用率时,考虑到印染行业是利润率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提高印染废水的回用率,应尽量做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有人提出一些废水处理及回用的“零排放”工艺,这些所谓的“零排放”工艺,其核心就是先通过反渗透等手段,先将废水通过物理方法分离为纯水与高浓水,浓水再通过蒸发的方法,浓缩为盐,从而尽量减少废水的产生与排放。但这个浓水的浓缩过程,是一个耗能极高的工艺过程,耗能高也意味着处理费用高昂,在废水量大,利润空间较小的印染行业,显然难以大规模地工业化应用推广。我就考虑:印染废水中为什么有那么多盐呢?因为在染色工序要投加盐,这样,染料更容易在织物上沉积。既然染色工序要投加盐,那么,我们能不能将印染废水经反渗透处理后的含盐浓水,回用到染色工序呢?在广州某大型纺织印染企业的协助下,我们进行了前期探索性研究,发现反渗透含盐浓水中的有机物浓度高,容易引起染色的黄变。采用化学氧化方法,可以脱除大部分浓水中的有机物,当COD值小于30mg/L时,黄变问题解决了,但又发现染色不均匀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经分析是水中的硬度引起的,通过软化措施,能脱除硬度,从而得到脱除COD有机物的软盐水,再用它做染色实验,发现红蓝黄的色差都小于1%,合符国家标准,且该回用方法,不仅回用了浓水中的水,更回收了浓水中的盐,大幅度降低了染色过程中的投盐量。经过成本核算,浓水的化学氧化及软化处理,虽然要有一定的处理成本,但回收的盐的价值,仍高于这处理成本,这样就能真正做到了既减少了废水的污染,又能给工厂增效的良好效果。查阅国内外的文献资料,证明这项发现具有创新性,我们就立即启动发明专利申请程序。一种实现印染废水处理零排放的处理方法,发明专利号:201310294530.7 。这个专利,是我们近年来从申请到获得专利授权最快的一个专利,2013年7月申请,2014年9月就获得专利授权。研究论文“过硫酸盐-石灰苏打处理印染反渗透浓水研究” 先投国内行业内的著名杂志,《环境科学学报》,并获得该杂志的优先发表的鼓励。这方面的研究,应是我们近二年多来研究工作的一个亮点,该研究我们一直没有中断,研究成果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也将是我们今后几年的工作重点。

在国内目前的评审体系下,我们也要发表一些行业内有影响的国际期刊SCI论文。对教师来讲,没有SCI论文,就不能晋升副教授或教授,对博士生来讲,没有SCI论文,是难以毕业的。晋升对我来讲,已经没有需求,最好的应用型研究成果,我仍坚持先投国内行业内最好的杂志,然后,再增加一些内容,投国外的SCI期刊。

虽然我校也象国内的许多高校一样,发表一篇SCI论文,有不菲的奖金,但若研究的成果,能得到真正的推广与应用,那一点点SCI论文的奖金,就不好比了。国内的企业,目前很少有人查阅国外杂志的,我们还是希望我们的研究结果,通过国内的杂志,能优先服务于国内的企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32399-911898.html

上一篇:你研究开发的产品能值多少钱,该卖什么价?
下一篇:从我调查过的二起储运化学品集装箱安全事故说起
收藏 IP: 58.254.4.*| 热度|

88 郭训文 刘智颖 孙华 范海洋 李卓亭 王毅翔 袁延磊 许培扬 陈楷翰 杨正瓴 李伟钢 曹聪 檀成龙 沙晨 岳建军 范会勇 吕洪波 刘欢 朱朝东 孙学军 李孔斋 余宗宝 李德胜 黄永义 张江敏 姜宝石 姚攀峰 梁洪泽 刘景欣 姬扬 徐志刚 张栋 韦玉程 张丽娜 李久煊 李学宽 武夷山 蔡小宁 梁飞 邹祥 李健 晏成和 张忆文 王先恺 王显生 曹俊兴 杨连新 梁洁 孔梅 庄世宇 何学锋 陈一良 钱程 林中鹿 肖小敏 孙瑜隆 任国玉 孙斌斌 饶高雄 李竞 石磊 胡方云 李森 曾泳春 蔡正才 徐绍辉 祁威 赖波 任胜利 邹谋炎 高建国 王孝强 陈洋 吴耿 董焱章 李学友 简磊 杨顺楷 徐树良 ghzhou5676 sccheung ybybyb3929 htli taoshl zst498606753 muguiying mythosyan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20: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