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lorw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ylorwang

博文

应有对新冠肺炎斗争长期化准备

已有 6538 次阅读 2020-2-19 16:4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新冠肺炎, 武汉, 疫情, 病毒, 传染病

这次新冠肺炎在武汉爆发,由于爆发初期武汉几乎是一座不设防的城市,统计传染力的R系数为2.2,其传染速度还是相当快的。只有我国才能采取强有力的管控措施,在23日凌晨决定封闭武汉城,8小时后就完成了封城,并能坚决执行。在各级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做好疾病的防控,各地很快做到了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工作。

从武汉封城的123日起,到十天后的23日,全国除武汉外的新冠肺炎增加人数就开始下降,到今天为止,新冠肺炎的新增人数已从近900人,降到60人以下,许多大城市,如广州,已连续2天新冠肺炎零增加。在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科研人员的艰苦努力下,这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也在不断下降,治愈率不断提高,痊愈出院人数也在不断增长。从今天起,就应该达到出院人数超过新增病人的拐点,应该讲,我们已取得抗击这次新冠肺炎的决定性胜利。通过抗击这次新冠肺炎的疫情,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对这种传染病的高效防控,也只有我国才能做得这样好。

随着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广泛使用,世界变得越来越象地球村。在武汉封城前,已有500万武汉人离开了武汉,同样也有许多人去了世界上的其它国家。经济发展越发达的地区,往往人员的流动交往也越多。在东亚地区,与中国中部重要城市武汉联系交集比较大的日本与新加坡,也就成为海外目前新冠肺炎最多地方。目前日本已有600多例,新加坡也有近100例,这些国家,目前都没有采取我国严格的防控措施,也不可以象我国一样,有能力采取这种强有效的防控措施。新加坡政府甚至准备将此次疫情,当成流感一样进行防控。另外,还有些国家(如印度尼西亚),目前没有新冠肺炎的数据,并不是真的没有这种疾病,而是没有相应的技术手段来确认这种疾病。虽然由于认识到这种疾病的传染性,人们也会采用一些相应的注意个人卫生的防控手段,疾病的传染系数R会从不设防的2.2而有所下降,但这种疾病在海外以一定规模的流行仍是大概率事件。现在国内的防控已做得比较好了,地区之间的封堵也将慢慢解禁,我国对外的交往也将慢慢恢复增多。由于新冠肺炎个别的潜伏期相当长,有些甚至达24天,故将来“出口转内销”的可能仍将存在,与这新冠肺炎的斗争,有可能长期化,复杂化。

这次新冠肺炎危机,再次提醒和警告我们,不要吃野生动物,同时也能有助于培养和提高我们大家个人卫生水平,总结一下就是:勤洗手,出门戴口罩,尽量不往人多的地方聚集,一些公众扶手等,用手触摸后,在洗手之前尽量不要再用手摸自己的脸,拿食品等等。通过加强个人卫生,及一定程度的公共聚集场所的控制,如看电影,坐飞机,高铁,地铁,公交等交通工具,大家都必须自觉戴口罩等,该疾病的传播率从人人不设防的2.2,应能有效地降下来,但希望完全不传染,似乎也不可能,特别是碰到个别传染能力太强的超级传播者——“毒王”。看到第一次国家疾控中心(CDC)专家组副组长,超级游轮“钻石公主号”的疫情检查员,他们都已使用了一定的个人防护装备,但都被传染,就知道想绝对地安全,也是不可能的。今后在一定的时间内,这种疾病的零星确诊仍是大概率事件。

由于该病对老龄人夺命的风险较大,对老龄人的保护就显得特别重要,要想比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加紧研制出对抗这种疾病的疫苗。据报导,国内北京与武汉,对新冠肺炎疫苗的研究工作已取得较大进展,希望真的能在数月后,能批量生产出有效的疫苗。这些疫苗,首先给广大战斗在医疗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然后是重点要保护的老龄人。

爆发新冠肺炎是一件不幸的坏事。以前交通不便,人员交往范围较窄,偶尔变异出这种传染性强,毒性大的疾病,影响范围有限,也许能做到自生自灭而不被公众注意。但在这交通越来越快的现代社会,这样的事件以后仍有可能发生。

通过这次事件至少有三个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一、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国是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全国动员效率,与万众一心,团结协作的能力;二、最快的速度寻找到致病的病毒,致病原理,及相应的核酸测试,治疗方案,疫苗开发等相关能力,充分展现了我国在基因检测分析,医疗水平和能力;三、通过中药的显著疗效,向全世界彰显中国的传统医学。我们要尽量将坏事变成好事,利用这次事件,将我国建设发展得更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32399-1219325.html

上一篇:抗新冠肺炎宅家与去生产现场二难选择
下一篇:杀新冠病毒奇想
收藏 IP: 61.28.24.*| 热度|

18 郑永军 范振英 武夷山 肖小敏 杨正瓴 孙颉 张晓良 农绍庄 吴斌 姜进举 宁利中 程智 张勇 张晓斌 王晨 秦四清 王安良 姬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22: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