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LISWX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FLISWX

博文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精选

已有 8441 次阅读 2015-6-14 19:1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古有拜师学艺,今有寻师考研。师生相遇是缘分。有句古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亦如此,没有过时。

1.研究生与导师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与人关系。研究生与导师接触的机会和频率远远高于本科生。老师与本科生通常只有一学期一门课的接触,是一对多,甚至上完课都不可能认全本科生。而研究生和导师类似师徒关系,一对一(对学生而言),每周甚至每天都要与导师接触。据此,正常师生关系不应太冷淡,应比本科生关系更近。当然接触多了,双方彼此了解也多,优缺点都会显露。

2.研究生是成年人,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尤其现在的独生子女,独立性很强,不可能对导师什么都“言听计从”,往往是“洗耳恭听”,之后怎么做是另回事。因此,导师千万不可抱有“你是我的学生,必须听我的”,还加上一句,“我让你做的是为了你好”。你不听就“打压”制裁。此时研究生出于弱势,若心理承受力差,很容易出问题。导师不能“强加于人”,学生也不可“阳奉阴违”。研究生要自立自强,不能过分依赖导师,要有主动性和自觉性。

3.导师指导作用不可否认。爱岗敬业是导师的职业操守。“师傅领进门”不是招进来就不管了,更不是导师疏于指导,放羊式培养,不负责任的推辞和理由。学生以学为主,对导师要求的作业必须完成,不能随意拖延,要主动与导师沟通。“修行在个人”很大程度是要求学生主动(搞清楚是你拿学位还是导师拿学位)。

4.内因起决定作用,外因仅是条件。学生读研动机和动力是决定成败的内因。导师接受和提供条件仅仅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所以,学生不应因不能按期毕业而指责导师(前提:导师无过错);导师不必为学生不能如期毕业而自责。尽职尽责对得起良心足矣。

5.孔子弟子三千,只有贤人七十二。说明成才率不可能百分百。再好的导师不可能培养出的学生个个优秀。而好学生往往对导师来说是上帝的恩赐,可遇不可求。这是对“修行在个人”的最好诠释。

6.师生关系既然类似师徒,还是应该有角色分工。导师的作用是“引导”不是压迫,学生的角色是“求问”不是索取。导师任何时候代替不了学生,学生不可能脱离导师而成功。导师对学生认真负责,学生对导师尊重平等,双方相向而行,同心协力,教学相长。学生超越导师才能推动科学进步,此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

7.严师出高徒。前提是师生和谐共处,相互信任。导师水平高,点拨到位。学生有天分,悟性极高。严师往往有高追求,投入热情高,对学生期望值也高。高徒必须有当科学家的大志,还要有足够的耐力和过硬的心理素质。严师与高徒不是一般的师生能够达到的。现实中导师的“严”并非为所有学生认同。过于“严”往往是师生矛盾激化的催化剂。

8.因材施教。不同学生特点不同,要看导师如何导。孺子可教,笨鸟先飞,响鼓也用重锤敲。若学生真的觉得导师不配做你的师傅或者对导师的研究方向不感兴趣的话,还是早一点退出为好,“鸟择良木而栖”。没必要“死磕”导师,两败俱伤。

师生关系也可比喻为导演与演员关系。导演赋予你角色和舞台,告诉你应该怎么演。但演员的领悟和表演才华才是最终戏剧成功的关键。




研究生招生与培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29911-897970.html

上一篇:博士学位证是博士生就业的资格证
下一篇:研究生的学习动力来自自我
收藏 IP: 183.63.97.*| 热度|

23 陈楷翰 朱晓刚 林中祥 文克玲 杨正瓴 刘洋 尉剑俊 金耀初 马臻 董焱章 尉石 高建国 苏光松 王代平 白龙亮 彭真明 姬扬 毛秀光 刘全生 王德华 wangqinling biofans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6: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