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有关“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考研复试泄题,法硕复试30多人0分”的话题在网上引发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4月9日晚发布说明称:3月31日下午,有邮件反映参加我院法律(非法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的部分考生,于该专业复试正在进行、尚未结束期间,在考生自发建立的微信群“21人大非法本法硕统分群”中透露复试内容。学校高度重视,迅速成立工作专班,启动调查核实程序。经过全面深入的调查、取证,与考生联系核实有关情况,并经对证据的反复核对,慎重认定,“21人大非法本法硕统分群”内有22名复试考生确实存在实质性透露复试内容等违纪行为。经学校研究决定,取消该22名考生一志愿复试相应科目考试成绩,给予计零分的处理。
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复试考场规则明确规定:“考生在复试期间不得录屏录音录像,考后不得向他人透漏招生考试内容,不得将试卷、答卷和考试内容以任何方式(微信等)转发亲属或他人。”每名考生在其签署的《中国人民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诚信复试承诺书》郑重承诺:“保证复试过程不录音录像,不保存和传播复试有关内容”。
法学院当然更熟知法律,制定与法律有关规则应当对双方都公平,而不是强加于任何一方,只对一方有利。谈法律问题显然班门弄斧了。对于法律细则我不敢多言,也无须赘言。但需要思考的是:
1.诚信问题
以往研究生复试,不需要签什么协议的。但随着扩招及录取竞争激烈,出现一系列诚信问题。承诺书,录音录像都使用了,可见诚信缺乏到什么程度?是老师有内定人选?是学生脚踩两只船?是考生该不该建微信群?是举报人的人性?彼此的不信任感为何如此深?研究生复试都个个穿着“防弹衣”,都先考虑自保,岂不荒唐?
2.程序问题
复试是机动灵活的,为什么会怕泄题?若如此,应该采取封闭式隔离。在复试结束前,考生之间不能接触是可以做到的。为什么不做?考生之间相互透漏复试信息是“正常”的,问题在于复试者如何用程序堵住漏洞。面试时对于每个学生应有区别。共性的自我介绍,学过什么课程之类的问题不存在泄密之说。很多学生事先准备好的英文自我介绍几乎千篇一律,倒背如流。若即时问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英语水平立马露馅。而零分处理,一棍子打死的政策显得不够人性化。
3.能力问题
老师能否慧眼识人?学生的基础有多厚?
对于老师能否在有限时间内选出满意的学生是个考验,看你问什么问题,怎么问?对于学生能否给老师留下深刻好印象则关乎录取。避免套路化问题,让学生在无准备情况下方能问出学生的真实状态。若让学生猜出老师喜欢提的问题,那是老师的悲哀,黔驴技穷。
我认为客观题少些,主观题多些。因为考生都是初试达标后才来复试的。没必要再问那些知识点,原理的问题了。而且这些是应试教育的思维,很难考出学生的真正能力。况且对于跨学科(调剂)原本没有学过专业课的考生来说,也问不出所以然来。实验题更是如此,没做过实验的考生不可能回答实验细节。这不是明知故问,哪壶不开提哪壶吗?但这并不妨碍最后的录取。主观题则灵活多样,考核的范围更广,了解学生更全面。包括反应力,应变力,逻辑力,判断力,心理状态等综合素质。
比如:你看过几本本专业书籍,期刊?能否列出几本书或期刊名称?可否对某书(刊)评论一下?
这样的问题即使公开,我相信每位学生答案大相径庭。这不是“临时抱佛脚”的题。这与每个学生平日的学习习惯,方法,思维,价值观,心理都有关系。开放式问题,没有统一答案,但一定可以区分出优秀学生。这样的题即使再考一下毕业研究生,我相信仍有一大批学生不令人满意。
复试的目的是录取。老师不可能个个都是伯乐,考生也未必个个是千里马。入学后发现,都有看走眼的时候。真正的好学生具有独立的思考,有良好的读书习惯,需要时间会逐渐显露其能力。时间可以证明一切,学习能力决定学生的未来发展。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6: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