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LISWX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FLISWX

博文

从铁饭碗到泥菩萨 精选

已有 10214 次阅读 2019-1-10 08:0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现在的高校人员组成不同从前了。很多像我这个年龄段的老师感叹,学院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几乎都不认识了。不认识意味着行同路人,意味着没有交集,更谈不上合作共事。

一个百十人的学院,近三分之一是非编人员,剩下的是传统意义的正编“铁饭碗"。但我相信,随着时间推移,铁饭碗越来越少,泥饭碗越来越多。因为聘任制的铺开意味着大多数人由铁饭碗转为泥饭碗。

编制转型(固定编制-流动编制)的好处是打破大锅饭铁饭碗,对于那些“吃饭靠集体,花钱靠自己”混日子的人是一种约束。然而其弊端也会逐渐呈现。最大的变化是老师们不再把学校看作自己的家(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29911-1148098.html)。

俗话说,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3,5年的聘期若达不到合同要求就得走人,岗位竞争日益激烈。泥饭碗使年轻人变得谨小慎微,如履薄冰,看领导脸色行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们会利用学校的软硬件条件为个人累积资本,只想做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使受聘人与学校变成一种交易,他们只关注个人的得失,而不介意学科的发展。道理很简单:我在哪个学校都是打工仔,凭本事挣钱。待遇合适就干,不合适就走人。不仅新老教师之间不联系,即使年轻人之间也是各自为战,互不相关。人情变得越来越淡,学校变成激烈竞争的职场。

对于管理者似乎更简单了。单位进人时签合同,到期按合同考核。合格的留下,不合格的开路。正所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经常会听人说,某年轻人怎么不见了?其实不是不合格被解聘,就是主动辞职另谋高就去了。

流动性强对于学科稳定性来说不是好事。一个学校的名气是靠时间积累的。若没有长期积累,形不成特色,如同快餐一样乏味。

大家虽同舟,却未必能共济。一群泥菩萨乘船,船平稳时尚可,一旦遇到“惊涛骇浪”,恐怕只剩下船长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29911-1156257.html

上一篇:无趣的年终总结
下一篇:杂谈导师与研究生
收藏 IP: 119.129.50.*| 热度|

45 李明阳 孟佳 刁承泰 王从彦 张骥 郭景涛 程强 范振英 石磊 汤茂林 黄仁勇 杨正瓴 蒋敏强 尤明庆 晏成和 周忠浩 李世春 徐耀 张成岗 刘文才 刘立 梁洪泽 杨顺楷 鲍海飞 胡文兵 郑强 刘山亮 崔宗杰 逄焕东 黄永义 杜培鑫 刘永和 代保湖 吴军 武夷山 杨金波 刘钢 宁利中 刘振斌 彭真明 钟定胜 郭奕棣 liyou1983 zjzhaokeqin ncepuztf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2: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