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淡风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ing

博文

高校合并 火烧连营(zt)

已有 5118 次阅读 2009-4-4 20:17 |个人分类:人文关怀|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在合并后的武汉理工大学,为了换一根电线,得向17公里外的校总部申请批准;为接送教职工在各校区间穿梭上班,所需交通费即高达每天一万多元。  
   
    复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后,因校名之争,劳动10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向上海市长上书;在学代会上,当复旦学生合唱复旦校歌时,上医学生一个个紧闭双唇,眼含泪光。  
   
    如今,高校合并打着建造“世界第一流大学”或者“航空母舰”的名义“拉郎配”,无疑造成了学校的阵痛,更助长了学界的浮躁之风。顶尖的大学是靠规模宏大铸造的吗?将一千条鱼雷快艇捆在一起,能得到航空母舰吗?无非是产生一堆废铁罢了,还可能火烧连营。  
   
    自5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被套上了“计划指令”的框框,不逐渐放弃“计划经济体制”,改掉“主管”的心态和“统管”的做法,一流大学何时出现?  
   
  中国改革杂志特别支持  
   
  案例1:武汉理工大学两年合并之旅  
  [背景]四次调整 伤筋动骨    
    第一次是1956年的院校调整。把大连理工学院造船系全部并入上海船舶学院。  
   
    第二次在1963年,交通部一个会议决定所属院校大调整,所有管理专业调到上海,所有港口航道专业集中到重庆,所有驾驶轮机专业集中到大连,所有造船专业集中到武汉。  
   
    第三次在1992年,武汉水运学院与武汉河运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新的武汉交通科技大学。  
   
    2001年,分属于教育部、交通部、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的武汉工业大学、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武汉汽车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成了武汉理工大学。>>>  
   
    [现象]"余家头保卫战"=校址之争?  
   
    最强烈的阵痛,起源于所谓"大校园规划"。  
   
    这个方案的基本思路是:"在南湖地区新发展2000亩校园,按现代理念高起点规划建设新主校区。促进马房山校区和余家头校区融合。"  
   
    "大校园方案主观上是错误的,客观上代价巨大,是不可行的。这个方案我们完全不能接受。"余家头一位老教授说。"你到武汉理工大所有校区走一走,看看哪个校区比得上余家头?这么好的校区说卖就卖,要造成多大的浪费!">>>  
   
    [本质]"余家头保卫战"=体制之争!  
   
    新班子上来就要五统一,即:一个班子、一套机构、一套制度、一个财务、一个发展规划,实现人、财、物、教学科研和管理的“五统一”。  
   
    结果呢,权力收上来了,问题、矛盾也收上来了,问题、矛盾都集中到几个校领导的身上。有办法收权,却没有办法解决问题。除管理质量急剧下降外,还导致内部交易费用激增,从而导致管理成本激增。仅接送教职工在各校区间穿梭上班,所需交通费即高达每天一万多元,每年度高达三百多万元。其他如招待费、通讯费等等,莫不节节攀升。  
   
    在管理层眼中,第一流的校园首先必须是"统一"的校园。"大校园规划"因此是这场"统一战争"逻辑发展的必然。>>>  
   
   
  案例2:新复旦大学三年之痒  
  "我进校时是上海医科大学,读书时是复旦大学医学院,毕业时是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不知道将来又会是个什么牌子?"  
    ——摘自复旦大学日月光华BBS社区"枫林视点"  
   
    校名之争  
   
    2000年4月27日,创建于1905年的复旦大学与创建于1927年的上海医科大学正式合并,成立了新复旦大学,原上海医科大学成为新复旦大学医学院。  
   
    然而在三年后的新复旦大学枫林路校区--上海市医学院路138号的原上海医科大学校门上还挂着的却是"复旦大学"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两块牌子。  
   
       教育部一位官员在总结高校合并的经验时曾说,高校合并的核心问题是"三子一情",即牌子、位子、票子和"历史情结"。首先就是牌子,也就是校名,这是名分,也是无形资产,是你吞并了我,还是我们共同组建新校名。>>>  
   
    单一制还是联邦制  
   
    教育部一位司长曾经提出,高校一旦合并就必须一步到位,宣布合并后必须做到一个班子、一套机构、一套制度、一个财务、一个发展规划,实现人、财、物、教学科研和管理的"五统一"。一个学校只能有一个教务处、一个团委,更不能有两个专业类似的院系存在。  
   
    原上医大很多教授对这点有自己的看法。"学院改大学,大学兼并、合并。这些都应该是遵循教育规律慢慢演进的。可惜我们这里主管官员急着要出政绩,他们有任期,是等不及的。"  
   
    朱世能说,凡此种种,归根结底想说明一点,高校之间的合并、兼并与资源重组,希望更多的是一种遵循高等教育客观规律的自发演进,而不是有形之手的拔苗助长。因为这样做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   >>>    
   
  合并还是兼并  
   
     
  原上海医科大学    
    一所成功的大学,必然有一种良好的大学文化。我们常说:大学是一个大染缸、大熔炉,都是指大学的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作用,这种环境主要是大学的文化格调和氛围。因此要使高校合并获得成功,不可忽视合并后的大学的文化整合与重构,如果忽视这种大学文化的变迁和对原有文化的整构,那么后果将是严重的。  
   
    原上医人最耿耿于怀的就是合并后上医的迅速"复旦"化。"几乎所有与上医有关的东西都在慢慢淡出记忆。这是不是一种强迫遗忘?"对一些老教授和学制横跨两校合并史的原上医学生来说,更是感觉一夜间变成了复旦人,而且是被"边缘化"的复旦人。>>>  
   
  历史回顾:大学的终结  
  中国现代学术建制在1950年代初期发生了重大的、整体性的转型。其标志性的事件是1952、1953年的院系调整。    
    自主权丧失   大学成政府附属物    
   
    中央教育部于1951年11月召开了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拟订了全国工学院院系调整方案,揭开了19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的序幕。  
   
    除了对高等学校院系进行调整和内部结构的根本性改造外,实际上更为深刻的变化是国家对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的全面控制。为了加强对高校的控制,1953年专门成立了高等教育部,从此以后高等学校丧失了教学自主权。  
   
    肢解人文学科   大学蜕变为技术培训学校  
   
    人文社会科学由于它的"资产阶级性质"的而遭到否定。通过学科和课程改造,社会学、政治学等等学科被停止和取消。作为一个学科的社会学到1953   年底在中国大陆上彻底消失。    
   
    1950   年代初期的院系调整彻底改变了在中国孕育了半个世纪才形成的现代高等教育体制,实际上在高等教育领域里提前建立了到1956   年才在经济领域中全面推行的计划体制。在这种体制中,大学的设立、院系专业的设置、招生分配,甚至教什么、如何教,都受各级教育官僚(科层)机构的直接管理。  
   
    教育问题专家杨东平这样总结教育制度:"作为社会的文化和价值系统,它的变革对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有深刻的影响。因而,今天重新认识这种教育制度的变迁和当年的院系调整,不能不看到其固有的弱点和失误已发展为严重的弊端。"此言堪称精当。[详细]  
   
  后记:中国高等教育亟待“松绑”  
  与走向市场的大趋势相反,教育主管部门反而加强了"主管"和"统管"高校的力度,不仅搞"跨世纪人才工程"、"211工程",甚至以建造"世界第一流大学"或者"航空母舰"的名义去合并大学。高等教育面临"浮夸风"的严重威胁。    
    合并大学造不出"航空母舰",否则美国的哈佛和耶鲁,英国的剑桥与牛津早就合并了。一所大学里学生多、教授多、专业多,只有统计报表的意义。"世界第一大"与"世界一流"是不同的概念,顶尖的大学并不必然规模宏大,规模宏大的一流大学也不是靠合并其它大学产生的。将一千条鱼雷快艇捆在一起得到的肯定不是航空母舰,怕的倒是快艇会成为"慢艇",甚至一大堆废铁。众所周知,我国高校水平不高、发展缓慢,原因在于高校被"主管"和"统管"。改革二十年了,高等教育依然未脱"计划指令"的框框。我国高教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在于高等院校管理体制,与学校的大小毫无干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2577-224397.html

上一篇:高校合并利弊及调整之策(zt)
下一篇:云计算vs.网格计算
收藏 IP: .*| 热度|

3 向峥嵘 刘进平 贺天伟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09: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