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下午,我坐在办公室里修改论文,有两个研究生敲门进来:“马老师,我们写好了中期考核的书面个人总结,想请你看一下。”我接过材料,看了几眼,眉头皱了起来。我也知道,中期考核的表格交上去是很少有人看的,但是为了让她们学会写文字材料,我还是给她们教育了一通。
我首先问她们是否周围的人都是那样写的,她们说没看过别人怎么写的,只是参考了网上的一些文书材料。我仰天长叹说,那样的写法有很多缺点:
1)拖沓冗长,没有单刀直入
“自2012年进校真正成为复旦大学的一名硕士研究生以来,我受到了导师、学院老师及周围同学的帮助,并获得了很大的进步。在这里,我要对这过去的一年半的研究生生活做一个总结,为接下来的研究生生活确定方向,以期能够进一步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2)过多强调个人的心路历程,在文字中融入个人感情
“近三年的研究生生活转眼已过去了一半,回首过去,感觉生活既充实且具有意义,有很多收获,也有很多失落。总的来说,这一年多的生活使自己成熟了很多。如果说大学时梦幻的象牙塔,研究生则是从塔里走出来的第一步。经过一年多的在校生活,无论在思想、生活和学习方面,都使我受益匪浅,使我真正明白了研究生生活的真正涵义。”
3)空洞/套话
“除了课题的思路更加清晰了,学习的效率较从前提高了许多,工作的质量也提升了,同时在课题上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这主要归功于工作时间的保证和与课题组同学、导师的定期讨论交流。任何时候,沟通交流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素质都是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4)缺少“干货”
“这一年多的学习让我渐渐明白了什么是科研,该如何做科研,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明白了科学研究是严肃,是创造性和思维的过程,也是一项灵活的艺术研究。”
5)写了和学业无关的信息
“课余生活也随之丰富起来,如组团去打羽毛球,参加班级活动等。”
也许你们觉得这没错,文字也很好。但是有没有想过,假设你在一个企业里,老板让你写个人总结,你写自己入职以后的心路历程,这有用吗?企业是以盈利为导向的,强调的是员工做了什么,实现了什么价值。你们写一些虚的东西,没有“干货”,这有用吗?
研究生的本职任务是学习和科研。就学习而言,大家都是修满学分的,是科研直接决定你是否能毕业,因此,个人总结中,要多写科研。关于科研,不要一笔带过说“从事某方面的研究”,也不要过多说感想,而要呈现“干货”!两位的手里是有“干货”的,只是没有表达出来。——这很可惜。
关于科研,最基本的套路就是写你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你用什么方法做了什么实验,得到什么结果,这些结果有什么价值,下一步准备怎么做。——无论是中期考核的总结,还是写职称材料,都脱离不了这个基本的套路。
写文书材料,文风要实在!不要充满对自己的溢美之辞和空话、套话、感想,而要用“干货”来说话!我给她们看我去年评教授的职称材料中关于教学和学生工作的总结:
教学和学生工作
① 讲授研究生专业课《环境催化》和本科生专业课《大气污染与控制》、《专业英语》,每门本科生课程的评教结果均为满分5.0分。
② 担任本科生班导师,4个学期的评教结果分别为3.58、3.85、3.9、3.98分(满分4.0分)。
③ 担任环境系教学副系主任助理、复旦学院任重书院导师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首期青年教师教学发展研修班组长。
④ 担任复旦学院“经典读书计划”读书小组指导老师,指导学生获得优秀个人奖和优秀读书奖33人次,集体获得“读书小组风采奖”2次。
⑤ 应校团委、校学生会、校图书馆、校教务处、复旦学院等邀请,主讲关于科研生存技能、职业发展、人生哲理等方面的讲座9次。
在这里,我没有一句溢美之辞,完全是陈述事实,让读者来评价。“好”要让别人来说,不要自己说自己好。“好”可以通过列举的事实来暗指,不要赤裸裸地吹嘘自己而不提供任何事实。
并且,我没有写“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认真积极,认真备课,在课堂上神采飞扬,课后把PPT发给学生”之类的套话——那些都是作为一个老师应该做的,不需要特别强调。并且,你认真备课,别人也认真备课,你写这些没用。评审者更在乎的是结果——“干货”。
在整理材料时,多注意逻辑性,把类似的东西归到一类。并且把最重要的写在前面,不重要的东西甚至可以删除。自己想清楚什么东西该强调,什么东西不该强调。
不要写和主题无关的信息。或者说,不要写和想要达到的表现效果背道而驰的信息。参加业余文体活动没有错,但并非没错就要写到中期考核材料里的。你围绕着“主要矛盾”写就行了。反之,“主要矛盾”不写清楚,别的花花草草写了一堆,会给人不好的感觉。——评职称也是这样,别写参加业余征文比赛、田径比赛、博客大赛之类的,那样反而distracting。你把你自己的主要工作写清楚就行了。
学生被我“狂批”一通后,回去马上进行了修改。再拿给我看,我笑着说,就是要实在的文风。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0: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