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写了“职场”系列文章后,有不少读者写来电子邮件。他们表达了类似的困惑:入职不久,有雄心壮志想“往上爬”,但是“现在感觉不到自己在往那条路上进步,也不知从哪里做起。感觉自己还是小学生。我先按部就班干一两年。不知马老师有何高见,谢谢!”还有的人,表达了一筹莫展、如在泥沼的感觉。我来说说我这几年悟出的道理。
是谁使你困惑和纠结?不是别人,也不是外境,而正是你自己!正可谓“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外物常围绕”。人为什么会困惑?就在于有太多的欲求。在职场上打拼,就会发现,走来走去,总会面临着一个根本的思考问题: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决定了一个人的品位、境界和做事的态度。
有的人说,工作是为了挣钱,于是怎样能挣钱就怎样做。当你说不是这么回事时,他们会夸张地说:“没有钱,那你喝西北风去啊!”其实,这是个逻辑谬误。这正好比,你吃饭,你大便,但不能说工作是为了大便嘛!
在经济条件很差的旧社会,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养家糊口,但到了现在,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一种生活的状态,一种本能的喜好,一种每天要做的惯常的事。钱是工作的副产品,不是工作的本来目的。决定自己做还是不做,不应该是钱多钱少。事实上,当你好好做,自然会“财源滚滚来”,这就是境界。
以上是我感悟的第一个要点。
第二个要点,你有雄心壮志,却“怀才不遇”,怎么办?A,你可以投奔“明主”,寻找你实现才华的舞台。B,你可以选择埋头苦干,要干就好好干,不要抱怨这个、抱怨那个。慢慢地,我发现了一条神秘的规律:好好做,自然会有出路。换句话说:当你没有找到把自己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的舞台时,先潜伏自己,等你自己能力积累到一定的程度,这时候忽然机遇来了,你能稳稳当当地接住机遇。我可以找出很多事情来说明“埋头苦干、逢山开路”的现象。
2009年11月我回国任教,恰好错过了评硕士生导师的时间节点,等待2010年10月才申请,2011年年初才批准。这和我原本的想象有很大区别,因为本来我想象一回来就是博导的——学校主页上写着“校聘关键岗位可以直接认定为博导”。我为了这事找了研究生院,工作人员说,校聘关键岗位的教授可以直接认定为博导,但副教授(副研究员)不行。我虽然无奈,但并没有因为这事而影响自己的工作情绪,更没有把这当做自己拖延工作的借口。我沉下心来做好自己的事,积累自己的“能量级”,不多久,清华大学推出政策,副教授也可以是博导,我校也跟进,于是我2012年年初成了博导。我妻子2011年年底进高校后,2012年即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当年评为博导。我对她说:“如果你刚入职没有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根本不可能成为博导。”
在职场上,我遇到很多“心寒”的事。比如一些人为了瓜分3万元学科建设费吵得不可开交,再比如有的领导不团结,再比如经常有各种制度的修订,看起来对有些人有利,而对有些人不利(比如评职称的条文没有规定必须要有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而是说“能熟练掌握国内外最新文献动态”、“培养出校优秀毕业论文的优先考虑”)。遇到这种“混乱”的情况,我就像一个鸵鸟把头埋到沙子里,专心把自己的本职工作搞好,无论本职工作是科研还是教学。外界情况越乱,自己越是需要积累能量。这样,当别人为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事花费了大量时间后,自己的能力还是提高的,最后组织上还是需要自己的。相反,为了一些琐碎的事折损了自己的大量时间,得了3万元学科建设费,又怎样?
这几年,这条“好好做,不怕没出路”的规律被很多次地印证了:
一开始没有独立的实验室和办公室,后来我好好做,获得两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马上给我增配实验和办公地空间和学生的座位。一开始薪水就那样,后来好好做,评上校内人才计划,学校也多次给所有教师加薪,很快收入翻倍了。一开始说要给学校服务9年才能拿到全额住房补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出台新的政策,说能提前支取所有的住房补贴。从上海的角度来说,多条地铁在建造或者已经通车。从全国的角度来说,房价宏观调控、降低房贷利率,甚至改变了计划生育政策......
很多曾经的问题,现在都不成为问题。
很多人都满怀纠结地来问我,我的回答就是:不纠结,不折腾,好好做,不怕没出路!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4: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