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最近看的一些“课外书” 精选

已有 7466 次阅读 2024-3-3 15:39 |个人分类:开卷有益|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微信图片_20240303151932.jpg

前一段时间,看到《中国科学报》采访了几位老师,关于他们2024年准备看什么书。我也看到武夷山老师把他写的受访文字放在科学网。

新学期开学后,一切都很忙。事情虽然多而杂,但是我尚能提高效率。关键是一有“短平快”的事情(比如修改学生毕业论文、校对清样)飞过来,马上做掉。

记得以前,我还是有很多时间看书的。但现在,看书时间严重减少。不过晚上和周末,我还是能够“见缝插针”地看一些书。

以下,我来介绍最近看过的几本书。 

《你学习那么好,为什么写不好论文?》

这本书是吉林大学法学院田洪鋆(吉大秋果)、赵海乐(爬树鱼)根据她们的写作与学术指导类微信号“女教授跟生活的死磕”汇编的一本关于读研的书。

书名《你学习那么好,为什么写不好论文?》取自于书中一篇文章的标题。粗看书名,还以为这是一本关于写论文的书。但其实,这本书分为五篇:写作意识篇、师生互动篇、问题意识篇、文献使用篇、写作流程篇。每一篇都包含几十篇推文。

两位老师就像是“优客李林”那样,形成“组合”,配合默契。

文章标题鲜活,吸引眼球。比如:《用“机会成本”计算读博划不划算?开始算,你就输了!》《博士毕不了业?难的不是论文,而是人性中的“总想投机取巧”!》。

作者写的文章谈不上文笔有多好,但能够让读者“进入”具体的文章。这需要一定的写作“技巧”。比如,作者往往描绘一个场景,比如一名博士生找作者写推荐信,想去大企业实习(《你那么向往赚钱,当初就不该读博士!》);一名博士生的论文盲审没有通过,就对作者抱怨说别人的论文写得不怎么样也通过了(《博士生之间,有啥好攀比的?》);别的老师向作者吐槽研究生写论文之前不跟导师确定的事(《论文不跟老师联系,后面一定会遇到大坑》)。作者说了这事以后,马上联想到自己课题组也遇到类似的问题。接着,作者以“过来人”的身份进行“首先、其次、再次”的分析和讲解。

作者的文风很直率,跃然纸上。看看文章的标题就可以知道——《博士学位是你想放弃就放弃的吗?》《你以为你“不闲着”就不是“拖延症”?》。

作者还能够利用自己在学院硕博新生入学会议上的讲话稿,把讲话稿放在了书中。

我用“日积月累”来形容这本书——这本书是她们微信号部分文章的集结。田老师通过日积月累,已经出了几本书。这本书不是教材,也并不是按照一个流程图,一步一步地给研究生讲解如何读文献、如何开题、如何做实验、如何写论文,但是能起到答疑解惑的作用。我能想象这些文章产生的场景:素不相识的研究生向作者提问,作者产生文章;听到同事吐槽,作者有感而发;开学典礼讲话,讲稿变成“铅字”;指导研究生发现常见的问题,写出文章。很钦佩作者能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自己的微信号写文章、回答研究生提出的问题。

看了这本书,我想到:其实我的博客的部分文章也可以汇编成书。等到以后吧。

《时评写作十三招》

作者李思辉是媒体评论员、专栏作家。我经常在《光明日报》等报刊看到他的文章。《中国科学报》也经常刊登一个叫“李思辉”的同名同姓作者的文章,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个人(也许是)。

这本书不是像新闻评论教材那样。传统新闻评论教材告诉你论点、论据、论证、逻辑谬误之类的知识。这本书并非教材。它讲述作者写时评的十三招,比如动之以情、“两面三刀”、一针见血等。在每一个篇目中,作者首先总叙讲这一招的意思。然后,分为几个小标题,举出自己的例子——曾经看到什么新闻,当时别人普遍持什么观点,但是他是怎么想的;他以什么样的思路写这篇时评,结果这篇时评发表在什么报刊,得到什么样的效果。作者还在每一篇的后面附上了当初发表的相关的时评文章。

读这本书,感觉像是在读一个个的故事。“招”是经线,故事(案例)是纬线。

看着作者附上的文章以及文末编辑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出处,我合上了这本书,心想:我苦练内功,加快!

《公开,才有力量——舆论危机化解十法》

高校经常会有各种舆情,管理者和基层教师提高媒介素质很重要。

我并不是想当新闻发言人,而是我喜欢有归纳、有例子的书。或者说,我喜欢“真正懂”的人,把自己在某一方面(无论是当新闻发言人、报社编辑,还是做群众工作)的一些“经验”“机理”那样的东西写成书。

这本书是作者(武和平)一线实践的总结,有原汁原味的观点。

每一章的标题起得好,标题下面还有简短的提要,使这章内容一目了然。比如:

第一章:一个变化

从基本不说到主动要说

第二章:两个突出问题

不愿说、不敢说  不善说、不会说

第三章:三个重要原因

观念上的滞后  方法上的陈旧  机制上的缺失

作者写作并不“怯场”。意思是说,作者基于自己一线的实践,了解颇多;并且自己也曾担任一定的职位。因此,这本书的问题给人一定确定感或者说气场。

作者的文章,也使我想起以前的新闻编辑梁衡、艾丰。这两位写新闻学的书,善于把关系、几对矛盾说清楚。作者的书也充满这样的归纳。

这本书的成功,还在于结构。书比文章长多了,如何维持读者的注意力,如何让读者能够快速掌握书的主要内容,结构很重要。这本书的章节编排遵循逻辑顺序,每一章内容也很清楚。

结束语

书架上的书还有很多很多。我听了网课,根据网课里介绍的,网购了中国作家的小说、散文,也买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写的书。但买了只是买了。

前不久,我看到《新民晚报》“夜光杯”有篇曹正文(米舒)关于写作的文章提到了《新民晚报》以前有个编辑叫秦绿枝,我也买了他的书,哪怕是售价远高于标价的二手书。

好的书有很多很多,等待着我有空的时候去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423926.html

上一篇:开学后,面对各种琐碎的事
下一篇:成为“六边形战士”,你准备好了吗?
收藏 IP: 114.86.120.*| 热度|

10 杨正瓴 贾川 褚海亮 晏成和 王成玉 池德龙 武夷山 王安良 夏向阳 马臻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5: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