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我参加了学校网络文化节,并参加了上海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和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今年开奖,我获得上海市一等奖和两个二等奖,以及全国三等奖。目前,新一轮比赛正在征集中。借此机会,我回顾一下在博客和报刊发文的体会。
(一)找到合适的定位
小学和初中时,我喜欢看《少年文艺》,还看过叶永烈写的科普作品。读研究生期间,曾写了散文,后来也投了一些报刊杂志,但总是没有好消息。看看我写了什么:
上海马路上
读大学时,每当我心烦意乱的时候,总喜欢在市中心漫无边际地逛。
马路上,不同的人,男的女的、高的矮的、瘦的胖的,带着不同的表情走来走去,行色匆匆,那是一道流动的风景。他们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马路上人潮汹涌,其实每个背影都蕴含着各不相同、丰富多彩的故事。只不过,我和这些故事无缘。
下雨了,路上的人少了很多。到处都是出租车在水塘里碾过的声音,那么晚了,还有很多人在为生计而奔忙。我黑色的影子,在夜色中潜行。雨,轻轻地打着我的伞,也打着我的心。路边的房子好多好多,每一个窗口都透出柔和的光,真不知道我未来的伴侣,在哪一盏灯光下。也不知道,我会在这样的雨中,走多久。
城市好大好大,可是我们真正到过的又有多少?马路上的人好多好多,可是,那也许只是我们人生舞台的背景,我们真正了解的又有多少?当人群来的时候,他们来了;当人群走的时候,他们走了,不会留下一点痕迹。其实,每个人都是厚厚的一本书,一本耗尽自己一生的真力都无法读完的书。如果有时间,我愿意多读一点,可是,真正值得自己耗尽真力去读的书又在哪里?
(2001年12月16日)
文章写得很美,有意境,使我想起张学友的歌曲《人在雨中》。
在雨中 等雨停
多少渴望着出现奇迹
我的心 不会冷
就让天笑我傻得可以
在雨中 想起你
仿佛又哭倒在我的怀里
你永远也不会懂谁该珍惜
是谁最深爱你
但为何投了几个报刊,都发表不了呢?
后来,我思考:我的优势写作领域究竟是什么?是写散文发表在报纸副刊?是写两万字的非虚构人物报道,和杂志的记者竞争?是看了别人发表的一篇科研论文之后,写科学新闻?写科普文章?这些都不是我的强项,也不是我的兴趣所在。
我的强项写作领域有两个:一个是研究生读研(含留学),另一个是大学教师的职业发展。这两个“圆圈”有交集,那就是大学教师指导研究生、导学关系。
在文体方面,包括经历介绍型文章、经验分享型文章(贴士型文章)、教育述评(深度大稿)。
找到这个定位很重要。非虚构写作大师李海鹏在网课《找到好选题的三个技巧和一个原则》中指出“建立自己的报道领域”。李海华在网课《怎样捕捉一个好选题,让你的评论成为“稀缺品”?》说“深耕一两个领域,让评论有底气”。著名的非虚构写作者南香红在网课《解构特稿DNA:好故事从何而来?》中讲到,“你要专注一个领域,成为专家型的写作者”。她还说:“你要学会将选题织成网,建立选题之间的联系”。
这,就是“定位”的奥秘,无论你写博文,还是写报刊文章。至今,我的科学网博客点击接近1160万次,报刊发文250多篇,十多篇文章被人民网、光明网、求是网、学习强国转载。
(二)写稿的几个阶段
我在2008年在科学网博客写博文,在2009年起开始在报刊“批量”发表文章(虽然在2009年之前也有零星文章发表)。回顾我的文章,写稿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写作内容和重点不同。当然,划分为四个阶段,是出于叙述的方便,四个阶段并没有截然的分界线。
第一阶段:讲述出国、回国的经历、感悟和经验教训。
关于出国的文章包括《赴美国读研究生:一个全新的起点》《生命中的一页》《我经历的一种美国博士生培养方式》。
关于回国的文章包括《从博士毕业到找到教师的经历》《海归科研起步记》《回国任教之生活篇》。
第二阶段:把在国外学到的和后来积累的科研生存技能传给国内的研究生。
在“学习方法”方面,发表的文章包括《研究生做科研得步步为营》《如何借助PPT做好你的报告》《如何撰写科研论文的引言部分》《如何撰写科研论文的讨论部分》《研究生回复审稿意见的门道》。
加强研究生职业发展和为人处世的指导。发表《一堂职场课》《就业,你准备好了吗?》《应聘面试要学会“讲故事”》《研究和职业的关系“非此即彼”?》。
第三阶段:学习新闻写作,写科教述评(深度大稿)。
我学习了一些新闻写作的书,比如《新闻理论十讲》《新闻写作技艺十讲》《新闻学概论》《新闻写作方法论》《报纸编辑学教程》《文风四谈》《时评写作十讲》《深度报道:题材、理念与方法》《深度报道:理论、实践与案例》。
在主流媒体发表教育述评,代表作是在《文汇报》发表的十篇“大稿”——《研究生和导师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大学“青椒”不只有诗和远方,更有眼前的压力》《破解研究生和导师“不咬弦”的“魔咒”》《综合评价录取背景下高中生要“补”什么》《至少得让大家知道星空在哪》《摆正职场心态,提高就业竞争力》《评上教授的他们为何还无法避免焦虑》《除了实验和论文,导师要不要跟学生谈人生》《大学写作课成刚需,如何跨越理想和现实的鸿沟》《导师不让参加自选实习,矛盾如何解?》。
这一阶段,除了在《文汇报》发稿,还在《科技导报》等报刊发了一些科教述评,比如《砥砺前行的大学青年教师》《“象牙塔”里的压力和奋斗》。
让我们比较一下大学教师和报刊记者的区别。
记者在采访和写作能力、发稿渠道、舆论监督权限和公信力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但记者往往对科教界的理解缺乏通透感,也不可能经常到大学参加各类座谈会。此外,记者的强项是采访不同的人形成报道,但往往并不直接说出自己的观点。
大学教师对科教界有更多的了解,但往往不熟悉报刊写作的方法。他们不大适合说出自己所在单位的内幕,也不大有办法对社会上的问题(比如环境问题)写揭露性报道。他们往往只是呈现一家之言。但问题是:报纸的版面是有限的。
于是,大学教师可以学习新闻写作,写科教领域的深度大稿。大学教师还可以和记者实现优势互补,就是把自己零碎的点子、思想、经历告诉记者,让记者去写深度报道。
第四阶段:和本职工作相互促进。
做科研、指导研究生、讲授科研技能和学术规范课,并把相关内容整理成讲座、博文、报刊文章,形成研究生导师投身“三全育人”的体系和案例,并写教学体会文章比如《研究生导师以多种形式投身“三全育人”的案例》《科研技能和学术规范课程建设案例》。
参加各类征文活动,获得第六届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三等奖,2022年上海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一等奖和两个二等奖,2021年长三角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论坛征文二等奖,2022年长三角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论坛征文三等奖,2023年长三角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论坛征文三等奖,首届九三教育论坛征文一等奖,第二届九三教育论坛征文二等奖。在此基础上,被评为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讲授的研究生课“学术规范和科研技能”成为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三)三个关键词:定位、学习、联动
让我们阶段性地小结一下。以上内容可以归纳为“定位”“学习”“联动”三个关键词。
定位:我曾写了抒情散文投各种报刊,大多杳无音信。后来,发现适合自己写的题材包括研究生读研、大学教师的职业发展,适合写的体裁包括:经历介绍型文章、经验分享型文章、教育述评。找到自己优势写作领域,才能形成特色。
学习:要写好文章,离不开学习。要学习新闻写作的书,学习关于新闻写作的网课,还要学习研究生教育、思政工作、职业发展等方面的书籍,阅读报刊上关于教育的文章,这样写出的文章更会有通透感,写作者本人也会有提高。
联动:写网文、报刊文章要和自己的本职教学、育人和管理工作相结合,找到“要我做”“我想做”“我能做”的交集。要善于连点成线、连线成面,形成可以展示的系列成果,形成可以复制推广的经验。
(四)如何写作
只是有定位还不行。定位准确,不代表一定能写出好的作品。光学习教科书也不一定能学会。还需要多练习、多体会,最好有“高手”给予指点。在写作方面,我听了很多网课,也在报刊发表过《为<中国研究生>写稿》《在报刊发文的奥秘》《如何撰写关于研究生教育的通俗文章》《教育写作 笔耕不辍》。
首先,我给大家讲个故事。2014年,我们系马书记让我们几个青年教师先整理一下自己的材料,看看能不能找上海教育系统的一个报刊报道一下。我写的材料(节选)是这样的。
马老师积极投入教学。主讲本科生课程《专业英语》、《大气污染与控制》和研究生课程《环境催化》。他说他教一门课至少看10本书,花了几个月时间,提前完成备课。他设计的PPT课件思路清楚、图文并茂,在讲课时深入浅出、联系实际,受到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在搞好教学的同时,马老师乐意与本科生交流。他曾担任复旦学院“经典读书计划”《生命中不该忘记的事》读书小组指导老师。利用业余时间,不计报酬,连续两年带本科生读书,两次获得“读书小组风采奖”。他还收到复旦学院、校团委、校学生会、校图书馆等邀请,做了关于科研生存技能、职业发展和人生哲理方面的报告9场。他还是本科生班导师、环境系教学副系主任助理、复旦学院任重书院导师委员会委员。
马老师主动关心研究生。在学生经济困难时,他从口袋里掏出数千元工资给学生度过难关,还闻讯为别的系的生病研究生捐款。他反对学生在办公室看电影、打游戏,鼓励学生职业发展。他购买了《大学生毕业后要补的7堂职场课》、《小强升职记:时间管理故事书》等书,分发给研究生学习。他给研究生提供机会参加欧美同学会主办的“职场服务季”系列讲座,还邀请资深人力资源经理进校园给学生们讲讲。他还不时和研究生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
当时我还没有学过新闻写作。这样的文字,能够引起记者的兴趣吗?无怪乎,我把材料发出去后,没有下文。
在学了新闻写作后,我的文字就完全不是这样的。以下是一篇文章的节选。
他总是把形势说得很严峻——系里有多少名研究生没有通过预答辩,多少名研究生延期毕业,多少本学位论文送盲审被“枪毙”。他还会“幸灾乐祸”地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一些“多所高校清退不合格研究生”“2019年教育部拟抽检6000篇博士学位论文”之类的文章,似乎在宣示自己“从严把关”的决心。
而一旦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他比谁都高兴,满世界宣布“今年我的课题组又有一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
乐于当“人生导师”
“把自己撕开,把自己劈开!”面对笔者,A的一名研究生夸张地模仿着A说过的话,模仿的时候还透出一种不解甚至嘲笑。
A总是“敲打”课题组学生——人要知道天高地厚,知道自己究竟有几斤几两。有一名学生发表了十多篇SCI论文,A却说:“你不要抱怨在我这儿发不出好文章。如果你真的很厉害的话,你毕业以后发几篇‘一区’文章给我看看。”
当学生不大愿意按照他的意见修改论文,他会微笑着却带着一种“气”说:“让你锻炼科研生存能力,你还不领情。你以后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别来找我看(修改)本子。”他还会让学生感到一种压力:“以后你找工作时,同行有可能会向我询问你的表现的。”
这样的话语可能让学生一下子难以接受,但A以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为乐事。用他的话说,他的语言风格“就像一拳打在你的脸上,让你猛醒”。
启示:不要生硬,而要形象,体现人物的个性;要有矛盾、有褶皱;最好能涉及时代主题(比如教育家精神)。
(五)要写有意思的东西
经常读报,就知道科教条线的记者会写什么。
《解放日报》《文汇报》的科教条线记者会报道在上海举行的国际科技创新论坛,会报道上海的大学、研究所重大科研发现(比如克隆猴),会报道大学的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以及帮助学生就业的做法,会报道大学、研究所的创新用人机制。
校报记者,会报道学校里的重要活动、领导讲话,也会发表一些关于著名教授的采访报道。
这些东西并非没有意思,但问题是:适合你写吗?你有机会去采访参加国家科技创新论坛的外国科学家,并有办法在纸媒发出来吗?你有时间精力和兴趣,去采访别的研究所创新用人机制吗?你愿意采访著名教授,并在短时间内写出报道吗?假设一个校报记者已经能够完成这样的任务(采访著名教授),那你为何要做这样的事?
而且,是否有意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自己觉得有意义,那就去写,不管别人认为这是否有意义。
我曾在《科技导报》发表《一个青年教师“原生态的存在”》。我没工夫去采访别人,我写的就是我的妻子(一个小人物)的故事。文章里并没有说是我的妻子,而是采用化名(虹),并写清楚采用的是化名。
文章反映了一位青年教师进校后遇到困难,并克服困难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是有意义的,符合王国维“人生三重境”: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符合唐代禅师青原惟信的“三重境”:
1)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2)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3)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非虚构写作大师李海鹏在网课中说,要建立“渴望与阻碍”的故事线。就是:一个人渴望干什么事情、渴望得到东西,但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有一些阻碍他的因素。于是,他和命运搏斗,和自己的心魔搏斗,终于走出了困境。
杰克哈特《故事技巧》也提出了“叙事弧线”的说法,即一个故事包括开始、发展、高潮、结束。
《一个青年教师“原生态的存在”》正是符合以上审美原则。
更重要的,是本文反映了一名青年教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故事和精神。这就具有时代意义。这篇文章发表于2017年第一期《科技导报》。看看那时候报纸的新年致辞是什么。《人民日报》的元旦献词标题为《不忘初心 逐梦前行》,《解放日报》的新年寄语标题为《坚毅奋进 何惧迷茫》。这两个标题也能说明这个故事的意义。可见,这个故事的主题很好。
需要说明的是:一篇文章的目的并非讲故事,而是为了说明一个主题。李海鹏的网课说“故事是当灯泡,意义是灯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六)别把文章写成平板一块
《参加学术会议的乐趣和现实压力》也是一篇好作品。它的写法和一般文章的写法不一样。人们写博文,往往会“首先、其次、然后、再次”地分析参加学术会议的优点和缺点。记者写文章,会采访几个人,然后把故事的片段讲出来,把别人的观点总结一下。而我的这篇文章,以我妻子的故事和讲述为依托,把讲述和参加学术会议的好坏缠绕在一起。而且,既写出了好的一面,又写出了问题。这就有味道。
启发:忌讳“一面倒”地宣传,应说出事物的两面性;不要停留在一个人的故事,要反映现象和意义。
李海鹏的网课曾夸奖了非虚构书籍《张医生与王医生》,说作者报道了两位医生的故事,但书中融入了社会学的知识,从而使这本书更加具有深度。
这给我的启发是:一般的文章是一块平板,而好的文章融入了社会学、别的学科的知识,从而使文章更有底蕴,更有文化。我在《科技导报》上发表的《带研究生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尝试》《科研职业路上的决策》,就把组织行为学、行为经济学知识融入写作。
最后,要把握好舆论导向,考虑文章的社会价值(社会效果)。好的文章,应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一面倒地吐槽。我在《文汇报》发表的《大学“青椒”不只有诗和远方,更有眼前的压力》以及在《科技导报》的《“象牙塔”里的压力和奋斗》都说了一些现实情况,但结尾部分不忘给一些亮色和展望,或者说理性分析。
(七)撰文要诀
好,我们小结一下撰文的要诀。
要有通透感,即对某一个领域了解深刻,又能表达出来。为了增加通透感,需要一线实践、读书、听网课、听别人讲。
要有立体感,就是不能平铺直述,而要有层次感,有褶皱,抽象和形象相结合。
要胸怀天下,就是视野要宽广,目光不能局限于某一个很小的范围。
要接地气、冒热气,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语言上。
总之,写文章要有深度、高度、温度,还要有立体感。
(本文风景照由本人父亲提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2: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