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在科教界找到真正有意思的话题,在博客和报刊发文 精选

已有 4413 次阅读 2023-11-27 18:29 |个人分类:博客铅字|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微信图片_20231106195349.jpg

[照片由本人父亲拍摄]

学校网络文化作品比赛即将“开奖”。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得奖。不过不要紧,去年我投了几篇文章参加上海和全国的比赛,获得了四个奖,这已经足够。最近几天,我在思考一些问题。

选择什么样的媒体

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在校园里面用手机拍摄(比如开学第一天拍摄),然后剪辑成短视频,放在B站。还有的人运营微信公众号。

我是个中年人,不会剪辑视频,也没有闲工夫拍摄,更不想把一些直观的东西放在网上。我也没有时间运营微信公众号,更不喜欢写工作报道(如果曾经写过,那也是工作需要)。

如果有一天有人对我说:请你当校报编外记者,你去采访一些教授,写正面报道,你愿意吗?我的回答是:不愿意。

如果有一天有人对我说:请你给校领导写讲话稿,你愿意吗?我的回答还是:不愿意。

如果有一天有人对我说:请你给《解放日报》《文汇报》当编外记者,你愿意吗?我的回答是:专门做记者还是比较累,也未必是我的专长;而且,我有自己的事要做。

我喜欢的,其实是在科学网和报刊发文,无论传媒潮流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什么是真正有意思的?

微信图片_20231119171506.jpg

每一个人都会对“什么是真正有意思的”有自己的看法。

介绍读研经验、科研经验和任教经验的文章是有意思的,如果写得好的话。我在美国读博士、做博士后时,就看到《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上有很多经验分享型的文章。

然而,写这类文章有些微妙之处。如果作者只是罗列一条一条的“贴士”,未免过于死板和拘谨。而如果作者只是讲故事的话,就像我曾经听过的某些报告那样,虽然听的时候好像听懂了故事,也很愉快,但听完报告后感到没有获得什么干货。

而且,现在网络世界那么大,有那么多的专家学者。如果你也写、他也写,那么如何写出特色?读者为何要看这么多的文章?作者写的内容到底是否具有权威性?

我认为,有意思的,是那些反映科教界“issue”的文章。Issue的中文翻译是“问题”,但issue并非question。Issue就是学校里面开座谈会的时候,教师辛辣地指出学校某个政策理论和现实不一致之处;就是指出一个问题,而对这个问题,尚未形成定论,值得引起重视,值得开展讨论。

举个例子: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和统战系统调研文集中,我看到有的文章专门介绍民主党派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这样的文章就反映了issue,很有趣。

再比如,有的新闻报道了一个重大的科研发现(比如论文发表在顶级学术刊物)。记者不但报道了这个科研发现,而且还指出了论文第一作者曾经的烦恼:没有海外留学经历,很难留在研究所,也很难获得晋升。接着,记者指出第一作者所在的研究所创新用人机制,破格把这个土生土长的研究者留下来,并让他当课题组长。这样的文章是有意义的。

Issue型文章很多,比如海归归海、博士后生存窘境、大学辅导员的生存窘境、非升即走、大学生内卷、大学教师内卷等等。

从什么样的角度、采取什么样的笔法写作

微信图片_20231106083136.jpg

教育界有很多“issue”。比如说,现在很强调就业率。现在,本科生大四进课题组,却经常请假外出找工作、实习,号称不实习就找不到工作。如果课题组导师真的“下狠手”,强迫本科生每天都到实验室,有可能影响学生的就业。于是,有些导师“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把自己的实验数据给学生,甚至“保驾护航”,帮学生写很大一部分的内容。

研究生教育也是这样。研究生面临着自身职业发展和正常毕业之间的矛盾,而课题组,则面临着研究生职业发展和课题组生存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放学生外出实习,就怕学生找不到工作;而放学生外出实习,导师心有不甘,也怕学生毕业论文通不过。真的是矛盾重重。

Issue,就是理论和现实不一致,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发生了矛盾。这时候,矛盾会爆发,人要么发出一声呐喊,要么在矛盾中不开心、不满意。

不同的人,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写这类带有issue的文章。

新闻记者会采访几个学生,从学生的困惑、经历甚至“惨状”的角度写稿,写出个体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读起来让人忍俊不禁,但问题是:个体的事情,能推导出群体的答案吗?几个学生毕不了业的故事,能意味着我们需要取消毕业论文、取消送盲审吗?

教育研究者会采访师生,进行个案分析、数字统计,还会结合各种教育理论,提出自己对于某一个话题(比如导生矛盾)的理论模型,然后把论文发表在学术刊物。但问题是:有多少人会看这样的教育类学术论文呢?这样的论文能够引起足够多的大众重视,并改变相关的政策吗?

而“教授级的笔者”面对盘根错节、“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教育领域现象,采用的是“条分缕析”的方法。就是:不夸大个案,不煽情,不追求对一件事情绝对真相的追寻,而追求对一个现象的表现、成因、对策的调查和呈现。

写文章之前,得带着问题进行分析:为什么研究生毕不了业?为什么研究生需要发论文才能毕业?如果不发论文也能毕业,那么研究生做科研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导师对研究生发论文才能毕业持何种态度?课题组的“生产关系”是怎样的?如果研究生不发论文也能毕业,那么导师会受到何种影响?既然如此,那么如何调整,使得研究生既能够找到工作,又能够顺利毕业?如果的确有一部分研究生不能按时毕业,那么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看待这种现象?

一篇好的教育述评,不是回答一个问题,而是要回答一系列的问题。

而写作的时候,也要冷静,不偏激,不以个别代表整体。

我发现一个现象

微信图片_20231103183047.jpg

理工科教师对教育一线其实是有自己的实践和认知的。他们会吐槽学生不努力,吐槽学位论文评审人“枪毙”自己学生的学位论文,吐槽工作压力很大。但也只是停留在平时开座谈会时以及和别人交谈当中的吐槽。

问题是,你敢不敢写出来?你是否善于写出来,并且不会引来麻烦?你能不能把你的文章发表在主流的报刊?

有一线高教实践的教师不善于写这类稿子,而善于写这类稿子的记者缺乏高教界一线的实践。这是个问题。

那为何时代需要这种反映issue的文章?我觉得,让读者避免一些“坑”只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是出于公心,揭示学界面临的一些问题,这样才能推动学界的进步,促使大家一起来思考这些问题(比如研究生就业和完成学业之间的矛盾)。

当然,我们国家很多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还倡导“教育家精神”。有的大学还在追问:如何建设“第一个某某大学”?

但问题是:有没有出思想家、教育家?是否有大批教师提出教学理念,在报刊发文?还是只是停留在拉项目、做项目、挣工分?是否有教师参加全国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并批量获奖?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做得怎么样?

教师平时上课、指导研究生、做科研、从事行政工作、开会、参加社会实践,其实都有助于在网络或者报刊发文。而发表文章,也有助于自己梳理总结、呈现教学经验、呈现管理工作的经验做法。

作报告的内容可以整理成文,放在网上或者报刊。在网上或者报刊发表的东西,也可以在讲座里去讲。可见,很多事情是相辅相成的。

而且,现在生活是那么的宽广,社会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完全可以观察这个社会的变化,做一个观察者、记录者、写作者。

在这方面的经验谈和典型人物,还太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411413.html

上一篇:从博文到铅字:成为教授级“笔者”
下一篇:向你娓娓道来写博客的那些事
收藏 IP: 101.80.246.*| 热度|

14 王涛 杨正瓴 胡新鹏 农绍庄 郑永军 李濯清 谌群芳 曹俊兴 汪运山 卫文强 许培扬 朱林 杨锦忠 Guest81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12: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