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除了实验和论文,导师要不要跟学生谈人生?【已发表】 精选

已有 20711 次阅读 2019-1-5 09:35 |个人分类:研究生教育|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80104.jpg

[博主按:去年10月底,教育部正式公布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看到复旦大学和上海市教委微信公众号新闻后,我有感而发,写了篇文章投《文汇报》。1月4日(周五)已经由《文汇报》刊登,并被光明网转载。]

  去年,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公布首批“三全育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北京、上海等五个省市入选综合改革试点区,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10所高校入选试点高校,还有50个院系入选试点院系。

  “三全育人”并非新名词,也不仅是这些试点单位的事。此次综合改革试点,彰显了教育部对这一育人理念的坚持和推进。

  但在笔者看来,“三全育人”不能停留在政策、思路和生硬的宣传、说教上,更需要实实在在的抓手和教师的辛勤付出。在这方面,研究生导师有很多发挥的余地。

当学生遇到过不去的坎,告诉他们“面对它、解决它、放下它”

  说到读研,很多人的印象就是学生按部就班地上课、做实验、写论文,然后顺利毕业,高校校报所宣传的,经常是一些“三年发表十多篇SCI论文”的“光辉形象”。但据我观察,很多研究生都在迷惘中挣扎——怎么找到实验课题?做实验不顺利、发不出论文怎么办?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怎么办?毕业后究竟应该找工作、读博士,还是出国深造?毕业了在大城市买不起房子怎么办?和对象“异地恋”又该如何?……

  相对于本科生,研究生更加成熟,但读研并非按照课程表走,而是有更多选择的可能,每个学生的发展方向、研究进度也不尽相同,他们需要更加合理地安排好时间,为自己负责。加之研究生更接近“就业”这一现实出口,因此他们负担很重、压力很大。

  研究生的这些“痛点”,决定了导师育人的“着力点”——科研梳理、人生解惑、职业指导。导师要“接地气”——掌握情况、解决问题,真诚地为学生的学业、人生和职业发展着想。

  以我课题组的情况为例,有时候学生遇到实验困境会选择逃避,不及时整理数据,不写论文,甚至在电话里沉默,我就告诉学生,做实验失败不要紧,只要不造假;我会和他们一起梳理实验数据,明确下一步该怎么做。当学生遇到人生中过不去的“坎”时,导师先要问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帮学生分析问题,告诉他们要“面对它、解决它、放下它”。我常常鼓励学生,战胜困难会使自己更加强大。

  研究生更需要在导师的鼓励和支持下,进行职业发展探索。我的研究生中,有些暑假去企业实习,有些出国访学。在我看来,仅有这些交流实践还不够。我尝试请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到系里做讲座,虽然这对课题组完成科研任务没有什么帮助,但学生从中可以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课题组也由此形成了“认真读研,顺利毕业”的共识。

  尽管这个共识看上去非常普通,但往往却是研究生经常面对的困难,或者说是因为身在其中,他们很难意识到的问题。一旦导师帮助学生解决了困惑,学生的状态就会改变——积极面对人生、面对困难,把眼下做的事情和未来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这样既看得到希望,也看得到自己在这个进程中所处的位置。

以过来人身份讲述自己的奋斗史,教学生把握好人生的得与失

  现在不少高校都在探索“课程思政”,即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比如,一位教授讲授有机化学课时,特别提到中国化学家的贡献,进而讲到科研工作者的科学精神和理想信念。

  所谓课程思政,其实就是在专业授课中给学生以价值观的引导,在研究生阶段,导师也必须搞“课题组思政”——作为过来人,导师在指导研究生为人处世、思维方式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当然,导师不能生硬地灌输,而要自然、亲切地和研究生们“讲故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导师可以“现身说法”,讲述自己的“奋斗史”——从大学生成长为教授的心路历程。比如,这当中遇到过什么困难(比如做实验失败、找教职不顺),又是怎样克服了困难;这一路遇到过哪些机遇或选择,究竟该怎样面对各自的人生选择(比如回国任教);怎样把握好人生的“得”和“失”;以及这些年,自己的生活状态有了什么改变,怎样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平衡等等。

  我曾经跟课题组的学生讲过自己的经历。通过讲故事,我希望学生们明白,要珍惜当下的科研训练,关注自己的职业发展。我想让他们懂得,只要足够坚持,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哪怕暂时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也会得到别的有价值的东西。

  导师还可以 “当机说法”,即结合课题组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给研究生讲一讲。比如,仪器配件坏了,学生不及时维修,也不告诉导师;导师希望学生先把手头实验做好,把论文整理出来,可学生一直忙着做新的实验;学生在做补充实验、修改论文时和老师“讨价还价”……每当这些时候,导师需要心平气和地跟学生讲道理。

  我们课题组经常开“反思会”,给学生讲积极主动、做什么就要像什么、换位思考等职场道理,学生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但很多学生没有过正式的工作经历,他们对职业规范的理解不深刻。并且,形成良好的做事方式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导师反复讲解,循循善诱。

发论文、拿学位只是表象,导师育人要学会找准最佳“切入点”

  中国教育界素有 “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三全育人”可以说是我国独有的育人理念。在西方大学,导师一般较多关注学生的科研进展,很少关心学生的思想觉悟和个人私事。我在美国读博士时,导师从不和学生一起吃饭,也几乎不聊婚恋、职业发展或人生哲理。

  20多年前,我在复旦大学化学系读硕士时,我的导师高滋教授不但指导科研,还对学生的做人做事严格要求,包括有没有关紧抽屉这种生活琐事。她经常和学生聊她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感悟,常拿以前的学生做榜样,让我们学习他们的“闪光点”。

  但我们也得承认,不是每位大学导师都愿意这么做。在以论文、项目为主要评价指标的当下,有很多导师都很关注“抓”学生做科研、出论文。导师自己也要忙着外出开会、跑项目,没有太多时间和学生交流思想。即便有导师愿意跟学生讲一些科研以外的东西,难免也有顾虑——这势必会消耗一些时间,甚至让人觉得是在浪费时间。还有的导师认为,师生之间要有边界,明确什么事该管,什么事不该管。

  一位基层教师则从另一个角度向我表达了困惑:在研究生教育的评价体系中,优秀与否,就是看他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导师用心良苦,但研究生只想着发好的文章,其他的都不关心,怎么办?”

  对此,我认为,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培养职业精神和奋斗精神,与指导学生做科研、发论文并不矛盾,不能用一方面来排斥另外一方面。研究生做科研不顺利,就会有思想困惑;反过来,研究生有科研以外的迷惘,也会影响科研。因此,导师需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我始终觉得,研究生发论文、拿学位,这些都只是“表象”。关键是在校期间,他们在学业和为处世、理解人生方面取得怎样的进步,以及毕业时以怎样的面貌走向社会。通过实践,我发现学生并非仅仅关心自己的科研,而是需要导师在人生的道路上多方面指点,而导师要学会找到最佳“切入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155416.html

上一篇:“象牙塔”里的压力和奋斗【科学网原创首发】
下一篇:研究生做科研得步步为营【已发表】
收藏 IP: 202.120.234.*| 热度|

35 杨金波 冯大诚 李万峰 刘立 邵宇飞 彭思龙 李明阳 王超杰 李毅伟 卜令泽 邝宏达 王安良 郭战胜 司银松 张成岗 高建国 郭新磊 黄永义 信忠保 陈莹 胡泽春 曹俊兴 吕秀齐 王亚娟 农绍庄 张鹰 魏泉 何金华 冯博 柏延文 石磊 刘跃 yuzhongding liyou1983 puhj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0: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