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主按:去年10月底,教育部正式公布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看到复旦大学和上海市教委微信公众号新闻后,我有感而发,写了篇文章投《文汇报》。1月4日(周五)已经由《文汇报》刊登,并被光明网转载。]
去年,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公布首批“三全育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北京、上海等五个省市入选综合改革试点区,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10所高校入选试点高校,还有50个院系入选试点院系。
“三全育人”并非新名词,也不仅是这些试点单位的事。此次综合改革试点,彰显了教育部对这一育人理念的坚持和推进。
但在笔者看来,“三全育人”不能停留在政策、思路和生硬的宣传、说教上,更需要实实在在的抓手和教师的辛勤付出。在这方面,研究生导师有很多发挥的余地。
当学生遇到过不去的坎,告诉他们“面对它、解决它、放下它”
说到读研,很多人的印象就是学生按部就班地上课、做实验、写论文,然后顺利毕业,高校校报所宣传的,经常是一些“三年发表十多篇SCI论文”的“光辉形象”。但据我观察,很多研究生都在迷惘中挣扎——怎么找到实验课题?做实验不顺利、发不出论文怎么办?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怎么办?毕业后究竟应该找工作、读博士,还是出国深造?毕业了在大城市买不起房子怎么办?和对象“异地恋”又该如何?……
相对于本科生,研究生更加成熟,但读研并非按照课程表走,而是有更多选择的可能,每个学生的发展方向、研究进度也不尽相同,他们需要更加合理地安排好时间,为自己负责。加之研究生更接近“就业”这一现实出口,因此他们负担很重、压力很大。
研究生的这些“痛点”,决定了导师育人的“着力点”——科研梳理、人生解惑、职业指导。导师要“接地气”——掌握情况、解决问题,真诚地为学生的学业、人生和职业发展着想。
以我课题组的情况为例,有时候学生遇到实验困境会选择逃避,不及时整理数据,不写论文,甚至在电话里沉默,我就告诉学生,做实验失败不要紧,只要不造假;我会和他们一起梳理实验数据,明确下一步该怎么做。当学生遇到人生中过不去的“坎”时,导师先要问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帮学生分析问题,告诉他们要“面对它、解决它、放下它”。我常常鼓励学生,战胜困难会使自己更加强大。
研究生更需要在导师的鼓励和支持下,进行职业发展探索。我的研究生中,有些暑假去企业实习,有些出国访学。在我看来,仅有这些交流实践还不够。我尝试请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到系里做讲座,虽然这对课题组完成科研任务没有什么帮助,但学生从中可以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课题组也由此形成了“认真读研,顺利毕业”的共识。
尽管这个共识看上去非常普通,但往往却是研究生经常面对的困难,或者说是因为身在其中,他们很难意识到的问题。一旦导师帮助学生解决了困惑,学生的状态就会改变——积极面对人生、面对困难,把眼下做的事情和未来发展目标结合起来,这样既看得到希望,也看得到自己在这个进程中所处的位置。
以过来人身份讲述自己的奋斗史,教学生把握好人生的得与失
现在不少高校都在探索“课程思政”,即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元素。比如,一位教授讲授有机化学课时,特别提到中国化学家的贡献,进而讲到科研工作者的科学精神和理想信念。
所谓课程思政,其实就是在专业授课中给学生以价值观的引导,在研究生阶段,导师也必须搞“课题组思政”——作为过来人,导师在指导研究生为人处世、思维方式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当然,导师不能生硬地灌输,而要自然、亲切地和研究生们“讲故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导师可以“现身说法”,讲述自己的“奋斗史”——从大学生成长为教授的心路历程。比如,这当中遇到过什么困难(比如做实验失败、找教职不顺),又是怎样克服了困难;这一路遇到过哪些机遇或选择,究竟该怎样面对各自的人生选择(比如回国任教);怎样把握好人生的“得”和“失”;以及这些年,自己的生活状态有了什么改变,怎样处理好工作和家庭的平衡等等。
我曾经跟课题组的学生讲过自己的经历。通过讲故事,我希望学生们明白,要珍惜当下的科研训练,关注自己的职业发展。我想让他们懂得,只要足够坚持,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哪怕暂时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也会得到别的有价值的东西。
导师还可以 “当机说法”,即结合课题组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给研究生讲一讲。比如,仪器配件坏了,学生不及时维修,也不告诉导师;导师希望学生先把手头实验做好,把论文整理出来,可学生一直忙着做新的实验;学生在做补充实验、修改论文时和老师“讨价还价”……每当这些时候,导师需要心平气和地跟学生讲道理。
我们课题组经常开“反思会”,给学生讲积极主动、做什么就要像什么、换位思考等职场道理,学生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但很多学生没有过正式的工作经历,他们对职业规范的理解不深刻。并且,形成良好的做事方式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导师反复讲解,循循善诱。
发论文、拿学位只是表象,导师育人要学会找准最佳“切入点”
中国教育界素有 “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三全育人”可以说是我国独有的育人理念。在西方大学,导师一般较多关注学生的科研进展,很少关心学生的思想觉悟和个人私事。我在美国读博士时,导师从不和学生一起吃饭,也几乎不聊婚恋、职业发展或人生哲理。
20多年前,我在复旦大学化学系读硕士时,我的导师高滋教授不但指导科研,还对学生的做人做事严格要求,包括有没有关紧抽屉这种生活琐事。她经常和学生聊她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感悟,常拿以前的学生做榜样,让我们学习他们的“闪光点”。
但我们也得承认,不是每位大学导师都愿意这么做。在以论文、项目为主要评价指标的当下,有很多导师都很关注“抓”学生做科研、出论文。导师自己也要忙着外出开会、跑项目,没有太多时间和学生交流思想。即便有导师愿意跟学生讲一些科研以外的东西,难免也有顾虑——这势必会消耗一些时间,甚至让人觉得是在浪费时间。还有的导师认为,师生之间要有边界,明确什么事该管,什么事不该管。
一位基层教师则从另一个角度向我表达了困惑:在研究生教育的评价体系中,优秀与否,就是看他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导师用心良苦,但研究生只想着发好的文章,其他的都不关心,怎么办?”
对此,我认为,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培养职业精神和奋斗精神,与指导学生做科研、发论文并不矛盾,不能用一方面来排斥另外一方面。研究生做科研不顺利,就会有思想困惑;反过来,研究生有科研以外的迷惘,也会影响科研。因此,导师需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我始终觉得,研究生发论文、拿学位,这些都只是“表象”。关键是在校期间,他们在学业和为人处世、理解人生方面取得怎样的进步,以及毕业时以怎样的面貌走向社会。通过实践,我发现学生并非仅仅关心自己的科研,而是需要导师在人生的道路上多方面指点,而导师要学会找到最佳“切入点”。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0: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