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xiong45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博文

读研 前·中·后

已有 4406 次阅读 2015-3-25 09:19 |个人分类:教学相长|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博士, 考研, 坚持, 毕业, 读研

习惯了写写记记,无意中记录下了考研前、读研前和读博前的一些心理情感,如今即将毕业,回想整个过程虽然辛苦,但能坚持下来总是美好的。现将这段心理历程与那些处在迷茫期或者即将入学的研究生分享,希望对部分人有所帮助。

考研前

我是一个对读研从未犹疑过的人,一定程度或许也是注定要读研的(参考博文:向大自然道歉)。大学毕业前期,义无反顾地加入了考研大军,憧憬着研究生期间能有所作为,从当时写下的两首《考研绝句》可以看出我的豪情壮志。

考研(一)——松下学习

20091027

松鼠跃跃头上戏,麻雀喳喳脚边啼。-雪松耐寒学子毅,秋风不误读书时。

 

考研-(二)——无题

20091029

黑中醒来黑中睡,醉眼朦胧游书海。懒人何苦斗晨昏,敢当硕士有所为。

 

读研前

考试不是我的特长,但对我也不算太难的事,考研笔试顺利地通过了。但是我的问题在后面,由于身体原因,单位拒绝录用我,后来在两位恩师的竭力争取下(参考博文:师恩深似海(一)——他差点成为我的导师),我终于取得了读研的机会,但是以当时的意思:继续读博大概是没机会了!

带着苦闷和无奈的心情,我写下了一篇《硕士生涯规划》,其中列了13条计划与目标。然而,几乎没有一条能够实现的,最好的达标率或许只有75%,其余大都未曾开始,部分计划到如今博士毕业也算完成了。现在看来,那时或许太情感落笔,或者太狂妄自大,也或者太少不更事,总之写下了不少十分“伟大”的愿望,如今看来,甚感羞愧,未能实现,也是必然。但并非没能做到这些,我的研究生就是读得惨不忍睹或者一无是处,相反,我常认为,研究生阶段是我迄今最精彩的生命,而且因此将越来越精彩。只是,人生或许本来就不应该规划好!以下是《硕士生涯规划》原文:

硕士生涯规划

2010417

浑噩噩地过完了大学四年,跌跌撞撞的考上研,即将成为一名硕士生。历史已提前书写,三年后我基本就会告别学堂,想起自己一个寒窗近二十年的元老级学生,最后却落得个连读书也成为奢望的境地,心不服,心不甘,心酸,心痛。读不读书本应该由我自己选择的,但世俗的力量已经好好教训了我一把,我侥幸逃过一劫,就像犯人被判了死缓,犯人还有不死的可能,但我可有继续求学的机会?

这真可能是我最后三年学生时代,这个机会又来得那么不容易,我有什么理由再虚度这三年呢?回望过去十几年求学路上的酸甜苦辣,我用心谱写明日的规划。

1. 保证顺利毕业,保证不给导师添麻烦。(如果不转博,我大概是不能正常毕业的;我曾让导师十分恼火了一会。)

2. 每天都不忘叠被子,做到身忙心不乱。(这大概是我做的最好的一条了,长条形、方块形或麻花形的被子都叠过。)

3. 坚持写日记,哪怕几个字,这是个艰巨的工作,以前写过好几回,最多坚持了几个月。(这个做的也挺好,不过都是以QQ心情或说说的形式,美其名曰:电子日记。)

4. 用自己的补助所得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还清大学助学贷款7000元。(贷款在我大学毕业没几天就还了,不过这7000元钱还是父母的。)

5. 继续发扬助人为乐的品质,每天分别向中国红十字会“XXXX基金”和“XXXX基金”捐赠1 元钱,三年共计2000多元人民币。(先后两次向中国红十字会捐款280元。)

6. 在第一年里争取能识植物园百分之五十以上植物,三年后争取能识昆明百分之三十以上植物,而且所识植物不单只知道名字,要详知其拉丁名科属用途产地分布等。在空余时间阅览《云南植物志》,对云南植物不陌生。(这个愿望就像要获得10万,而我只得了100,如今只能算一个业余植物爱好者。)

7. 熟知56个民族基本情况,详知云南26个民族相关情况;熟知云南274个植物科的基本特征,知道常见100个科植物拉丁名。(这个愿望就像要获得10万,而我只得了100。)

8. 之前想过在三年里告别单身,但现在却不敢再将此列入规划之中,只能随缘,因为我三年之后人生还无着落,岂敢谈儿女私情?(硕士“毕业”时依然单身,不过现在有一个比美女博士漂亮的女友。)

9. 有机会尽量自己做饭,好好发挥自己做厨师的天赋。(好好地做了大半年,从那以后誓言决不再轻易做饭。)

10. 闲暇之余练练书法,到园子里写写生,也不枉费自己的绘画天赋。(工具啥的很齐全,但只借上课或签名的时候写过几个草书。)

11. 发现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作为以后的研究方向,如果真没有搞科研的机会,就寻找一条出路,总之三年毕业后必须有路可走。(如果不转博,我不知道去往何方。)

12. 继续维持XX、XX、XX、XX的本性。(这个还好!)

13. 写一本诗集,诉尽此生不得志!(写了不少小诗,但主题完全偏离了,多吟“好景美眷”去了。)

以上几点定为铁律,其他在学习生活中逐步补充!(愿广大读者看完莫笑!)

 

读博前

机会总是留给准备好的人,大概是我10年前就做好读博的准备,我“奇迹”地逃脱了当初的预言,“死里逃生”地转博成功了。没有了刚读研时的无奈,心情却也没有轻飘飘起来。硕士的经历让我明白,读研并不是件很自由和高尚的事,不幸遇上小人,可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但我读研的心志不会因任何事情和人物而动摇,因为我的主观能动性还在“冬眠”中,一旦醒来,也是会有些力量与火候的。在欢庆我顺利成为博士大军中的一员时,沉着地写了一篇《博士涯》,以下为原文:

博士涯

201331

今天算是正式成为博士的第一天,恰巧朋友请客,用新年的第一回热闹来标记这一天的特别,没喝多少酒,却差点不省人事。

餐桌上的人,绝大数已面临毕业,都在为文章和毕业的事苦恼与焦虑着,再不能像往日一般自在与潇洒。我暂不用担忧这些问题,但心绪仍被现实压抑着。

转博这件事不能当作喜事来看待,这是对博士涯的基本感情基调,因为辛苦与困难必将充满这段岁月。仿佛曾经的同学都以为我适合做科研,我自己也曾经以为,这是为什么呢?谁也说不清,大概只是一直以来所展现出的或实或虚的表型给人的感觉,对与错,应该没有专家学者展开研究吧?

从事科研,也许是我目前表里如一的最愿肯定的前途,但最终的归宿是不是这博士涯的延续,我无法通过夜观天象或科学演算窥视出来。未来的地位与境遇如何被这苦难的博士涯所提升或扭转,鬼神也不会告诉我,因为他们也不知自己是否存在。

博士涯,不是每个人必经的历程,只属于某些人的劫数或使命。二十年前,我坐在学前班的教室里,苦恼为何自己比其他人愚笨,因为我总抢不到哄人的玩具;十年前,我坐在高一的教室里,书写着令不少人羡慕的答卷,幻想着进入某所大学的美好与荣耀。那时我无法想到二十年后、十年后,除去身份证唯一的有效证件仍是学生证。如今,我深深地觉得自己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深深的埋在泥土之中,不论这就是一颗平凡的石头,还是一块金子,心安与自在才是存在的追求与价值。

XXXX、XXXX、XXXX、XXXX、XXXX……这些或高雅或低俗的性情,仿佛我都不合规范的沾惹了一些,一切都为追逐自由与心安而生。博士的岁月,处在不老不小的日子,我崇尚人要永远保持一颗童心的哲理,却实在担心某些人因此误解为此人不成熟。因而以博士涯为起点,我还是要有所变革。

我想象自己像曾经无拘无束、无法无天的孙悟空就要戴上紧箍咒,从此潜心踏上取经之路,尘世间一切情法再与他无关,这种沉静,或许也是另一种美好。

沉静归沉静,我坚信,纵然不能失了自己的灵性,否则只剩一个锈滞的躯壳,怎对得起那消逝的年华和累加的学历?

 

读研后

以下这段话将成为我博士毕业论文《致谢》的开场白,读研也好,工作也罢,重要的是敢于选择,敢于坚持,生活总是会美好的!

“就在启程的时刻,让我为你唱首歌,不知以后你能否再见到我……”,听着这半含欢笑半噙泪的歌声,才真真切切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伤感。当曾经的大学同窗一波接一波地晒着婚纱照,晒完婚纱晒孩子的时候,我才真正意义上地即将走出校门步入新的人生阶段。书中已无黄金屋,书中也无颜如玉,毕业的我也许一无所有,也许一切都得重头开始,但如今的一无所有正是五年前考研时的心无杂念。婚纱照总会有的,孩子也总会有的,但没有五年的研究生经历,我的生活将失去许许多多。如果不读研,我大概不会去到北京,不能去到青藏高原,不会登上长城,不能面朝大海,如今的我也许仍旧从未走出云南的家门;如果不读研,我大概不会像现在一样自信和洒脱,不可能从事一份可以让我思想自由驰骋的工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8137-877068.html

上一篇:师恩深似海(一)——他差点成为我的导师
下一篇:第一次登上“第三极”
收藏 IP: 14.204.117.*| 热度|

7 李祖龙 李建波 尉石 张晓良 蔡义宇 施添锦 cqmuz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6 20: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