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xiong45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博文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谣传的植物身影

已有 3784 次阅读 2020-2-3 10:19 |个人分类:万物生长|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植物, 病毒, 艾蒿, 双黄连, 大蒜

仿用人大教授的话:谣言在疫情爆发时盛行很正常!纵观岁月长河,在各种抗病神药中总少不了植物的身影。

今天就来看看那些当前被卷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谣言中的植物吧!

谣言一:喝茶可以预防新冠病毒?

新建文件夹mmexport1580686044467.jpg

谣言二:多喝单枞茶可防肺炎?

新建文件夹mmexport1580685946010.jpg

:传统的茶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植物分类学上主要指的是山茶科山茶属茶亚属茶组茶系(全球有11种,我国有10种)下的多个物种,主要包括茶、普洱茶、大叶茶等。

单枞茶:青茶品种之一,属于乌龙茶类。

经过现代科学的分离和鉴定,茶叶中含有很多机化学成分和多种无机矿物元素。有机化学成分主要有:茶多酚类、植物碱、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果胶素、有机酸、脂多糖、糖类、酶类、色素等;无机矿物元素主要有:钾、钙、镁、钴、铁、铝、钠、锌、铜、氮、磷、氟、碘、硒等。

茶叶有很好的医疗效用,唐代即有茶药(见代宗大历十四年王国题写的茶药)一词;宋代林洪撰的《山家清供》中,也有茶,即药也的论断。茶至少有以下功效:(1)少睡;2)安神;3)明目;4)清头目;5)止渴生津;6)清热;7)消暑;8)解毒;9)消食;10)醒酒;11)去减肥;12)下气;13)利水;14)通便;15)治痢;16)去痰;17)祛风解表;18)坚齿;19)治心痛;20)疗疮治瘘;21)疗饥;22)益气力;23)延年益寿;24)杀菌治脚气。

谣言三:熏艾可以预防新冠肺炎?

新建文件夹mmexport1580686000943.jpg

:又名艾蒿,是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略成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本种植物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述,称白蒿(一部分),历代古本草书记述的白蒿白艾,其陆生种的大部分植物实际上是包括了本种及其近缘种。

艾在我国分布广,除极干旱与高寒地区外,几遍及全国。生于低海拔至中海拔地区的荒地、路旁河边及山坡等地,也见于森林草原及草原地区,局部地区为植物群落的优势种。

据植物化学分析报道,艾蒿含蒿酮,挥发油中的成分含有乙酸乙醋、1,8-桉叶油素、水合莰烯、樟脑、龙脑等。药理分析发现挥发油对多种霉菌、球菌、杆菌有抑制作用,还有平喘、镇咳作用。

艾蒿可以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历代医籍记载为止血要药,又是妇科常用药之一,治虚寒性的妇科疾患尤佳,又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煮水洗浴时可防治产褥期母婴感染疾病,或制药枕头、药背心,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及虚寒胃痛等;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此外全草作杀虫的农药或薰烟作房间消毒、杀虫药。嫩芽及幼苗作菜蔬。

谣言四:多吃草莓可防肺炎?

新建文件夹mmexport1580685946010.jpg

草莓: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原产南美,我国各地栽培,主要作为水果食用,也作果酱或罐头。

谣言五:吃板蓝根可以预防新冠病毒?

新建文件夹mmexport1580685873829.jpg

板蓝根:又称菘蓝,十字花科菘蓝属二年生草本,原产我国,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根(板蓝根)、叶(大青叶)均供药用,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止痛的功效。叶还可提取蓝色染料;种子榨油,供工业用。

谣言六:吸烟就能预防病毒?

新建文件夹mmexport1580685768823.jpg

烟草:茄科烟草属一年生或有限多年生草本,原产南美洲,我国南北各省区广为栽培。

烟草主要用作烟草工业的原料;全株也可作农药杀虫剂;亦可药用,作麻醉、发汗、镇静和催吐剂。

人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想要以毒攻毒?武侠电影看多了吧?

谣言七:吃大蒜可以杀灭新冠病毒?

新建文件夹mmexport1580685537131.jpg

大蒜:百合科从属一年生植物,原产亚洲西部或欧洲,世界上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我国南北普遍栽培。幼苗、花葶和鳞茎均供蔬食,鳞茎还可以作药用。

谣言八:双黄连可以预防新冠病毒?

新建文件夹mmexport1580685408115.jpg

谣言九:金银花有望防控新冠病毒感染?

新建文件夹mmexport1580685382890.jpg

双黄连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组成,具有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市面常见剂型有颗粒剂、口服液、注射液等。

双黄连中不含有黄连,就像老婆饼中没有老婆一样。双黄连被认为是前面提到的三种植物名称的缩写,双黄连”=“双花”+“黄芩”+“连翘,其中双花指的就是金银花。

金银花:忍冬科忍冬属半常绿藤本,金银花并非同时开白色和黄色花朵,而是早期花冠白色(有时基部向阳面呈微红),后面逐渐变为黄色。

除黑龙江、内蒙古、宁夏、青海、新疆、海南和西藏无自然生长外,全国各省均有分布。生于山坡灌丛或疏林中、乱石堆、山足路旁及村庄篱笆边。

金银花性甘寒,功能清热解毒、消炎退肿,对细菌性痢疾和各种化脓性疾病都有效。已生产的金银花制剂有银翘解毒片银黄片银黄注射液等。金银花露是金银花用蒸馏法提取的芳香性挥发油及水溶性溜出物,为清火解毒的良品,可治小儿胎毒、疮疖、发热口喝等症;暑季用以代茶,能治温热痧痘、血痢等。

黄芩: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产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山西,山东,四川等地,江苏有栽培;生于向阳草坡地、休荒地上。

根茎为清凉性解热消炎药,对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等均有功效,少量服用有苦补健胃的作用。据国外近年来研究,黄芩制剂、黄芩酊可治疗植物性神经的动脉硬化性高血压,以及神经系统的机能障碍,可消除高血压的头痛、失眠、心部苦闷等症,外用有抗生作用,如对白喉杆菌、伤寒菌、霍乱、溶血链球菌A型,葡萄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止效用(见《东北药用植物志》)。又据载根对防治棉铃虫、梨象鼻虫、天幕毛虫、苹果巢虫均有效(见《中国农药志》)。此外茎秆可提制芳香油,亦可代茶用而称为芩茶。

连翘:木犀科连翘属落叶灌木,产于河北、山西、陕西、山东、安徽西部、河南、湖北、四川。生山坡灌丛、林下或草丛中,或山谷、山沟疏林中,海拔250-2200米。

连翘果实入药具清热解毒、消结排脓之效;药用其叶,对治疗高血压、痢疾、咽喉痛等效果较好。

黄连:毛茛科黄连属植物,分布于四川、贵州、湖南、湖北、陕西南部。生海拔500-2000米间的山地林中或山谷阴处,野生或栽培。

根状茎为著名中药黄连,含小檗碱、黄连碱、甲基黄连碱、掌叶防己碱等生物碱,可治急性结膜炎、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肠胃炎、吐血、痈疖疮疡等症。

谣言十:含姜片可以预防新冠病毒?

新建文件夹mmexport1580685027377.jpg

:姜科姜属植物,我国中部、东南部至西南部各省区广为栽培。

姜可作烹调配料或制成酱菜、糖姜。茎、叶、根茎均可提取芳香油,用于食品、饮料及化妆品香料中。根茎也可供药用,干姜主治心腹冷痛,吐泻,肢冷脉微,寒饮喘咳,风寒湿痹。生姜主洽感冒风寒,呕吐,痰饮,喘咳,胀满;解半夏、天南星及鱼蟹、鸟兽肉毒。

姜的根茎所含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姜醇、姜烯、莰烯、水茴香烯、龙脑、枸橼醛及按油精等。此外尚含辣味成分姜辣素、油状辣味成分姜烯酮及结晶性辣味成分姜酮等。

作为中医药的主要来源,尽管大多数植物被鼓吹或臆想成了抗病毒的“功臣”,却也有一些植物成了背锅侠。

谣言十一:新冠肺炎是香蕉导致的?

新建文件夹mmexport1580685835883.jpg

香蕉:芭蕉科芭蕉属多年生植物。香蕉果肉香甜软滑,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香蕉属高热量水果,据分析每100克果肉的发热量达91大卡。在一些热带地区香蕉还作为主要粮食。香蕉果肉营养价值颇高,每100克果肉含碳水化合物20克、蛋白质1.2克、脂肪0.6克;此外,还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其中维生素A能促进生长,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是维持正常的生殖力和视力所必需;硫胺素能抗脚气病,促进食欲、助消化,保护神经系统;核黄素能促进人体正常生长和发育。香蕉除了能平稳血清素和褪黑素外,它还含有可具有让肌肉松弛效果的镁元素,经常工作压力比较大的朋友可以多食用。

香蕉也具有一定药用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安胎;植物全草可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白带,胎动不安;外用治痈疖肿毒,丹毒,中耳炎;香蕉皮或果柄对高血压具有一定疗效。

这些谣言的产生,可能是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故意编造,也可能是一些喜欢断章取义之人的自我创造。尽管其中一些植物确实有杀菌消毒的功效,但对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均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

要知道,能让武汉封城,全国学生推迟开学,全国交通运输停摆,大街小巷空无一人的疫情,怎么可能在家吃吃水果,喝喝茶,熏熏烟就可以防控?也不要把我们内心的恐慌和愤慨之情撒在无辜的香蕉上!

让我们像植物一样冷静地面对疫情,不生谣,不信谣,不传谣,等待风和日丽地明天。

目前真相只有一个:没有可以防治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

新建文件夹mmexport1580685280186.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8137-1216714.html

上一篇:观锦鲤,盼福祉
下一篇:七言律诗——扫毒
收藏 IP: 182.240.10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0: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