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出版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odl 西安交通大学期刊中心赵大良:不求改变现实,但求面向未来,未来给我带来愉悦,也许会给现实带来希望!

博文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已有 5111 次阅读 2015-10-18 16:01 |个人分类:闲思偶得|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重阳节恳谈会上的讲话

赵大良

2015年10月18日(星期天)

 

各位前辈、长者,早上好!

在传统的重阳佳节来临之际,邀请大家来,主要有两个意思:

一是当面给大家送上节日的祝福,并通过大家向乌邑社区的全体老年人转达我的节日问候,祝大家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二是借助重阳节之机,与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思想,探讨在村风民俗建设中如何发挥老年人的作用。

祝福是口头的但心意是真诚的,真心希望全体老年人能够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终。人生,辛苦了大半辈子了,理应该安享晚年。我在想,如何做才能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终?

老年问题,是我国当下面临的共同问题,在我们乌邑村表现的尤为突出。村里的青壮年多数在外出打工、奔波,即使是在县域范围内打工的也是早出晚归,村里主要是由我们老人和儿童留守,现有的林果农牧生产主要是依靠五十岁以上的年长者维持,接学生、带孩子更是老年人的重要任务。大家都是终日忙忙碌碌:年轻时为生计奔波,老了为孙子忙碌。当老年人失去劳动能力以后,我们也常看到有许多人“老无所养”、家庭矛盾时有发生。

缘何在?

按理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大家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居有其屋、食可饱腹,基本的医疗得到了保障,而我们的敬老孝老观念却没有相应地得到提高反倒是有所下降,敬老孝老的氛围似乎是有所淡化。老慈子孝的行为得不到声张;弃养争利的行为得不到谴责,即使看似尽赡养义务的行为,也多是利益的平衡和争夺,如硬生生地将老两口拆开赡养的现象,就不是为了赡养老人而是为了所谓的公平分担。我在村委会也经常见到有老人来反应自己与儿女之间的矛盾。人们一方面不愿意诉诸于法律而将矛盾激化,而另一方面民间的调解能力又不足,更重要的是村里没有一个良好的氛围——人与人之间互不关心、互不谦让,一旦产生分歧就疏远、对立或告状。这种自私自利、离心离德的倾向,不仅仅是表现在家庭成员之间,也表现在邻里之间:生活越好,人情越淡!

怎么办?

古人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g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其中的关键是“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一个方面,“子不孝父之过”,家庭在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另一方面,社会风气特别是社区环境也是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养成的重要土壤。在子女教育上我们肩负着“两代人”的责任,单纯从社区环境、村风民俗建设方面来讲,老年人也大有可为。

建设良好的村风民俗,不仅仅是一个社会性的公益事业,对于我们自己所生活的社区来讲,也是一种自我服务、自我享受,是改善我们老年人自己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

“不独亲,不独子”,也就是说不能仅仅局限在自我的小圈子里,各自“自扫门前雪”,我们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社区氛围,才能真正保障个人的利益,否则就难“独善其身”。

包产到户、市场经济、物质挂帅等等,改善了我们的物质条件,也侵蚀了我们的灵魂,社会政策的利益导向,改变了我们的交往规则,但人终归是人,是人就不能失去灵魂,否则等到衣食无忧、身衰力竭的时候才反应过来,难免为时已晚,也只能是默默承受。

如何办?

人生没有太晚,起步就是新生。社会总有希望,你我都在其中。

今天,我邀请大家来的第二个目的,就是希望与大家一起想想办法,结合乌邑村现状和老年人的特点,开展些什么样的活动,能为我们的村风民俗建设尽一份力?比如说,设立什么样的公益岗位,使老年人在为村风民俗建设服务的同时也获取一点生活补贴!比如说,开展送金匾、树典型,表彰先进活动!比如说,交流和睦经验,调解家庭纠纷,保障老年人的权益。等等。

我知道,我们做每一件事情都会遭到非议,甚至是责难,致使许多好心人心寒意冷而退避三舍,这样更加放纵了不良风气的蔓延。我希望我在与乌邑的短暂交往中,能够为良好的村风民俗建设尽一份力,包括物质上的支持。谢谢大家,我真诚地希望大家能够出主意、想办法,力所能及地参与进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721-929036.html

上一篇:能人与庸人的特征
下一篇:人生难得会自私
收藏 IP: 183.224.225.*| 热度|

4 姬扬 徐传胜 王桂颖 张忆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00: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