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参加了一个人才计划的评审,听了8个小时的答辩报告,听觉视觉感官充满了诸如一作/通讯论文数、印象银子(影响因子)数、奖项数等词条。回到自己的空间,有机会打开科学网,头条便是“科技部公布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入选名单”,第二条则是“陈安:做自己的研究,让外界评价走开”。在一天当中如此高密度地接触人才计划类的信息还是头一遭。
先点开陈安的文章,观点熟悉并认同,快速游览了跟贴,反对科学界的虚拟经济式评审的意见占主流。接着点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的消息,查看了两个名单——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前者中我所熟悉的领域的创新团队名称一看便知:跟风而已;后者列出了一些大学的名字,看不出任何必要,难道其他大学不是按照几乎一模一样的做法运行?
形势如此明朗:中国科学界的管理层和理性思考者的立场彻底两极。我属于后者,理由如下:
1)大多数中国的科技人才计划的评审中,每一位申请者都面临着多数外行,少数内行的评审;每一位评委都面临着短时间内评价多数非同行的研究或研发工作;深入科学或技术的细节,评价申请人所要解决的问题的重要性及方法的创新性和巧妙性几乎不可能。于是,诸如第一作者/通讯作者的论文数、印象银子(影响因子)数、以往的奖项等成为依据。笔者置身其中,坚持深入科学和技术的细节,但也只能对同行的过去及潜在的工作一眼见底,对非同行的工作无能为力。
2)落入数数式评审——即科技领域中的“虚拟经济”式评审决定着科技人员职业生涯的现状日益恶化:过去的人才计划头衔成了获得新的人才计划头衔的资本;拿国家留学基金委的钱做短期留学的主要目的落为出国制造高IF论文,“引进”国外idea强化国内跟风;只看头衔和奖项,不讲科技贡献的文化蔚然成风。愈演愈烈的虚拟化严重地腐蚀了一整代人,包括当选的少数人和未当选的大多数;其轻者热衷于玩指标,花费了人力物力做了对于科学(understanding)或技术(utility)非但没有多大帮助,而且增加后人查找有用信息的工作量的无用功或负功;中度者,助长了浮夸文化;重者,鼓励弄虚作假。一位在国外博后三年,刚回国的年轻人言必带IF,被问及何以至此时,她说:当初也不是这样,在美国时在J. Biochem. 上认真发表一篇科研文章很有成就感,在国内却被打入另册。不错,能够坚持底线、足够聪明的年轻人一定存在,但这些人难以出线,需克服更大的艰难(包括说服其学生的困难)。
3)人才计划在腐蚀年轻一代的同时花费了大量资金,挤压了本来可以用于针对科学或技术问题的研究经费。这类基金虽然未必评得好,但存在着可以由同行深入科学或技术细节评判的可能性。逻辑上说,对事不对人更容易让必然处于管理层视线之外的科技高手浮出水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2: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