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良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iaoliang

博文

煌煌佩带钩,璀灿耿胸膈

已有 5908 次阅读 2016-2-10 16:33 |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第一次知道“带钩”,是在1991年,购得《国宝大观》(梁白泉主编,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年8月第1版,全书近千页。我的这部精装本是1991年4月第3次印刷,可见其受欢迎程度。后来又买过两部,一送与我合作工作的某老同志,一送某人婚礼。)书前有32页彩页,其中就有战国包金嵌玉兽首银带钩,精美无比!1951年出土于河南辉县,原藏中国历史博物馆,今并入中国国家博物馆。曾去国博参观。

 

战国包金嵌玉兽首银带钩,长18.4厘米

中国嘉德香港2015秋季拍卖会,10月6日“见微知著——奉文堂吉金”专场, 为香港收藏名家陈淑贞女士旧藏,含青铜爵杯、兵器、带钩、铜镜、金银器等共80余件,拍品多为小件,但大都是小件中的极品。上自二里岗、商周,下至汉唐,涵盖了青铜铸造、错金银、镶嵌、鎏金、铬银、錾刻等多种金属加工工艺,其中带钩蔚然可观,超过50件;错金银工艺更是运用得炉火纯青;由小见大,见微知著,由此可瞭解商周先秦至盛唐的金属工艺之精彩。

以13下件皆“见微知著——奉文堂吉金”专场拍品


战国西汉   青銅錯金銀帶鉤  12.7 cm    帶鉤呈竹節曲棒狀,通體錯金銀幾何紋飾,從首至尾三道環線將紋飾截為兩段,其間錯大片羽翎狀紋飾,金點細密,精緻華貴。


战国西汉  青銅錯金銀帶鉤  16.9 cm    帶鉤呈曲棒形,龍形鉤首,琉璃為睛,鉤身錯銀,裝飾變形螭龍紋,鉤尾飾變形幾何紋。鉤鈕飾錯銀渦文。

 

西汉  青銅錯金銀鑲松石鳥獸紋帶鉤  13.3 cm    帶鉤呈棒形,龍首鉤頭,龍角錯金,額上鑲嵌水滴形松石,龍耳柳葉狀向後,龍鼻褶皺三層,大目嵌琉璃為睛,龍身錯銀,化作兩條,由首至尾,左右對稱,將紋飾劃為三部分,鉤頸為伏臥蛙紋,兩豹左右對稱而奔,十字錯銀紋飾將鉤腹一分為四兩兩對稱,豺狼與長尾鳳鳥,首首相對,尾部猛虎匍匐而嘯,紋飾精美,各種動物形象生動,充滿想像。

 

战国西汉  青銅錯金銀嵌寶石帶鉤  13 cm    帶鉤呈琵琶形,尖角龍頭為鉤首,鉤身鎏金為底,錯銀為祥雲,跑獸飛奔,以錯銀短線為獸毛,前肢奮力向前,後肢蹬地,蓄力而馳,身姿舒展,長尾曲卷,底部飾顧首孔雀,揚首上眺,五支長翎搖曳身後,飄逸灑脫,翎毛嵌以湖綠色寶石,倩麗別致

 

战国西汉  青銅錯金鑲松石帶鉤   20 cm    帶鉤呈曲棒狀,紋飾兩段,獸形鉤首,頸部兩側飾鎏金夔龍紋,空隙處嵌以松石。鉤身錯金變形龍紋以大片松石鑲嵌為地,金綠相映,金碧輝煌。


战国—西汉  青銅錯金銀帶鉤  9.5 cm    帶鉤呈琵琶形,龍形鉤頭,鉤面通體鎏金,裝飾幾何形紋飾,鉤身下部飾利喙鳳鳥,鳳冠羽翎飄逸,兩翼大展,身下兩足,不飛而奔,造型奇特。圓形鉤鈕,裝飾十字形戟鉞紋。


战国—西汉  青銅錯金銀渦紋帶鉤  17 cm    帶鉤呈琵琶形,鉤體較大,鴨形鉤首,鴨嘴前伸,額部錯羽狀金絲,鉤身蛇紋交錯,四環大渦紋,蛇體錯小渦文裝飾。背面光素,單有一圓鈕。


战国—西汉  青銅錯金鑲松石帶鉤  21.4 cm     身細長,鉤首作龍首狀,鎏金為飾。帶鉤通體鑲嵌細碎的綠松石,其間又以錯金銀勾勒出龍紋。綠松石絲絲入扣,無一鬆動脫落,工藝技術堪稱高超絕倫。

 

战国—西汉  青銅錯金鑲松石魚鱗紋帶鉤  20 cm     帶鉤呈長棒形,鉤頭鎏金龍形,鉤身滿覆麟甲,鑲錯金線松石,麟紋較長,向下而垂,錯金條飾鉤體中心,兩端皆為斧鉞,甚為華貴。

 

战国—西汉  青銅錯金松石帶鉤  12cm    帶鉤鳳鳥鉤首,圓目尖喙,口銜琉璃珠,鉤身嵌飾鱗紋松石為底,錯金飾各類禽鳥飛翔其間。鉤鈕裝飾四瓣菱花。此帶鉤以鳳鳥,菱花紋飾為主,推測其主人可能為女子,典雅秀美。

 

战国—西汉  青銅錯金銀鑲寶石帶鉤  16 cm    帶鉤呈琵琶形,龍首鉤頭,嵌煤精石為睛,圓目聚精。四瓣菱花,朱色琥珀與藍綠琉璃相間為蕊,松石為花瓣。另有鎏金花蕊,成對出現,將大菱花隔開。其他部分皆鎏金,金上又鏨以細紋,細如發絲,參差有序。鉤背內凹,包以銀板,鉤鈕飾火紋。

本博主附言:清代(佚名)《绿松石歌》:楚山何丛丛,崎岖绝人迹;孕此灵异姿,秀色夺松碧。……远比碧霞犀,近似青金石;煌煌佩带钩,璀灿耿胸膈……

绿松石产于楚地,带钩多有镶嵌绿松石者,故借“煌煌佩带钩,璀灿耿胸膈”句作本文标题。


春秋  青銅包金嵌玉石靈猴帶鉤   20 cm    帶鉤呈折棒形,中部上挺為折,鉤首中部、尾部皆為包金獸形,鉤身烙銀。龍首鉤頭,雙角後曲,中部鏤空奔獸,前肢前展,與鉤首相連,後肢回收,似在狂奔,獸尾兩側嵌圓形玉石。鉤尾金猴扶臀而立,圓耳縮首,猴尾曲垂於身後,造型生動活靈活現。

 

西汉  青銅錯銀猴形帶鉤 10 cm    銅質,靈猴形,猴體跪伏,一臂上伸高舉,爪部彎回似單臂掛於樹上,巧妙形成帶鉤鉤頭,另一臂彎曲向身後持尾;猴縮首側目、眉骨高突、雙目內凹、鼻陷嘴尖、兩耳側立;昂胸伏身,一腿前踢至胸、一腿跪臥向後;頸、肢、腹多處有錯銀短線紋飾作鬃毛、周身通體飾有錯銀幾何旋渦紋。整器造型設計巧妙、唯妙唯肖,猴靈機敏可愛,靈動有神;器物保存完整,綠鏽斑駁、錯銀光澤尤見,為收藏佳品。

本博主附言:今年为丙申,以上两枚带钩皆显灵猴形象;以下再贴两图,一猿一猴,猴有尾而猿无。阅读王德华《猴、猿和人》(《科学术语研究》2000第二卷第二期,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猴博士”猴年说猴》(中国科学报2016-02-05,作者张鹏 胡凯津 万晨玲,张鹏,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中国灵长类学会秘书长;胡凯津,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博士研究生;万晨玲,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本科生)

 

战国 银猿形带钩  山东博物馆藏    通长16.7厘米,猿双目嵌蓝料珠炯炯有神,猿身微拱,振臂回首作跨进状,猿身及猿臂贴金,背面有一圆钮

 

鎏金灵猴带钩    

王仁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民族与宗教考古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著有研究带钩文章《带钩概论》《带扣略论》《古代带钩用途考实》等。一一读来,《带钩概论》刊于《考古学报》1985年第328000),在其博客阅读《带扣略论》《古代带钩用途考实》《出土玉带钩散论》《钩扣约束录》。

 

清乾隆“大清乾隆年制”青铜仿古长方鼎  13 × 10.7 × 15.7 cm

带钩镶绿松石,联想到嘉德2015秋拍“逸庐——古器雅集”拍品:清乾隆“大清乾隆年制”青铜仿古长方鼎。该鼎仿商周时期青铜鼎而铸,器型与故宫博物院所藏殷商“小臣缶”方鼎相似。商周时期的方鼎造型浑朴,雷纹线条流畅自如;此鼎则以精工、娟秀见胜,雷纹装饰线条刚硬,结构规整,纤毫不差。乾隆一朝,此种仿古风浓郁的铜鼎因帝王的笃爱而屡为内务府督制,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雷纹四足方鼎”,与此鼎形制相类,腹部雷纹装饰手法如出一辙。夔纹无商周时期的狞厉雄浑而更富文气与装饰性,夔龙身体弯曲部位皆为直角,又称拐子龙,造型刚柔并济,恰当地凸显了纹饰硬朗、挺拔。与商周时期相较,蝉纹形象更趋于简化。此外又杂饰以绿松、孔雀石,时代风格突出,宫廷气息浓郁,当作帝王陈设赏玩之用。

本博主附言:出土之青铜器多有自然之铜绿、铜锈,此鼎人工贴饰绿松石、孔雀石,似有意仿铜锈,却也雅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8326-955430.html

上一篇:由沪迁汉的回忆(续篇)(水生所所史拾零十七)
下一篇:心系江湖鱼水情(曹文宣)之续篇
收藏 IP: 221.232.6.*| 热度|

8 武夷山 谢平 李颖业 朱晓刚 科苑往事 杨正瓴 郑永军 韩玉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6 16: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