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良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iaoliang

博文

一组与水有关的动物图片(续四十五)

已有 3407 次阅读 2014-12-8 13:32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禾花鱼,产自广西桂林全州县龙水镇万乡河一带,为鲤鱼品种之一,以乌肚鲤为佳。农民在春秧插完之后,于水田中放养鲤鱼。稻禾花香,花粉随风飘洒,纷纷落入水面,鲤鱼以花粉为食,成了名副其实的禾花鱼。待稻谷成熟,亦是禾花鱼肥美之时。农民在稻田里挖出几条水道,让禾花鱼沿着水道游入田角的水塘。每年6至10月,是全州稻田禾花鱼上市季节。晚稻出产的禾花鱼比早稻出产的禾花鱼要肥嫩,故中秋前后的禾花鱼最为鲜美。禾花鱼体形粗短肥美,鳞片细而透明,肉嫩细滑,绝无土腥、鱼腥味。清代全州名儒蒋琦龄作诗赞“田家邀客启荆扉,时有村翁扶醉归。秋入清湘饱盐豉,禾花落尽鲤鱼肥。”

摄影师“潜伏”水下拍摄天鹅湖底捕食    2012年3月6日消息,俄罗斯南部,在蓝湖中,天鹅在嬉戏捕食。这些天鹅潜入水下,进行“捕食表演”的令人惊艳的水下照片,是40岁的《国家地理》摄影师Victor Lyagushkin的杰作。

澳洲圣诞岛红蟹大迁徙:红色海洋淹没公路  据英国《每日邮报》2014年12月1日报道,澳大利亚圣诞岛(Christmas Island)红蟹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大迁徙,它们离开丛林中的巢穴,迁徙到海边进行交配和产卵。圣诞岛面积的2/3覆盖着热带雨林,红蟹居住在森林中,吃落叶和掉下的果实。森林距海岸5公里,公蟹爬行5至7天抵达海岸。在那里,它们用3个星期的时间进行交配和游玩。母蟹比公蟹晚到1至2天。当它们到达海边时,公蟹已经挖好了洞穴供它们居住和交配。母蟹在交配后,便进入海水中产卵。蟹卵随水漂流,孵化成小蟹。小蟹在水中生活大约25天后,便爬上岸来,成群结队地涌向它们父母生活的森林。

据英国《每日邮报》2014年12月3日报道,美国一名26岁的生物学家兼潜水爱好者Forrest Galante,近日在夜间潜水时,捞到一只重12磅(约合5.4公斤)的太平洋龙虾。根据体型和重量来估算,这只龙虾的年龄大约在70岁左右。在十年前,这种体型的龙虾并不算非常罕见,可是这些年的过度捕渔,连超过3磅的龙虾都算非常稀奇了。最后,Galante决定将它放生海洋保护区。

据英国《每日邮报》12月2日报道,英国德比郡业余摄影师卢卡斯·瓦热哈上周三在瑞典旅行时,在夜间抓拍到一组绝美的超自然景象:在米约恩(Mjorn)岛上,成千上万只浮游生物发出幽蓝色的光芒,随波浪冲向岸边,场面壮观,令人惊叹。卢卡斯称,他从未见过如此神奇的景象。他说:“这片水域就如同蓝色的火光一般,映衬着天空。”科学家指出,这种景象实际上是因为浮游生物受到外力作用时,体内释放出化学荧光素,这些荧光素在催化下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蓝色的光。


一组大白鲨捕食海豹的图片

南非开普敦附近海豹岛上有近7万只海豹,可说是海豹乐园,这些海豹们需要到海上去觅食,自然成了凶残大白鲨的目标。

南非福尔斯湾一摄影师捕捉到的大白鲨猎食海豹瞬间

大白鲨突袭海豹画面,显然这头大白鲨也错失了良机,海豹甚至在它头顶保持了平衡。

在南非,一只企图逃离鲨口的海豹,已经被咬住,大白鲨牙关紧闭,毫不放松

又一头落入鲨口的海豹,一般来说作为海上声名狼藉的捕猎者,大白鲨一旦出手,很少有猎物能逃脱

鲨鱼们总是从海豹下方偷偷接近,再突然发动攻击,攻击时能加速到每小时40公里的速度,巨力会让它自己和海豹都飞出水面

大白鲨张大嘴捕食海豹

大白鲨飞出水面袭击海豹画面

以下是一组“大自然的风景线  不同视角探索水上水下世界”(4幅


治疗师。当地时间2011年4月18日,俄罗斯莫斯科,一名孩子与白鲸一起游泳。

牙医。当地时间2013年8月26日报道,13岁印尼男孩Russell Laman正在接受“虾医生”的口腔治疗。这种水下生物惯于居住在鱼类的嘴里,替它们清除口腔中的寄生虫。于是Russell和他的父亲时常伪装成鱼的样子,以吸引虾群前来替他们清洁口腔。

两只青蛙在安静地叠罗汉,一条小鳄鱼从它们身后张着大嘴……

丰子恺画《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放生鱼儿)

 

参见本博《一组与水有关的动物图片(续四十四)》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08326-847808.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8326-849346.html

上一篇:多识鸟兽草木名
下一篇:一组与水有关的动物图片(续四十六)
收藏 IP: 27.16.119.*| 热度|

4 尤明庆 姚卫建 朱晓刚 李颖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09: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