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良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iaoliang

博文

一组与水有关的动物图片(续四十六)

已有 3424 次阅读 2014-12-16 21:52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2014年12月1日,我国第31次南极科考队“雪龙”号在中山站外陆缘冰地带展开冰上卸货作业,南极企鹅围观雪龙号科考船

2014年12月5日,在山东荣成天鹅湖区,白天鹅在雪中嬉戏。(新华社 杨志礼/图)



据天山网2014年12月14日报道,新疆伊宁县有个天鹅栖息地保护区——天鹅湖,位于英塔木乡夏合勒克村伊犁河北岸,由于湖水来自地下温泉,冬季不结冰。从1993年开始,每年10月初至次年4月,都有疣鼻天鹅(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在此栖息,数量已从最初的几只发展到如今的百余只。

2014年12月11日讯,来自佛山南海的钓鱼爱好者胡永养在广州花都区赤坭镇的一处深水鱼塘内,成功钓出一条身长1.2米,体重51.6斤的超大黑鲩。本博主附言:黑鲩,即“青鱼”,青鱼、草鱼、鲢、鳙,号称“四大家鱼”。

2014年12月14日,一条长1.46米,重100余斤的“怪鱼”被摆上青岛市一家野生鱼专卖店,很多市民围观这条“怪鱼”却无人认识,连多年从事捕鱼的渔民也叫不上名字。

据了解,12日凌晨,胶州渔民在渤海湾收网时捕获到这条无人认识的大鱼,同时还捕获到一条罕见的重约20斤的鸦片鱼。本博主附言:鸦片鱼是一种俗称,因其两眼同位于头一侧,又叫比目鱼,属硬骨鱼纲鲽形目。

 

黄杨洪  南红玛瑙年有余挂件   本博主附言:运用俏色,琢出一尾鲤鱼一朵莲蓬,谐音连年有余。

摄影师基尔·布雷肯里奇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的大熊雨林中拍摄的照片,图为科莫德熊与其幼崽。转载自“2015年索尼世界摄影奖的参赛佳作”(本博主附言:大熊口里叼着鱼。柯莫德熊也称白灵熊,是美洲黑熊的一个亚种,种群中有10%的个体皮毛呈白色,为隐性遗传。该亚种的白色毛皮不是因为白化症,在血缘上也接近美洲黑熊而非北极熊。柯莫德熊因其罕见而受到加拿大法律的严格保护,禁止猎杀。柯莫德熊在当地的印第安神话中有重要的地位。而“柯莫德熊”之名则纪念第一次研究此物种起源的动物学家弗朗西斯克·柯莫德。



鹈鹕海面捕鱼险遭鲸鱼活吞死里逃生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2014年12月1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近海的一头驼背鲸差点活吞了一只鹈鹕。这个令人惊叹的场面是由摄影师凯特·库明斯在蒙特雷湾拍摄的,当时很多海鸟、海狮和鲸鱼聚集在一起,正在捕捉一群凤尾鱼。虽然被鲸鱼一口咬住后,这只鹈鹕似乎注定会在劫难逃,但是鲸鱼在潜到水下的前一秒再次张开嘴巴,结果鹈鹕竟然扑楞着翅膀从鲸鱼的血盆大口里逃了出来,重新获得了自由。沙丁鱼或青鱼等凤尾鱼喜欢大量聚集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向前游进,它们在快速前行时,身体上覆盖的银色鳞片有助于迷惑食肉动物,避免自己被吃掉。当遭到掠食性鱼类或海狮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时,凤尾鱼聚集在一起的天性就变成了一个弱点,被困在所谓的“饵球”里的鱼儿。鲸鱼耐心等待这样的饵球形成后,会突然从下面窜出来,一口把它们整个吞掉,这使得鲸鱼的捕猎变得更容易。然而,由于有很多其他动物聚集在周围,试图从中分一杯羹,它们被鲸鱼误食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旧金山水族馆中的电鳗    摄影:NORBERT WU,MINDEN PICTURES/CORBIS

一项新研究发现,电鳗可以用自带的“泰瑟枪”(电击枪)击晕远处的猎物,十分令人震惊。电鳗可以远距离发出强大、快速的电流脉冲,致使受害者肌肉收缩,基本上处于瘫痪状态。然后,电鳗会游过去,一口吞下战利品。科学家第一次发现,竟然有动物可以用电来控制它的猎物。范德堡大学的生物学家Kenneth Catania在用高速照相机记录电鳗的生活时,发现了这一现象。Catania的论文发表于2014年12月4日的《科学》杂志上。他说:“鱼类的逃脱本领堪称一流。如果电鳗没有这种能力,那会很难捕捉到食物。它的工作原理和泰瑟枪一样。”电鳗的腹部有三个一组器官,可以发送和接收电脉冲。其中两个发送低压脉冲,科学家已经知道它们的运行方式就像第六感一样。电鳗所利用的小的电脉冲有点像蝙蝠和海豚用的回声定位——这是一种自然声纳,可以“看清”周围的环境。  第三个器官发送的高压脉冲则能在3毫秒内制服猎物。电鳗可以感知到因此产生的水流运动,从而定位猎物。尽管名字里有一个“鳗”字,电鳗其实并不是真正的鳗鱼——它们只是一种长刀鱼,产自于南美的亚马逊河和奥里诺科河。



广州日报2014年12月5日,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非洲肯尼亚境内的一条河流里,一群狮子和一条鳄鱼最近上演了一场锋牙与利爪的生死决斗。之所以会产生这场冲突,是因为一条鳄鱼试图抢走狮子的食物,一只死去的大象。狮子们当时正在享受美味,这条鳄鱼悄悄地靠近想分一杯羹。就在鳄鱼张开嘴想咬一口的时候,狮子们就开始驱赶鳄鱼。最终,鳄鱼败退到较深的安全水域,狮子在战斗中确定了其兽中之王的地位。“鳄鱼试图吃上一口,最终寡不敌众,所以放弃了。”一位目击者说,“决斗很精彩,虽然不经常发生冲突,双方都没有低估对手。”

 

澳大利亚东阿纳姆地原住民保留地,雍古族原住民猎手Roy Gaykamangu拖拽一条刚刚被自己射死的鳄鱼。 澳大利亚的原住民是地球上最长文化传统的保管者,是在4万年到6万年前从非洲和亚洲迁徙而来的,与土地的联系被深深的写入了他们的DNA。

当地时间2010年1月5日,美国佛罗里达州FPL核电站外水域聚集了大量的海牛,科学家称这是因为海牛喜欢工厂排放的温水。美国国家野生动物委员会的科学家们已经对海牛的行踪进行追踪。

当地时间2013年9月报道,美国加州,成群的海狮躺在码头上,有一些在码头上睡觉,还有一些则抱团取暖或是晒太阳,它们的神情慵懒,表情超级萌。这和谐的画面是由Michael Yang所拍摄的。

当地时间2013年11月21日,韩国丽水,水族馆的一只海豹惬意享受温泉,紧闭双眼的表情看似非常懂得温泉的妙处。

 

参见本博《一组与水有关的动物图片(续四十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08326-84934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8326-851587.html

上一篇:一组与水有关的动物图片(续四十五)
下一篇:一组与水有关的动物图片(续四十七)(长江江豚专辑2)
收藏 IP: 111.174.65.*| 热度|

2 李颖业 朱晓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09: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