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良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iaoliang

博文

南宋奔牛镇酒税官张侃咏奔牛(奔牛诗话之一百)

已有 1744 次阅读 2024-5-14 08:13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南宋张侃(约1206年前后在世),字直夫,本居扬州,后徙吴兴。曾监常州奔牛镇酒税,迁为上虞丞。有《张氏拙轩集》六卷,有四首诗咏奔牛。

1.jpg

【宋】张侃《岁晚》:水敛风生壑,云深雪满天。寒光怜袖薄,瑞色向梅妍。浅酌生春酒(犇牛酒名),闲赓馈岁篇。吹灯看家信,独步到窗前。

犇,同“奔”。清代谚云“不吃奔牛酒,枉在世上走。”看来宋代奔牛酒即已有名“生春酒”,且产量不低,朝廷派张侃来做酒税官。

奔牛有酒名“生春”!《诗经·豳风·七月》:“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北魏】贾思勰 《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冬酿十五日熟,春酿十日熟。”或可理解“春”是一种酿酒的方法,将秋日获取的稻米,经过一个冬天的酿制储藏,到春天才能取用,故而得名“春酿”“春酒”。“春酿正风流,梨花莫问愁。”(唐·赵嘏《春酿》)“安得此溪水,为我变春酿。”(南宋·陆游《玉山县南楼晚望》)“锦袍公子陈杯觞,拨醅百瓮春酒香。”(唐·温庭筠《醉歌》)“榨头春酒响潺潺,垆下黄翁寝正安。”(北宋·秦观《题务中壁》)

2.jpg

《发犇牛》:红添花满溪,绿带草穿石。佳致在目前,远近记经历。云疎雨渐收,篙长水倒激。平生一诗卷,未免写胸臆。记得坡翁言,在郡六百日。出处虽不同,我性聊自适。

坡翁:苏轼(号东坡居士)。苏东坡一生曾14次来到常州,并终老于此。又,苏东坡两仕杭州(先任杭州通判,后任杭州知州)作诗“我在钱塘六百日,山中暂来不暖席。”“在郡依前六百日,山中不记几回来。”

3.jpg

《金牛行》:君不见晋陵县北异事传,夜气将深才出没。古来至宝默有数,精英之藏蔵宁久郁。我闲试为访遗踪,惜许邦人忘岁月。不然上亦逼星躔,两无相合归芒芴。当时奋身万䇿湖,爱向东山穿香骨。岂知服猛尽奔驰,潜地而驰真异物。雨侵古藓满荒台,虚名空在何有哉。呜呼金牛计已竭,胡不牺尊陈帝阙。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五·常州府·奔牛镇:“府西三十里有奔牛堰,亦曰奔牛塘。……镇西五里又有奔牛台,亦曰金牛台,相传茅山尝出金牛,奔至此,因名。齐高帝与萧顺之尝登焉。” 晋陵:古县名,西晋置。元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克常州,改晋陵县为京临县,不久并京临县入永定县。至正二十二年,改永定县为武进县。奔牛镇属武进县。

4.jpg

《犇牛梅花开最晩,因读墨本坡翁和杨公济梅花诗信笔四绝句》:二年孤负观花眼,少见江南第一枝。细读坡公当日句,恍如玉立耿疎篱。  平生政坐花开早,不奈颠风一夜吹。缄锁芳英春意闹,转头青子已盈枝。  闸南闲地远连天,好种梅花作玉田。待得开时携酒去,旁人疑是饮中仙。  积谷山前数种梅,常年携杖走千回。而今寂寞金台下,独对停云把酒杯。

坡翁:苏东坡。苏轼有多首诗词咏及梅花。闸南:奔牛闸位于奔牛镇西,古为奔牛堰,逆水西行90公里,经丹阳达镇江。但因地势东倾,堰不足以蓄泄水位,故设奔牛闸。

5.jpg

《犇牛镇厅壁记》:右通直郎赐绯蔡君直,右迪功郎李君漳,以绍兴壬子辛巳监镇务。予莅职数月,见禅乡院题梁龙祠碑石有二君姓氏,因命工镵于石,以补壁记之逸。又见镇父老言,昔兼税,朝廷省并,是时财用裕而岁额定。视今名色多端,大有间矣。嘉定十四年十月望䢴城张某志。

张侃在奔牛镇做酒税官,看到禅乡院题梁龙祠碑石有绍兴壬子(1132年)奔牛镇税官蔡直、李漳之名,便于嘉定十四年(1221年)命人在官衙厅壁刻上蔡、李之名,以补厅壁之缺。又听镇上镇父老言,昔年朝廷税收有定额,如今税收增加名目。䢴城:《江南通志》“䢴沟城在甘泉县蜀冈上。左传杜预注云:吴将伐齐,自广陵城东筑䢴城,城下掘深沟,谓之䢴沟城。”广陵为扬州古称。张侃“本居扬州”。

此篇不是诗,但与奔牛有关。

奔牛镇位于常州西 30 里,别号金牛、金牛里,是武进重要古镇之一,汉朝时得名,距今已有2100余年历史,也是大运河上的古镇。我的少年时期即在奔牛度过。

至此我搜集并介绍古代咏奔牛诗134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8326-1433963.html

上一篇:拜浪江豚自折腰(古今诗词咏江豚续四百八十五)
下一篇:喜获新书《长江的微笑》
收藏 IP: 27.17.245.*| 热度|

7 郑永军 杨卫东 王安良 宁利中 杨正瓴 尤明庆 马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0: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