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7月13日,“尺素情怀:清华学人手札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展出。
我无缘前往观展,在网上看到部分展品,其中有“竺可桢·致童第周信 1973年”,惜无释文。我试释读如下——
第周同志:
近见科学出版社新出版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这书马君武和周建人均繙译过。但这次新版没有印索引,我认为是一个缺点。但更应受批评的是达尔文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动植物遗传、育种等方面搜集材料不遗余力,对于他的供献作了有力的证明。此书在此时出版应当作序言,大大加以宣扬。1958年《科学》月刊三五卷四期在纪念达尔文书出版百周(年)纪念时,潘吉星写了一篇“中国文化西渐及其对达尔文的影响”一文,叙述了达尔文物种由来等三本著作中有104处提到中国古代的供献。现出书中一字未提达尔文如何看重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生物学的供献。因繙译同志均是动物所同人,故敢表达愚见,以供参考。专此致以
敬礼
竺可桢 73年1月12日
潘吉星现在何处,如知道请惠知。 桢
附识:
1,竺可桢(1890-1974),字藕舫,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任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关注自然科学史研究,1954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中国自然科学史委员会,竺可桢任主任委员;1956年率团前往意大利佛罗伦萨出席第8届国际科学史大会。
1956年,竺可桢在国际科学史大会上
2,童第周(1902-1979),生物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1957年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长,1959年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1960年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兼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3,《物种起源》,科学出版社1972年8月第一版,达尔文著,谢蕴贞译,伍献文、陈世骧校。谢蕴贞,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伍献文,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世骧,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20世纪30年代,伍献文、陈世骧、谢蕴贞都曾在法国巴黎留学。
4,《物种起源》的第一个汉译本是马君武(晚清民初政治活动家、教育家,德国工学博士中国第一人)1920年译出,并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中文书名为《达尔文物种原始》。《物种起源》,周建人、叶笃庄、方宗熙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4至1956年以每年一分册共分三册印行。
5,潘吉星(1931-2020),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潘吉星考上大连工学院化学专业,毕业后被分配至北京化工学院担任助教。1958年,潘吉星被下放至北京郊区放羊,“陪伴我的就是窝头、咸菜、凉开水、油灯、一个老农民和50多只羊。”无书可读的他研究起了古书《齐民要术》,进而发现达尔文《物种起源》、《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三部著作中引证中国资料及其出处104处,一再强调中国古代对人工选择及变异理论的卓越贡献,潘吉星写成《中国文化的西渐及其对达尔文的影响——为纪念达尔文诞辰150周年及其<物种起源>发表100周年而作》一文,刊发于1959年第35卷4期《科学》杂志上。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