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昌鱼,属于脊索动物门文昌鱼纲文昌鱼目文昌鱼科,是无脊椎动物进化至脊椎动物的过渡类型。我国青岛、烟台、厦门、合浦沿海有分布。长约50 mm,无头,无脊椎,两端尖细,栖息于疏松沙质海底,常钻在沙内,仅露出前端,滤食硅藻及小型浮游生物。张鸿基,字仪祖,号研孙,吴县人,诸生,有《传砚堂诗录》,清同治七年刊本,内有咏文昌鱼一首。
【清】张鸿基《文昌鱼》:郡城文昌阁前有鱼,其细如筯。 一箸何堪下,怜渠只寸长。科名真骇俗,鱼亦号文昌。
郡城,福建漳州。关于文昌鱼名称的来历,一说唐代广东潮州一带鳄鱼成灾,韩愈奉命赴粤杀鳄,一条受伤鳄鱼逃到厦门,后来死亡而生蛆变为文昌鱼。一说明代末年郑成功率军来到厦门,士兵把吃剩的米饭倒到海里,遂漂浮起很多文昌鱼,于是捕而食之。一说文昌鱼是“文昌帝君”(古代民间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赐给他的信徒的礼物。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6-9 09: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