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良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iaoliang

博文

丁治棠《往留录》中关于江豚的记载

已有 2872 次阅读 2021-5-31 07:05 |个人分类:鲸类动物保护|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丁树诚(1837—1902),字治棠,号仕隐子,四川重庆府合州(今重庆市合川区)人。少承庭训,肆力于诗赋古文。十六岁为州生员。光绪二年(1876),受知于四川学政张之洞,以高材生调住成都尊经书院。后又受知于书院山长王闿运,擢院都讲。五年,中式举人。会试报罢,为王闿运留住尊经书院,与廖季平同任分教。七年,归合州,历主瑞山书院、合宗书院,造就人才颇众。十五年大挑二等,十七年授仪陇县学训导,行迹在仕隐之间。卒于任。归葬,门人私谥“文简”。其所著《初度入京记》、《往留录》、《晋省纪》诸游纪,文采斐然。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丁治棠纪行四种》,卷一,初度入京记;卷二,纪行杂诗;卷三,往留录;卷四,晋省纪。

《丁治棠<初度入京记>中关于江豚的记载》http://blog.sciencenet.cn/blog-708326-1273253.html 已介绍丁治棠光绪五年(1879)入京途中在湖北宜都和武昌金口两度遇到江豚的记载。

光绪十四年(1888年),丁治棠再次赴京参加会试,沿途逐日有记,成《往留录》。其中一处记载江豚。光绪十四年十二月二十日,自合州城启程。光绪十五年正月初八日,“日午烟消,见白羊市,为宜都、枝江分界所。离宿处只二十里许。过枝江县,三塔影笔插云表。晚晴大放,江波晒锦,河豚跳波,露黑团,不见首尾。”1.jpg

丁治棠在湖北枝江县的长江中看到河豚跃出,很快又没入水中,不见头尾,仅剩一团黑色背脊露出水面。此处“河豚”,即是江豚。丁治棠在《初度入京记》中写的是“豚鱼”,可见当时人们也用“河豚”“豚鱼”来称呼江豚。

2.jpg

【元】吴澄《易纂言》:仆幼时虽未远出,然闻人说河豚鱼、江豚鱼,已疑豚鱼只当作一字解。后见云间田畴《易解》作江豚鱼,犂然有当于愚心。长而泛大江,亲见所谓江豚鱼者,又闻舟人呼之为风信,于是确然从田畴之说。

吴澄(1249—1333),字幼清,晚字伯清,临川郡崇仁县(今江西省乐安县鳌溪镇咸口村)人。元朝大儒,杰出的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

阅读吴澄这段文字,可见古代人们对“江豚”一词,又有“豚鱼”“河豚”“河豚鱼”“江豚鱼”等称谓。

3.jpg

《双豚戏水》:朱袍山边的鄱阳湖水域水质非常好,珍贵的长江江豚在这自由的生活,并高兴地一起嬉戏玩耍。 “玉月125” 2017-02-26摄于都昌县朱袍山     转载自诠摄汇(中国摄影报唯一新媒体平台)

观此图,形象理解“河豚跳波,露黑团,不见首尾”。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8326-1288957.html

上一篇:空看跳跃波间豚(古今诗词咏江豚续一百九十五)
下一篇:2021年5月长江江豚美图集锦
收藏 IP: 171.113.143.*| 热度|

9 李宏翰 尤明庆 郑永军 姚卫建 杨正瓴 李学宽 马鸣 朱晓刚 张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4 06: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