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msel

博文

美国院士格雷克骗取、伪造文件案

已有 5522 次阅读 2012-2-26 08:31 |个人分类:全球变暖|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全球变暖, Gleick, 格雷克

  今天终于看到,中文网上新闻开始报导格雷克(Peter Gleick)丑闻(见网易:窃取怀疑气候变化组织内部邮件的科学家遭停职),我们现在可以采用中文习惯的译名把这个事件的经过叙述一下。

 

  一、格雷克是谁?

  这个人从两方面来说,中国的科研人员不应该陌生:

  1. 凡是涉及到水资源短缺和利用的研究,都离不开格雷克这个名字。感兴趣的可以在网上搜索“水资源”+“格雷克”;或者搜“瓶装水” + “格雷克”。

  2. 格雷克是2010年《科学》杂志255名美国院士公开信的起草者。当时“全球变暖”团体被“气候门”丑闻大伤元气,这封信是在给“全球变暖”研究辩护(我曾打过比方,就好比肖传国犯案蹲了监狱、马上有三十几名国外的“主流” 肖弧医生公开签名来为之辩护一样)。

  这封公开信翻译成中文的过程中,还有一段不小的插曲。方舟子(中文版本之一的翻译者)为了“Integrity”(诚信)要不要如他翻译成“完整性”,和别人打了几个星期的网架。有几人(包括方本人)还直接给格雷克发邮件,请他界定什么是“Integrity”

  注意,这里没有嘲笑方舟子等人盲目崇拜美国权威的意思。因为格雷克本人一贯高调维护“科研诚信”、本次犯案之前还担任AGU(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的“科学道德负责小组”的主席,他即使在美国也一直得到对手(至少在言辞上)的尊重。比如他曾经在美国参议院宣讲科研诚信(2007年,对环保运动不友好的布什政府时期),比如科学政策研究者Roger Pielke Jr.和他的争论(http://rogerpielkejr.blogspot.com/2011/04/peter-gleick-responds.html)。

  【说句题外话,变暖团体并不喜欢Pielke Jr:他虽然主张CO2的排放应该得到控制,但是反对激进的政治措施、反对气候研究人员的激进宣传甚至是作假。
  再说句题外话,上面的链接不知道国内是否能打开。很多气候争论的博客都是基于wordpress和blogspot,国内科研人员如果无法浏览,那是极大的损失。】

  二、事件起因

  这次格雷克造假事件的起点,也是在于对方把他看作一个可尊重的辩论对手:1月5日,格雷克在《福布斯》自己博客上面攻击气候争论的怀疑派(注意,《福布斯》是美国保守派杂志,倾向于怀疑派,但是同样有格雷克这种全球变暖宣传者的博客)。其后,怀疑派一方的James Taylor于1月12日进行了回击

  Taylor是哈兰学会(Heartland Institute)负责怀疑派出版物的编辑,哈兰学会是美国一个右翼智库,坚持的观点是自由资本主义、反对政府管制、反对福利制度,也一直站在环保运动的对立面。这里有一篇著名左派Naomi Klein批判哈兰学会的文章,可以作为参考,了解一下该学会的背景:《被政治光谱扭曲的气候问题》。

  【再说句题外话,Klein这样的左派反对核电站、反对转基因、反对大坝,她自己宣称的动机是为了反对全球化和大工业之下的生产关系,而不在于这些事情本身对健康和环境是否有直接的危害。不知道科学网的蒋高明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思想认识深度、张博庭会不会理解为什么环保左派反对低排放的水电。】

  格雷克和Taylor网上论战之后,哈兰学会的公关部门主任Jim Lakely于1月13日邀请格雷克参加该智库的年会,而格雷克则询问哈兰学会的资金来源。Lakely解释说,几年之前哈兰学会一直公布捐助者的名称,但是捐助者受到太多的骚扰,因此他们就不再公开了。而1月27日,格雷克最后拒绝了哈兰学会的邀请。哈兰学会现在已经公开了这部分往还邮件(在一些怀疑论者的博客上)。我们看到,至此双方台面上的言辞还是彬彬有礼的。

  三、格雷克如何骗取文件

  哈兰学会是私营机构,所以在美国不受信息公开法案(FOIA)的限制,也就是说,格雷克虽然想知道哈兰学会的捐助和支出,但是他并不能进行依照FOIA进行强制公开信息的申请。而受到政府资助的公立研究机构(比如英国的气候中心)则是FOIA针对的对象,所以英国气候中心主任Phil Jones屡次销毁原始数据来逃避FOIA法案,最后导致“气候门”丑闻爆发。

  格雷克既然不能强行得到这些信息,就采用了骗取(偷窃)的方法。哈兰学会公布了邮件经过,即网站“造假门(http://fakegate.org/)”。从这里可以看到,这些邮件的第一封是宣称某邮件地址也属于理事会成员,要求加入理事会的邮件组。哈兰学会的秘书很快照做了,于是发信者继续骗取了哈兰学会的一些文件,包括捐助者名单以及资金支出。这两份文件直接或者间接地到了格雷克手里。

  格雷克把文件搞到手了,但是这些文件除了能提供一些骚扰名单之外,并没有什么杀伤力。哈兰学会每年没有得到太多的资助,而且所谓“石油公司资助哈兰学会攻击气候科学”根本连影子都没有。哈兰学会一年的经费只有六百五十万美元,而绿色和平、塞拉俱乐部(Serra Club)这样的全球变暖宣传组织一年的经费则有三亿和一亿美元(可笑的是,倒是有若干石油公司给这些环保非政府组织以大笔资助)。哈兰学会对一些“全球变暖”怀疑人士的资助(比如澳大利亚的Bob Carter)也极为有限,以至于文件公开之后,澳大利亚报纸刊登了这样一幅漫画:

(图中澳大利亚女总理——澳大利亚碳税政策的施行者——吉拉德对澳大利亚全球变暖活动分子Tim Flannery说:“Tim,我很遗憾这么跟你谈。我倒不是那么气愤于你的“水缺乏”错得这么离谱、我们现在居然泡在这东西里面了。也不在于过去15年CO2排放增加、可气温没有统计意义上的增加——你知道了会做何感想。

“不!我想知道为什么我付给你的钱比Bob Carter得到的钱多10倍、可他仍然赢了这个争论!”)

  四、格雷克涉嫌另外伪造了一份文件

  因为偷来的文件没有杀伤力,所以另外一份伪造的文件就出来了,和上述捐赠和预算文件一起公布于一些“全球变暖”活动分子的网站上,比如加拿大的DeSmogBlog(2月14日)。这份文件宣称是哈兰学会的“2012年气候策略”,要资助反全球变暖运动的机构和个人,还要进军中小学教育(这让人联想起一些宗教分子在美国中小学教育中反对进化论的行动)。像我原来介绍过的,这就像国内流行的“中情局十诫”的翻版。而DeSmogBlog声称,这份“气候策略”文件是由打印版本扫描得到的。

  文件登出之后,哈兰学会立刻进行澄清,说那份文件是伪造的,并声称要诉诸法律。而变暖一方则趁机浑水摸鱼,包括“气候门”丑闻当事人Ray Bradley等人则把这个事件等同于“气候门”,来给自己辩解(实际上,如果说这个“格雷克门”和“气候门”有相似之处的话,那就是两次事件都是“全球变暖”分子在造假)。

  五、格雷克造假败露并招认

  其后事情的发展更有戏剧性。那些真的和假的文件2月13日公布在网站上,立即有人对文件进行分析,包括文件版本信息文本特点,发现那个所谓“气候策略”文件固然不是哈兰学会的电子版,但它也不是扫描得到的,而是软件生成的。加上文件版本的时区是格雷克所在的北美太平洋时区、而不是哈兰学会所在的北美中部时区,所有的矛头立刻指向格雷克。

  格雷克于2月20日在他的Huffington Post(美国一个左翼网站)博客承认他窃取了文件,随后辞去了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科学诚信负责小组”主席的职务。之后,一些倾向于全球变暖运动的报刊(纽约时报、卫报)也报导或谴责了格雷克的这种欺骗行为。2月24日,格雷克提出从他创办的“太平洋研究所”短暂离职。

  目前不知道此事是否会进入法律程序。

  六、格雷克的中国教训

  格雷克和中国人员的交往,最著名的一次(如果不是唯一的一次)就是方舟子等人去邮件询问Integrity的翻译。如前所述,这是一次面对(未倒塌的)权威的正常请教。不过现在来看不无警示作用,对美国科学院及其院士、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科学》、《自然》之类迷信不得,一旦涉及到全球变暖议题,这些组织和个人立刻智商降低,不要说已经不适合讨论科学,连假造照片、假造文件这样的昏招都会出来。美国科学院并不是完美的圣殿,美国院士也不是圣人;与中国院士比起来,无非是他们权力没那么大,“学术压制”效果有限,只好靠造假抹黑来打击对手。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格雷克有眼不识泰山,没去多了解当初躬身请教的中国打假斗士,否则何至于使出文件造假的昏招?当初于建嵘就是声称骂文不是自己写的,结果被对方翻出word文件版本信息,而出了个“敢做不敢当”的大丑。结果格雷克却重犯这个错误。我原来说过,“方舟子对中国学术界打假所涉及到的热点元素在气候争论当中都不乏其例”,这里又添了一个例子。从这个角度看,格雷克事件的最大教训是,国际气候学界应该仔细研究方舟子对中国学术界的打假案例,以避免出现更多的中国水平的国际错误。


附:下面是当时方舟子提到的“破坏integrity of science的行为”,是从 格雷克 2007年对美国参议院的演讲里面摘来的。两季“气候门”丑闻之后,让人感觉格雷克当初这些话用来描述变暖一方绝对恰如其分。

送交者: 方舟子 于 2010-05-10 10:54:36:


回答: 这封信的背景就是有些舆论把气候学家们的失误归咎于他们有MISCONDUCT, 由 BigMac 于 2010-05-10 10:51:42:

Scientific Misconduct不是其反对的重点。
Appeal to Emotion         (诉诸情感)【由转载者翻译,下同】
Personal (“Ad Hominem”) Attacks  (人身攻击)
Mischaracterizations of an Argument (歪曲争论)
Inappropriate Generalization    (不恰当的泛化)
Misuse of Facts          (误用事实)
Misuse of Uncertainty        (误用不确定性) 
False Authority           (虚假署名) 
Hidden Value Judgments       (隐藏价值判断) 
Scientific Misconduct        (学术不端) 
Science Policy Misconduct     (科学政策不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036-541431.html

上一篇:全球变暖100图:13.气候模型的预测为什么一直不灵?
下一篇:麻省理工学院Lindzen教授2月22日在英国下议院“气候法案”听证会
收藏 IP: 97.93.123.*| 热度|

7 周少祥 孙学军 李学宽 许浚远 曹聪 贾绍凤 赵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9 19: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