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shuijiaxi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shuijiaxiang

博文

书乡

已有 2774 次阅读 2013-2-16 21:36 |个人分类:读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读书

 

书乡

还记得零八年初入图书馆时,在一楼读者园地里看见一个名叫徐萌萌写的《快乐》这篇文章所带给我的触动,个中感受真是于我心有戚戚焉。更为有趣的是,在一个秋高气爽,云淡风轻的时节,两个陌生人因一篇文章而拉近了心灵的距离,不知道是那篇文章一直在翘首等待我的到来,还是我的心里早已存在那么一篇文章?读书的乐趣尽在于此,不足为外人道也。

最早在我心中埋下读书种子的是我的初中语文老师,他给我们念文章时的音容笑貌至今还清晰如昨日。我记得其中有一节文章是路遥的《在困难的日子里》里面主人公马建强烧土豆吃的情景,主人公坚韧不拔的精神,同学间纯洁高尚的友谊感动了我好久。

进入大学后,在阳光的雨露中,在春风细雨的浇灌下,这颗种子终于按捺不住,破土而出,开始蓬勃生长了。

清晨,当大自然抖去睡意,树林中弥漫着甜美的静谧,我手捧《诗经》,在一首首质朴真切的歌声中感受着先人们的悲欢离合。“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他们欢乐时我也欢乐,他们忧伤时我也忧伤。这是一场精神上的洗礼,也是情感上的返璞归真,更是心灵寻找归宿的必经之路。

沿着诗经一路漫游,奇花异草令人目不暇接。很喜欢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间乐府,像《华山畿》,《上邪》,《有所思》等,读罢令人肝肠寸断。这些乐府诗同《诗经》一样,情真意切,发自肺腑,无半点矫揉造作,因此常常能催人涕下!正如尼采所说,一切作品中,我只爱以自己的心血写成者。而用心血写成的东西,是得用心去体会的。

最敬佩的大师是陈寅恪,他提出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是我不断追求的人格支撑。王国维自沉后,他在为王国维撰写碑文时写到,“先生之著作,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实际上,这也是他自己的精神和人格写照。更为可贵的是,他身体力行地践行着自己的思想和精神。陆键东曾说,陈寅恪为后世的中国学人提供了一种在文化苦恋及极浓的忧患意识煎熬下生命常青的典范。

其他的一些作家作品中,我喜欢朱自清的淡美,史铁生的透彻清明,三毛的真挚淳朴,罗素的严谨,海明威的刚强果敢,马克吐温的诙谐睿智,泰戈尔的清新自然等。他们的文章有的意味隽永,如搁置多年的香茗,需慢慢品味;有的发人深省,在你困惑时如灯塔为你指路;有的看似平淡寻常,却让你在耳濡目染中领略智慧,正如于丹在《论语》心得中所说,这个世界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

西川在一首诗中写道,我打开一本书,一个灵魂就苏醒。阅读的过程就是与作者进行灵魂交流的过程,并在交流中净化自己的心灵,升华自己的品质。

亲爱的朋友,当你沉醉于书海时,千万别忘了生活本身就是一本无字书,你是读者,也是作者。带着爱和感恩之心去阅读这本书,你将成为幸福的读者,更是幸福的作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7786-662371.html

上一篇:考研心得——你是否已走得太远,却忘了为什么而出发?
下一篇:一封送往天堂的信
收藏 IP: 117.130.23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8: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