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shuijiaxi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shuijiaxiang

博文

在书籍中成长 精选

已有 3897 次阅读 2014-6-18 21:23 |个人分类:散文|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在书籍中成长

记得初中时,教语文兼历史的刘老师常在课上诵读一些他属意的文章,读完后在黑板上写下几个问题叫我们回答。那时我们身边的课外书很少,因此那些日子就成为全班最为幸福的“听书”时光了。刘老师身材高瘦,戴一副金丝镶边眼镜,平常穿件深灰色呢子大衣,不苟言笑,眉宇间俨然一股威严之气。然而,当他读着文章时却是那么声情并茂,和蔼可亲。其中有两篇文章中的情景至今我仍记忆犹新,一是《旅人的心》中父亲在又冷又黑的深夜里离家远行的情景,另一篇当时未记下题目,但清晰地记得有一个在秋日余辉下的野地里烧土豆的情景。后来不期读到路遥《在困难的日子里》,才知那是主人公在艰难求学岁月里以土豆果腹的一幕,思之泪流。世事无常,令人绝难意料的是,刘老师竟在我们初二时溘然长逝。他在一个个孩子心中撒下一颗颗读书的种子,却还未等到它们萌芽长大就离开了。时耶,命耶?此后,每当捧起一本书,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就会从一行行文字中滑落出来,合上书,我自言自语道,“老师,您看,学生也来到您当年驻足的地方了。”

种子在积蓄力量,终于在某个清晨,它破土而出,迎向阳光,此后它越来越清楚自己成长的方向。我在刘老师指引的道路上上下求索。

路遥理所当然地成为我第一个人生导师,也是知己。林语堂曾说,“我认为一个人发现他最爱好的作家,乃是他的知识发展上最重要的事情。世间确有一些人的心灵是类似的,一个人必须在古今的作家中,寻找一个心灵和他相似的作家,他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读书的真益处。”我很幸运。这个从陕北黄土高原上一个贫困农村家庭走出来的作家,笔下的文字竟有千斤重量,透着黄土高原那块古老土地特有的悲凉,却涌动着振耳发聩的激昂。字里行间的历史沧桑,任其在心中来回激荡。她燃起你对生命的激情,让你永远都“不丧失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感觉”。经由一篇文字,爱上一个作家;经由这个作家,爱上一片土地;经由这片土地,体悟土地背后蕴藏的厚重文化;经由这种文化,更深刻的爱上这些文字。路遥给我以生命的启悟与升华。

西川说,“我打开一本书,一个灵魂就苏醒。”当你反复咀嚼那些你欣赏喜爱的文字时,它们就不知不觉融入你的灵魂。当你整天与书籍耳鬓厮磨时,书籍便成为你的情人。从此,你的一举手、一投足无不映上她们的影子。

刘老师给我以读书的种子,路遥的文字给予这颗种子以雨露阳光,助其破土而出茁壮成长,而给予其日月精华的当属屈子了。

屈原的文字让我领略到至真、至善、至美。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心中所触、所发、所思、所想,无一不是真性情的流露,此为至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悲悯苍生,正如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此为至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其声悠扬婉转,如珠落玉盘,字字敲打人心,此为至美。而唯有至情至性之人,保有赤子之心之人,心忧天下之人,才能写出如此千回百转、浩然荡气的诗篇!

徜徉于这些诗篇中,我渐渐证悟到了读书的真谛——情意相通。文字如红娘,将你和作者系到一起,而能否成就一对神仙眷侣,就看你们性情远近与情意是否相通了。文字承载的是情感,寻求的是理解,你需要穿过文字,直面作者的内心。当你体会到文字背后作者此时此刻的心境时,一扇窗打开了,如如不动,一切都是那样寂静美好。你置身山林,看红叶满阶,洞然体证到“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妙境。此时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只不过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了。读书的最大乐趣尽在于此。

不知不觉中,最初那颗种子如今已长成一棵小树,同我一般高了。我希望待她开花结果时,也能播撒出爱的种子。那时,我会轻偎树旁,遥想那令人心驰神往的“听书“时光,再拄一枝杖,缓缓行向远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7786-804513.html

上一篇:吹响生命之歌
下一篇:当时只道是寻常
收藏 IP: 219.143.13.*| 热度|

13 武夷山 李宁 陈敬朴 王健玲 刘伟 高典 何士刚 曹建军 鲍海飞 梁进 张忆文 余昕 LongLee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8 19: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