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两天一个不太熟悉的词突然变成了热词,这就是 “万邦来朝”。昨天便看见许多媒体和网站都转载了环球时报的一篇文章,而且用的标题多为《环球时报:万邦来朝的滑稽比喻是黑中国》,第一句话便是:“如今每逢在中国举行大型国际盛会,就会有西方媒体把它比喻成历史上朝贡者向中央王国的汇集。有些中文写手也拾人牙慧,于是“万邦来朝”这一夸张说法在北京APEC期间又出现了”。 当时并未在意,以为是国外的什么媒体用了这个词,国内媒体也跟着用这个词,这种情况太多了,国内的媒体有许多都是这种人云亦云的货色。而作为目光犀利政治敏感的环球时报,站出来棒喝一声:你们这些傻蛋,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这很好啊。当然,环球时报用的语言比偶这个可文雅多了:“一些老外这样热心抬中国的轿子,边忽悠我们,边给我们上眼药,我们不可举起他们编造的概念,真往自己的车舆甚至脑门上贴。”它还用了一个比喻:“把今天的北京比喻成“万邦来朝”地,是件很滑稽的事。它就像要把一条长辫子重新戴到中国男人的头上”。
好玩的是,今天看新闻,却看到人民网的一条新闻:《人民日报:APEC设宴水立方 让人有“万邦来朝”感觉》, 恍然发现,用了那个黑中国的滑稽比喻的竟然是人民日报。而前一天环球时报刚批了有人乱用这个词,第二天人民日报偏偏就用了这个词,还醒目地放在标题上,这就很有点对着干的味道了,这激起了偶探究一下“万邦来朝”这个词的好奇心。
于是先用了最偷懒的办法,去百度查,谁想被人认为差不多与百科全书差不多的百度百科上竟没有这个词的解释和说明,再去查百度词典,也没有。看来这个词不是个常用词,当然这个几乎可以肯定,在此之前,偶也不太知道这个词,大概写文章之类的是不会去用这个词的,不过这个词比较好理解,看到了大致可以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只是中国的词往往有些派生的意思,隐喻的意思,便如这个词若不是环球时报解释了一下,恐怕我也没往那么复杂的地方想。所以偶开始发挥自己专业检索的特长,先后检索了多种电子字典和词典,包括电子版新华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居然都没有查到这个词。不死心,又查了印刷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也没有。于是,不指望在工具书中找到现成的词语解释了,转而去查文献中使用这个词的情况。结果找到12种图书名或章节名中用到该词的情况,一本用在书名上,是李云泉著《万邦来朝 朝贡制度史论》,其他是在图书章节名中用到该词,如:从万邦来朝到互派使节:清廷派出驻外公使、 万邦来朝——盛唐博采广纳的宏大气魄、 万邦来朝之交往片断、 颂友谊万邦来朝、 万邦来朝,李世民成了天可汗、 体味“万邦来朝”的盛景, 等等,另有二十多篇期刊文献在摘要中用到这个词,其中发表在 “文史参考” 2011年第3期上的一篇《难于逾越的“天朝上国”思想堡垒》的文章,基本上所持立场与环球时报是一致的,但大多数图书或期刊上使用这个词还是把它作为一个描述性的中性词在用的。
不过,在查资料的过程中发现, “万邦来朝” 这个词其实是从 “万国来朝” 而来,“万国来朝” 是可以从一些字典词典里查到的,大致的解释是:“万:概数,多;朝:朝贡,朝拜。很多国家来朝拜”。 对这个词的出处,大多数词典都用了施耐庵《水浒传》第82回:“太平年万国来朝,雍熙世八仙庆寿。” 但其实该词最早的出处应该是《隋书·音乐志》:“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 说实在的,无论是 “万邦来朝” 还是 “万国来朝”, 仅从字面上看,应该是一个描述性的词,描述一个许多国家前来朝贡的场景,当然有那么点高高在上,得意洋洋的味道。
回头再看两大媒体在这个词上针尖对麦芒的较量,倒是比较可笑滴,感觉很有点无事生非的味道。环球时报说万邦来朝的比喻是黑中国,偶的感觉是有点敏感过度了。特别是它所说的“这样说中国的外国人,恐怕没一个是出于对中国的景仰。跟着这样说的中国人,把它当怪话说的也要多于为此而陶醉的”, 这应该没什么依据,完全是出于自己的想象。便如偶这样的人,原来只把这个词看做一个描述性的词,用这个词的人竟都别有用心?即便的确有人别有用心,但也许大多数人并没有感觉到,反而是被人这么一点,或许倒是越咂巴越不是滋味了。而人民日报就更有点挑衅的味道,即便写一篇为这个词正名或辨义的文章也比把这个词醒目地放在标题上好。
要说中文的复杂其实就在它往往要根据语境来判断一个词究竟是褒还是贬。比如,有人说“这个人真是个好人啊!” 这么一句纯褒义的话, 某种语境下也可能是在说“这个人其实不是个好人啊!”但你不能把特定语境下的意义看成便是这句话的本意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8: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