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zh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dzhao

博文

MOOC这样的网上大学在中国会如何发展?

已有 6559 次阅读 2013-12-30 14:34 |个人分类:其他|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自2011年斯坦福大学首次推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简称MOOC)以来,这种依托互联网的课程已遍地开花,吸引了数百万用户。我们国家跟得还是比较紧的,今年5月21日,清华大学与美国在线教育平台edX同时宣布,清华大学正式加盟edX,成为edX的首批亚洲高校成员之一。7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签约“MOOC”平台Coursera,9月,北大也与Coursera签署合作协议。所以,MOOC好像也成为高校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前几天开图书馆方面的会,也听到了关于图书馆如何为MOOC这种新的教学形式提供服务这样的议题,据说我们馆在做规划的时候也在考虑相关的内容。不过,对于“MOOC”在我们国家最后会成为什么样的形态我还是抱观望态度。学校课堂教育尚问题多多的情况下,这种网上教育如何保证质量?课程上线后如果作业、讨论、考试这些环节不投入精力,课程便与其他的网络公开课没什么不同,最后导致没有人选修,如果选修的人很多,教师对付一门课也会很累,靠什么去鼓励教师开“MOOC”课程呢?印象中科网的罗昭锋博主介绍过中科大开设的《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网络公开课,虽然该课程没放在专门的“MOOC”平台,但基本形态应该是属于“MOOC”这种课程的。

     今天看到一篇介绍“MOOC”课程在欧洲的发展情况的文章,感觉我们现在其实更多的仅在于紧跟“MOOC”的形式,而对于真正让这样的课程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实在还很遥远,而且有诸多问题。正如夜大、电大、自学考试这样的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定位的尴尬一样,连正式的高校都要分出三六九等,在不同学校所学的同样课程被认为其实是完全不同的,那“MOOC”课程如何让人相信选课的人真的学习了而且掌握了该课程呢?而欧洲、美国等国家却已经在考虑让“MOOC”课程的学分成为学历教育的一个部分了,只是不知道这是否会对学校教育形成一种冲击呢?

     

   如果说大规模开放在线课堂(Mooc)发展的开篇是在美国书写的,那么它们的下一个重大进展很可能会发生在欧洲。 Iversity的联合创始人及首席学术官汉内斯•克洛珀(Hannes Klöpper)就是这样认为的。Iversity是一个位于柏林的Mooc平台,成立于2013年10月。克洛珀认为,欧洲学分转换与积累体系(ECTS)提供了一个彻底改变Mooc(免费的独立课程)的机会,它将使Mooc从学术界的新奇玩意转变为正经八百的学历。

ECTS是一套标准,用来比较欧洲各地高等院校学生的学识及成绩。在该体系下,学生可在已批准《里斯本认可公约》(Lisbon Recognition Convention)的53国中的任何一国,将已修学分转换成该国相应的同等学历。克洛珀说,ECTS为学分互认提供了法律依据,一旦欧洲大学开始向学生在Mooc中完成的学业授予学分,这些学分就能在欧洲各国得到承认。

他说,这一点将欧洲与美国区别开来。由于美国在国家层面上不存在学分转换机制,因此学生必须向大学录取委员会证明自己的学分符合要求。“ECTS将证明课程学分不合要求的举证责任转嫁给各个大学。”克洛珀说,“在默认情况下,大学必须承认学生从其他认证机构修得的学分;如果拒绝承认,必须给出正当理由。”他接着说,此外,大学不得要求学生重考相关课程、然后才承认他们在这些课程上的学分。“激励结构和法律框架对我们有利。”欧洲大学协会(EUA)高等教育政策部门负责人迈克尔•格贝尔(Michael Gaebel)说,不存在任何法律上的障碍阻止Mooc在欧洲学分市场上立足。“问题在于,如果大学开始承认这些学分,那么是基于何种条件(来承认)。”

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局(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评审主任斯蒂芬•杰克逊(Stephen Jackson)说,最重要的是可信度。“只有证明学习成果是实实在在的,才应被授予学分。”如何确保Mooc学习经历和学生成绩的质量,仍是人们目前关心的一大问题。杰克逊说:“现阶段,(完成Mooc课程的)证书并不明确标出学识达到了哪一水平。”

全文见: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4156?full=y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474-754184.html

上一篇:科网7周年赛歌预热
下一篇:又一个大学排行榜:浙大掉到第六
收藏 IP: 183.157.160.*| 热度|

30 许培扬 刘洋 李宇斌 王锟 刘立 杨正瓴 燕文韬 李学宽 周华 张忆文 徐传胜 刘淼 曹聪 张骥 郑小康 闫钟峰 周春雷 武夷山 李本先 赵序茅 JIANHUN cgl400 HANGQING zzjtcm zyp321 yuweihong bingqc xyxy220 jianhuiy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9: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