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zh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dzhao

博文

看素质教育是如何逐渐变形的? 精选

已有 7424 次阅读 2013-11-22 10:30 |个人分类:教与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其实究竟什么是素质教育我还真没法用特别简单明确的文字来描述,但一个比较确定的概念是,素质教育应该是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教育。没想到以提倡素质教育为目的事情最后却仍然落实到应试教育的套路上去了,而这样的事情似乎并不是个别的,这不知道是什么地方出的问题呢?

      根据不久前下发的一个通知,11月27日,杭州市教育局要对杭州市的中小学进行音乐、美术科目的抽测,每个区抽测三所小学、两所初中。抽测的对象是小学六年级、初三。于是,这段时间,杭州市的六年级和初三学生可忙了,回家作业有了音乐、美术。本周起,一些小学还给六年级学生发了音乐试卷,要求每天回家花半小时完成,第二天老师打分。如此一来,孩子们每晚不仅要完成语文、数学等科目的回家作业,还得做音乐、美术回家作业,孩子们的负担好重!

      据浙江省教育厅体卫艺处相关负责人说,中小学音乐、美术抽测是从去年开始的,主要是为了让全省中小学重视孩子艺术素养的培养。我检索了一下相关信息,果然有去年抽测的相关介绍。去年的考试题目是由教育厅美术与音乐专家组老师拟定,在开考前保密工作一直做得很好。测试的内容,都在国家教育部教学计划要求内,是教材里最基本的内容,也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掌握的最基本要求。不过看到介绍的测试题其实并不那么容易,比如,现场学生们听了首《小白菜》,考试老师要求回答,这首曲子的旋律进行特点是什么,有3个选项,A是上行,B是下行,C是平行。看了这题,我发现自己好像也不会啊!

      当然,搞这样的检查初衷还是好的,据介绍,相关部门认为,享受艺术教育是中小学生的一个权力,语文数学外语要学,体育锻炼要有,艺术教育也在学生的受教育权里,但个别地方和学校,对艺术教育有放松的迹象,教学方案实施得不够。通过监测的手段,希望让大家对艺术培养关注一点,关心一点,让学校开足国家要求的艺术课程,让学生不要老是坐在教室里做题,在学习之外可以听听音乐,画个画。

        问题是,去年的检查有点类似突击检查,今年却是提前发了通知,于是,可能被抽测的学校都行动起来,正像有的美术和音乐老师所的:“抽测就在眼前,我们能不急吗?”  “减负之后,音乐、美术课本都是循环使用的,而且同年级学生用同一套,不带回家的。为了抽测,我们只能把相关知识整理好,打印成资料发给孩子们。学校怕抽测被抽到,所以都不敢掉以轻心。” 按照了解到的抽测试卷的套路,老师让学生做的也是这样的题:“指定曲目播放两遍,分别在三个乐器中选择每一个段落的主奏乐器是什么。第一题,第一段是古筝?琵琶还是柳琴?第二段是小提琴还是中提琴或大提琴?第三段是单簧管还是萨克斯管或双簧管?”  “给出一幅画,要求说出作者、派系、作品名称”等等。

       这样的题,一看便还是考试的套路,大量需要死记硬背的内容,许多题要通过做题的训练掌握答题技巧,这种题做多了,恐怕孩子们不仅没增长多少艺术修养,反倒把他们对艺术的热爱或兴趣也全都弄没了,所谓“倒了胃口”,效果适得其反!看看学校的反映,并没有因为有了抽查而加强相关课程的教育,却是给学生增加了做题的压力,究竟是提高了素质呢还是提高了应试技巧呢?

       想想真的奇怪,为什么一些挺好的事情弄到最后与当初的设想完全不一样了呢?管理部门除了评估、抽查、考试以外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鼓励学校开展素质教育?没有这样的抽查学校真的会把美术、音乐这些课程偷工减料吗?抽查让这些课程更加强了吗?让学生学到了更多吗?

       我们究竟还有多少以素质教育为名搞的应试训练呢?我的印象中,一些体育科目由于是中考的测试科目便有了专门应付考试的训练,一些乐器因为有了考级也变成了应试训练,奥数、外语之类的,因为成了进入名校的敲门砖就更别提是为了提高素质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474-743675.html

上一篇:提高中国期刊的质量:一招搞定!
下一篇:雾霾天中秋游
收藏 IP: 183.157.160.*| 热度|

55 陈楷翰 刘洋 曹裕波 张骥 赵斌 李健 曹聪 鲍海飞 强涛 王春艳 张永祥 陈永金 吴桂生 武夷山 徐传胜 朱艳芳 孙平 赵序茅 王修慧 戴德昌 张能立 李伟钢 罗帆 郑小康 张忆文 李学宽 李天成 王振 燕文韬 余志伟 刘全慧 张焱 陈小润 魏东平 李宇斌 曹俊兴 jianhuiy biofans cgl400 tywtyw wangqinling zywsy2010 xqhuang bingqc aniuaniu lbjman wgq3867 zyp321 yuweihong xyxy220 zy00chen qiuyuwang lrx yjh400 wyhzj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