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阵看到有报道,一高校通过“恋爱登记制”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监护引起热议,当时没好好看这个新闻,不过心里说,那些要当学生“爱情保镖”的老师们可肿么办?今天偶然看到该详细报道,原来此制度全称应为“恋爱实名登记制”。据报道,该院大一到大四所有恋爱的学生实行自愿登记,对于没有登记的学生,通过辅导员平时观察,对确定恋爱关系或有恋爱苗头的学生,进行补充登记。经过一周时间统计调查,该学院共整理出一份1300余人的恋爱登记表,其中有493人是自愿登记。恋爱登记表包括恋爱学生姓名、性别、联系方式、恋爱时长、对象基本情况(是同校还是外校,职业及所在地)、最近双方是否存在矛盾等。学院分配了80名老师负责他们的恋爱事宜,平均一名老师负责8对情侣。
这个制度如何评价俺不想多说,说它关爱学生也好,说它侵犯隐私也好,站在不同的立场自然会说不同的话,俺关心的是,实名登记后真的给恋爱增加了保险系数吗?爱情保镖真的能呵护爱情的健康成长吗?那80名老师有能力为学生的爱情保驾护航吗?
想起了当年自己当班主任的那些年,在面对恋爱的学生时的那种左右为难无所适从,也许在更加开放的今天有些情况已经改变,但一些困惑俺相信仍存在。那时,图情专业因学生少,学校并不配辅导员,所以班主任其实是集辅导员和班主任于一身的。当年学生的恋爱问题是一个比较模糊和暧昧的问题,好像学校采取的政策是不提倡,也不禁止,并不给明确的意见,该如何处理其实就是由老师看着办,只要不出什么问题便OK。于是对学生的恋爱,有的老师比较多事,知道了会找学生谈话之类的,有的老师却完全放任。学生则一般采取的对策是,在老师面前不说、不承认,但同学之间其实并不相瞒。所以通过各种途径我对大多数同学是否恋爱的情况是知道的,但一直纠结于到底该不该在适当的场合与他们聊一聊这个事情,又如何与他们聊这个事情。当年自己其实并没比那些学生大几岁,可笑的是自己还没有恋爱,如何有资格与这些学生聊恋爱的话题?所以便在这样的纠结中送走了好几届学生,采取的办法是不直接谈恋爱的问题,但以别的由头,比如晚上很晚才回宿舍被关在门外了,影响学习成绩挂科了等等,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便与学生谈谈,旁敲侧击的提示别因为恋爱误了正事。好在那么多学生倒没出过什么事故。
有一件事情俺一直难以忘怀,直到今天想起来仍感觉自己无法对它作出评价。当年俺班上的女生都挺漂亮,在工科学校里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所以大多数女生应该都有男生追。有一个女生毕业时告诉我已与一男生确立了关系,然那男生是成都的,便要求毕业后能分配去四川。我们专业那时招的都是委培生,学生进校的时候便定了毕业后去的单位,都是浙江的,当然有几个机动的名额。男生家里表示只要学校肯放,成都的单位他们可以负责解决。女生的家长当然舍不得女儿去四川,但女生自己却非常坚决,一定要为了爱情追随男友而去,到了与家里闹翻的地步。于是,那女生的家长便找到我们几个老师,希望能以委培定向的名义断了女儿去四川的念头。女生也来找我谈,表明自己的决心,并说即使分配了单位也会以调动的形式去成都,学校这么做只能徒增她去四川的困难,却动摇不了她的决心云云。这个事情让我非常为难,因为作为委培生的形式的确可以把这个女生在毕业分配的时候留在浙江,但作为机动名额的情况放到四川以应届生分配也可以,这比以后按工作调动过去要容易得多,找单位的余地也大。当年自己年轻,从内心是支持这个学生为了爱情所作的选择的,但家长的心情当然是能理解的,何况两个算得自己父母辈的人在你面前絮絮叨叨的述说,也实在不忍反对。在反复与学生沟通确定她坚持的决心后,最后我们是给学生到成都去提供了方便,当然其中还有一个原因是如果明知道这个学生到了一个单位也不会安心而是坚决要调走的,又能把她放到哪个单位去呢?多少年过去了,现在我自己的女儿也大了,回想这件事情,便经常会怀疑当年自己是否做错了。因为如今自己更多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也知道当初那女生一定有许多想法其实很不成熟,如果分配的时候没去四川,也许她最后也未必便会调动去那里,那她的人生可能是另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了。
所以说,恋爱这件事,即便作为老师又有几分自信可以说能为学生把关、护航甚至当保镖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2: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