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淘气的小子是好的,淘气的闺女是巧的

已有 4459 次阅读 2016-7-2 08:58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老百姓流传过这样一句话:淘气的小子是好的,淘气的闺女是巧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这样的说法有根据吗?这都不知道。现实中真的是这样吗?也不好说。什么叫淘气?是那种跟患了多动症,一刻也不能安生的孩子才是淘气吗?民间还有蔫儿淘一说。不是那么大张旗鼓地淘气,而是蔫不出溜地悄悄淘气。这样的淘气算淘气吗?看来,这样的俗话是不是有依据,现在都无法确定。

男孩淘气,似乎正大光明。我有个小学同学,是我转学后才和他同学的。一进学校,就听说他特别淘气,淘得都没边了。可是到底怎么个淘法,我没看到。只是听说,他放学后,也不着家,总在外边玩,天不黑不回家。玩什么?上树掏鸟蛋。还干过别的什么吗?没听说。但他的学习不是太好,成绩属于后面几位的。他老爹是个医生,对此子管教严厉,但似乎没有什么用处。老爹的做法就一个字“揍”揍也没用。打急了就往外跑,一宿一宿不回来。北京俗称“刷夜”。一跑出去不回来,老爹老妈还得在外面找。有时候能找到,有时候也找不到。至于当他回家后是不是再挨一顿揍,就不知道了。一般地说,不太会再挨打了。至少当妈的舍不得再打。所以孩子也知道了外出刷夜的好处。逼急了,就出去刷夜,回来后还有好吃好喝,所以这也成了惯用的伎俩。

等到六年级,这孩子消停多了。学习成绩固然没有上涨得那么快,至少在课堂上不捣蛋了。所以临小学毕业前,终于加入了少先队。从那以后,似乎真的一改以往,完全变了个人。似乎不太爱说话了,出格的事一个也不做了。在家里也总帮着母亲做家务。包饺子时,他擀皮儿,他妹妹包,兄妹俩就把全家吃饺子的活儿给包了。当父母的自然踏实多了。

文革期间,他从不参加什么这派那派的烂事,一门心思学木匠活,学会了打家具。家里好多家具都是他做的。而且,他特别反对文革初期打人武斗。一看到街上有人打人,他立刻出面制止。这样的事在那个年代确实难得。

只是后来不幸,他不慎煤气中毒,留下了后遗症。后来病情越来越重,住过院治疗也没有明显效果。再过几年,听他母亲说,他已经去世了。去世时不过五十来岁。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完全无话可说。

这样的孩子算不算淘气的小子是好的呢?他后来确实很不错。可是为什么会这样。我没问过他,他也从来不说。这成了一个悬案,至少对我来说。

还有个女孩,小时候也是淘气淘得没了边。上树、上房对她都是常事。更要命的,在学校里一天要跟人打好几顿架。跟女孩打,跟男孩也打。打女孩基本就是一边倒,是她欺负别人。而跟男孩打,都是男孩最初不服气,但打到最后,男孩多半缴械投降,落荒而逃。所以她特别厉害的名声在学校广为流传。

在小学四年级之前,她也不把学校放在心上,所以成绩不理想。到了五年级,不知道那根筋开了窍,学习一下子就上来了。班里的同学对她也另眼相看。可是老师似乎还有成见,没少在课堂上讽刺她。这对她和自信心和自尊心打击很大。后来,她干脆破罐破摔,跟老师顶着干,弄得班里直到文革小学毕业,也再也没有安宁过。

这孩子心灵手巧,什么都想练一下。穷苦人家的孩子,学不了别的,就学做饭,踩缝纫机。她十二三岁,就管做家里的一日三餐。她特别孝顺。母亲在外边干临时工,一下班,她给母亲打洗脸水,沏上茶,让母亲休息。她就开始忙乎饭菜。家里没有缝纫机,她就到百货商场卖缝纫机的部门,带上一块碎布,和商场的展品就练了起来。好像那时候,商场也不太管这样的事,所以她很快就学会了踩缝纫机。有了孩子后,她家小孩子的衣服都是她自己用缝纫机做的。

或许,淘气的孩子有更为丰富的想象力,他们有着更为充沛的精力,总不喜欢循规蹈矩,所以在老师和家长看来,就是是一种淘气的表现。其实,很多成年人,对于那些淘气的孩子,大多数是很喜欢的。当然,如果自己的孩子淘气出了圈,他们也不会高兴。但是,别人家的孩子,反正不是自己家的孩子,那些孩子的淘气反而给这些成年人带来很大的乐趣。这说起来有点不太厚道,但也确实事实如此。

经常在网上看到,那些学习成绩很好,在老师面前循规蹈矩的孩子,长大以后,真有出息的并不太多。而那些小时候经常淘气的孩子,经常被老师留在办公室,或者请家长的孩子,在成年后反而能够有所作为。当然,事情也不是绝对的。不是所有学习好的孩子将来就一定没出息,也不是所有小时候淘气的孩子,长大后就一定都有出息。可能对于淘气的孩子,大人们就没对他们有什么过高的期望,一旦他们有了出息,会让成年人喜出望外。而那些小时候听话的孩子,大人们反而对他们一直有着较高的期待。而一旦他们没能满足成人们的期待,那么他们就会让成年人感觉到严重的失望,从而觉得他们本来就没有这种能力。过去的期望都打了水漂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988131.html

上一篇:读到美国的一本书
下一篇:决策总是有让人不满意的地方
收藏 IP: 111.201.71.*| 热度|

2 晏丽红 吉宗祥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1/0 | 闂佽鍓氬Σ鎺楊敇閿燂拷:0 | 婵☆偓绲鹃悧鐘诲Υ閿燂拷 | 婵炴垶鎸搁敃锝囩博鐎涙ǜ浜滈柨鐕傛嫹 | 闁荤姴鎼悿鍥归敓锟�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9 15: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