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高等教育的学制应该改革

已有 2746 次阅读 2015-9-28 03:27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我们现在高等教育的学制还是有点长,本科四年,硕士两年或者两年半。博士最少得三年。从本科到博士读完就得小十年了。这委实有点长。在我印象中,英国本科学制为三年,如果申请读研究生,那就是奔着博士学位去的。一般第一年读完之后,有一个考核,如果考核通过,就可以继续读,直到获得博士学位。如果这第一年考核时有点问题,不能继续读,那一般就给一个硕士学位了事。这样算下来,从本科到博士读完,最少用七年,这比中国要少用两年半或者两年。

现在的国内硕士学历教育怎么看都有点哄事。第一学年还要学一点课程,第二学年说什么也得开始做课题,写论文了。这时间够用吗?也不好说。两年半的时间略微宽裕一点,但也是相当紧张的。如果硕士第一学期上一点课,从第二学期开始直接做课题,或许还可宽松些。现在的硕士阶段从某种角度来说,比起三十年前,在有些方面,确实有水平下降的情况。一个是在入学时,有些学生的水平就比较一般,而且在整个研究生阶段也不是太用功,可能多年来的轻松毕业、拿学位的状态让现在的研究生们感觉不需要多用功,多努力也能毕业拿到学位。这样的情况肯定会有损研究生的质量。

从硕士到博士,有些时间没有抓得很紧,或者说在时间上,利用的效率不高,这是一个很大的浪费。硕士两年半,松松垮垮,到了博士,还是有些人紧张不起来,混日子的现象不能说不严重。弄得导师急不得恼不得。让自己的学生半路走人,一般也下不了这样的狠心,可是留着继续让他们混日子,导师内心也不甘。这种两难的心境,真的很受煎熬。有导师就说过,有的博士要么就整天睡大觉,要么就连夜打游戏,导师一问,就糊弄导师。再问,就皮糙肉厚般的死皮赖脸。这样的博士学位候选人,导师能如之奈何?真把学生开了,学生的就业和前途基本就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导师的脸面也无甚光彩。不把这样的学生开了,导师所受的痛苦就更是无以复加。

其实,解决这样的问题并不会通过改变学制就能如愿以偿。但是,借助于学制的改变却可以重新立规矩,把过去几乎无法破解的难题找到一个化解的办法。通过研究生第一年结束时的考核,真正做到名符其实的transfer,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不合格的学生筛查下来。我不知道在transfer之后的年头里,英国的大学是不是还继续地有对学生的考核,但对于中国的大学而言,在一个不太短的时间内,应该实行每年都进行考核的制度,以便严格要求。让学生明白,博士阶段的学习,绝不是一个可以打马虎眼的过程。

缩短学制,撤销专门的硕士阶段,直接攻读博士学位,严格对学生的要求,对于一些想在研究生阶段深水摸鱼的人可能会有一定的约束。那种乌泱乌泱报考研究生的现象可能会有些变化。真正想做研究,做学术的学生会认真考虑读研究生的问题。这对于提高研究生的质量,提高博士的水平是有帮助的。

要缩短学制,让学生在transfer之后,立刻进入课题。这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对于他们研究课题的深度和高度也有帮助。时间稍微放长一点,考虑问题更多方面一点,钻研得更深入一点,都是可能的。学制长,未必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学制短,有了更紧迫的压力,或许会更有力地督促一下。

只是要取消硕士阶段,那就得对全国各高校的硕士点进行更为详细全面和复杂的考察,看看哪些硕士点可以升格为博士点,哪些硕士点就得被撤掉。不过,我倒是认为,已经确定的硕士点最好都升格为博士点,至于它们在升格之后,能不能维持一个较高的水平,能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博士,也需要有关机构的考察。我们过去说过,对学生要宽进严出,实际上做得并不好。那么对于博士点是不是也可以来一个宽严机制,建立的时候可以宽一些,但在检查与考核过程的时候,就要严格一些。真正合格的就通过,不那么合格的就先停一段时间,如果没有及时改正,就把它给撤掉。如果经过整改,达到合格标准,就允许它继续招生。这样做看上去比较麻烦,可是要想出高质量的博士和博士点,就得不怕麻烦。我们过去有好多事,就是因为怕麻烦,想走捷径,结果就导致更大更多的麻烦。

现在中国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硕士点肯定也会越来越多,博士点也会水涨船高。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如果想要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必要的改革是一定的。其实国外大学的博士点也未必都是同样的水平,不同学校出来的博士,水平也肯定不一般齐。所以,在国内,实行这样的博士制度并非不可行。其实,现在不同学校的硕士,情况就很复杂,并不是牛校的硕士就一定比非牛校的硕士强到哪儿去。牛校的博士也未必就比非牛校的博士高出多大的一块。可能平均水平还是有差异的,但就个体而言,就不好说了。

如果普遍实行博士学位的培养制度,各校肯定会有更为激烈的竞争。优秀的学校培养出的博士,质量就可能更高一些,而那些虽然也有博士点,但培养出的博士就可能不那么过硬,这样的学校在竞争中就可能面临较大的压力。社会上及用人单位对于不同学校的博士,自然也就会有自己的印象和感受。试想,连哈佛的博士就有可能去开计程车,中国各个学校的博士们也得适应去做那些非高大上的岗位工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923959.html

上一篇:文化企业的生存
下一篇:哈佛的凌晨四点
收藏 IP: 114.246.17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8: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