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媒体说,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数量有点多了。他们提出的问题是:我们需要这么多大学生吗?文章还是比较客观地分析了我国大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如现在人口的基数在下降,大学招生的人数却一直很稳定;家长和学生本人对于大学毕业后就业的前景期望较高,但是现在的有着所谓较好前景的就业岗位却满足不了现有大学毕业生们的需求。至少可以说,在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数目,包括本科生、专科生、硕士生以及博士生,似乎有点超过出社会实际需求了。
相关文章也提到了美国。美国大学生的入学率一直稳定在同龄人的一半左右。而且美国的大学毕业生,即使在拿到博士学位之后去开计程车,似乎也很正常,不是那么纠结。在中国,情况就不同了。中国的家长和学生们一般很难接受这样的就业结果。中国的传统文化引导着人们的观念,认为念的书越多,学位越高,那么就业的前景就应该越好,报酬就应该越高。要不然,读那么多书干什么?
这确实是个难题。中国与美国的差异有很多,根本不是模仿了美国,就可以解决问题的。中国的地域差异、贫富差异、观念差异,都绝非美国可比。你用美国的那一套来教训中国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那除了招来一通臭骂,就什么也得不到。中国的那些处在社会底层的家庭,就指望着自己的孩子通过读书以及之后的就业来达到改变家庭生活状态和社会地位变更的目的。如果读了书,上了大学,却达不到这样的目的,他们的内心绝望是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的。
冷静地说,这个问题在短期内不太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但并不是绝对不能解决。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经济总量不断地增加和积累,各行各业中的科技含量在不断地提高,人们就业的岗位和领域也会不断地扩大,其技术含量也在逐一提高。从这个角度来看,从事这些行业还是需要越来越高的文化层次的劳动者。所以,现有的大学生数量未必在这些新兴行业中都够用。这确实需要一定的时间,但这个时间不会太长。国家发展越来越快,综合国力也越来越强,拓展的新兴领域就肯定会不断地增加就业的岗位,而且随着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国民收入的增加也是可以预期的。
不久前看到一个材料,以色列有七百万人口,每一万人口中就有140名科学家和技术人员,这比美国的每一万人80名和日本的75名还有多。相比于中国,这个数字肯定还差得很远。如果根据这样的情况,我们有什么理由说中国的大学生会太多了呢?可能中国大学生的专业比例有不合理的地方,比如文科类特别是类似于财务、会计以及各种名目的管理专业有点偏多,且专业水平良莠不齐。如果我们针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来开办更多的工程技术类的专业,或许我们的大学生的就业前景就不会如此尴尬了。
以色列除了拥有如此之高比例的科学家与工程技术人员之外,这些人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素质,那就是思考与辩论。这至少说明,犹太人的质疑水平也是相当高的。没有质疑,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当然就没有更高的发展。我们现在天天喊创新,可是我们却很少强调质疑,虽然也强调了思考,但这多少有点空,而且很少强调辩论。我们的辩论赛都是花架子,并不是真正思想与观念上的交锋,没有真刀真枪地招呼,都是花拳绣腿,那是打不了擂台的。
创新如此,创业也同样如此。我们当然不可能要求所有的大学毕业生一毕业就都能在创业中做出突出的成绩,但是,我们在鼓励大学毕业创业的方面还有很多欠缺,有很多应当做的事而没有做。例如在他们的生活保障方面,在他们的资金供应方面,在他们的技术援助方面,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但现在还是停留在一个较初步的阶段上。我们也确实需要某些机制来鼓励年轻人们的创新与创业。这会让他们更充分地发挥他们内在的才能与激情,能创造出他们原来可能都想象不到的成绩。
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大学生的比例一点都算不上高,而且还是处在一个低水平的状态。要解决这个问题,是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的。我们的高等学校的教学水平需要提高,教学质量需要提高。我们得弄清楚,我们的高等学校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们的高等学校不能只顾自己捞钱,而把根本的使命给丢得一干二净。
对于有些大学生,他们多少还有那么一点等和靠的想法。这在计划经济时代,或许还有那么一点依据。但在市场经济时代,这完全没有用。尽管我们有不少大学生来自社会底层的家庭,但这并不成为可以放弃自身努力和单凭依赖的理由。虽然我们拼不了爹,但我们仍然有其他的优势。我们不怕吃苦,我们有坚强的韧性,我们应该有无所畏惧的心理。任何困难都不会难倒我们。不能因为现在社会上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我们就以为自己真的就永远翻不了身。市场经济的环境在给我们发挥的空间和天地上,远比计划经济时代要宽松得多。我们大多数同学完全有足够的信心去开创自己的那一片天地。
如果我们只看到人家拼爹而自己无此本钱,因而就自暴自弃,这是很没有出息的。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不应成为我们破罐破摔的依据,而应该成为我们不懈奋斗的动力。我们是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我们理应有这样的自信。如果连这样的自信都没有,认为找不到理想的有前景的工作就不可能咸鱼翻身,那这样的大学你也就算是白上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2: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