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中国知识分子对子女教育的期望

已有 4337 次阅读 2014-10-6 00:0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国人对子女的教育,最早就是要读圣贤书。读书方能明理,明理方能成人,成人方能做事。看上去挺冠冕堂皇的,但是在骨子里,总有“朝为读书郎,暮登天子堂”,或者“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情结。民国之前,那时的传统教育固然有其合理之处,但也确实存在不少弊端。特别是选拔人才的八股考试,对于国家的管理与建设,有利的方面不多。主要是那时的教育很闭塞,不了解西方,不了解世界。鸦片战争后,几十年都没有多大的变化,只是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才有洋务运动的兴起,国人才把眼光注重到教育方面上来,但真正的改革则还要更晚一些。

民国之后,所谓新兴的学校教育开始出现。科举的道路是走不通了,一些能让子女受教育的父母们,有能力的把子女送到国外留学,没有足够能力的能让子女在国内读书也就不错了。读了书,总有可能找到一个好的前程。如果学生受政治环境的影响,参加一些政治活动,当父母的几乎没有一个是支持的。虽然此时再读书也不可能像过去科举考试那样进仕,但比不读书还是有更开阔的就业前景。

中国的父母们都有希望子女能做人上人的期盼,也都有希望子女能有光宗耀祖的辉煌。不知道西方的父母对于子女读书是什么样的想法,但中国为人父母者几乎都不可逃出这样的思维定式。读书人家庭希望子女读书,能传承书香门第的风范,商人家庭希望子女读书也有希望子女能够继承家业的目的,即使他们让子女出洋留学也是为了让家族的企业能做得更大。

中国的知识分子渴望自己子女读书的愿望最为强烈。几乎任何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都希望子女的学历能够超过父母,如果子女没有能够超过父母,或者连大学都没有读过,那么有很多做父母的知识分子就会觉得很没面子,甚至会觉得矮人一头。即使是在文革那样的年代,很多知识分子做父母的还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读书,接受教育。那时上大学只能走工农兵被推荐上大学的路子。而在实际上,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有这样被推荐上大学的可能,几乎是没有的,有也很少。但有不少知识分子父母们仍然会在那时有这样的幻想。

即使如此,他们也还会千方百计鼓励自己的子女自学,要多读些有意义的书籍。有位做父亲的,就对自己的孩子说,多读书总是没有坏处的。那孩子不懂父亲的意思,说,现在只能是人家让你干什么你才能干什么,你读了再多的书,人家不用你,你又能怎么样?我想学造原子弹,但人家不让你学,也不可能让你去做这样的事。这谁能有什么办法。父亲说,如果你自己学了造原子弹的本事,那你将来就有可能真的去造原子弹。当儿子的并不理解父亲的说法,只是过了多少年之后,他才明白,机遇总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这样的道理。

还有一位父亲,为了让孩子多读些书,走自学的路,还拿当时媒体报道的一些先进人物的事迹来鼓励孩子。河北有一位青年农民,叫寇志寒。他是个回乡知识青年,在从事农业劳动的同时,也自学了机械、电工等知识,在农村搞了对于农业机械方面的一些小发明、小改良。有些媒体当时也做了报道。这位父亲就教育自己的孩子,你只有学到了这些知识,你才能做你想做的事,才会有出息。至于那位孩子到底是怎么想的,就不清楚了。或许他会觉得这个榜样离他还很远。或许他会觉得他没有这样的条件,反正就是觉得这个榜样跟他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有的知识分子家庭,对要求孩子读书有时也有一些偏执的想法。比如,他们并不要求子女要做家务,只管读书就可以了。这样的观念与当时社会上的主流意识形态并不一致,所以要孩子能接受也比较困难。他们劝孩子读书的一个理由是,只有接受更好的教育,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这个理由是不是能说服自己的孩子,就不得而知了。事实证明,只管读书,而别的什么都不做并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但一些老的知识分子未必就有这样的认识。

作为普通劳动者的一些父母,其实也是很关注自己的子女受教育的。不少劳动者,看到文革中学生也不上课了,后来上了课也不学什么正经东西,也是忧心忡忡,觉得孩子不上学,不学知识那怎么行。他们可能没有知识分子做父母的那样对子女有更高的受教育的渴望,但是他们从直觉上感觉,孩子应该要上学,要读书。

由于历史的原因,不少劳动者家庭的父母并不敢奢望自己的子女能上大学。他们由于家庭经济的原因,往往希望子女能有一个正式的工作,能够过正常的结婚生子的日子,他们就很满足了。即使如此,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没有奢望是一回事,当看到希望就会产生更多的期望就是另外一回事。

文革中的“读书无用”论,其实只是在一部分学生中有些认同,家长们嘴里不说,但心里并不完全认可。在文革后期,很多没有机会受教育和读书的青年,都开始利用各种资源去自学,去读书。当1977年,全国恢复高校招生考试的时候,正是这其中的一部分人,能够脱颖而出,成为文革后第一批走进大学的大学生,与他们平时的自学是分不开的。

过去做父母的,希望自己的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确实是有一定功利心的。但在今天,这样的功利似乎更突出了。只想让孩子读了书之后,能够找到轻松而又能多挣钱的工作,至于其他的东西,这样的家长是不予考虑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833280.html

上一篇:高等教育的目标是为市场经济服务吗?
下一篇:百分之二十和百分之八十
收藏 IP: 111.196.189.*| 热度|

9 曹聪 李伟钢 赵美娣 罗朋峰 强涛 何凌云 biofans yunmu wangqinl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7 12: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