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胡思乱想二则

已有 2580 次阅读 2014-4-17 04:2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胡思乱想之一:维纳在《人当作人来使用》一文里,反复提到一个观点,即人不能被当作机器来使用。他当然是有感而发的。在大机器生产时代,机器已经成为世界的核心,这个核心是人自己制造出来的,但结果不是机器围着人转,而成了人围着机器转。因为整个世界就是一部大机器,而操作机器的人就成了这部大机器的部件。

我们过去也曾说过,要做一颗革命的螺丝钉,这个思路自然也来自这种大机器生产方式。螺丝钉拧在哪里,就要在哪里发挥作用。螺丝钉还是个标准件,无论在什么样的位置上,都能适用。所以螺丝钉一般不能做成专用件,那就不太划算了。

在农耕时代,人们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和思路。因为那时候没有大机器生产方式,所以不存在把人当作机器来使用,也不存在让人去做一颗螺丝钉,即使这个螺丝钉是革命的。在中国,那个时候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个时候,封建王朝也要讲一点物尽其材,人尽其用。在西方,则所有的人都是上帝的子民。而这些子民生来就是有罪的,所以这些子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不断地赎罪。

农耕时代,是自然经济,就是一切都是由大自然说了算的。而大自然是很随意的,没法按照人们的意志来运转。到了大工业时代,大机器登上了历史舞台,人们就以为自己可以征服自然,支配自然,于是各种人工系统进入了我们的世界。人工系统离不开大机器,而大机器统治了这个世界,制造大机器的人也成了被机器统治的子民,这也许才是维纳感叹着人应该当作人来使用,而不能把人当机器来使用。

可是将来这个形势怎么发展?我们现在似乎还不清楚。现在这个人工系统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人在这个系统中的位置也越来越成为多方面、多维度的复合体。或许我们现在提出以人本的观念,可是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可不是上嘴皮子一碰下嘴皮子就能解决的。可能要等到是机器围着人转而不是人围着机器转的时候,人就会真的被当作人来使用了吧。

胡思乱想之二:我们都说,中国人是勤劳的。可是为什么中国人总那么勤劳,似乎没人想过。我胡思乱想一番之后,发现了以下几点,也许不太准确,也许歪打正着:

中国的氏族部落,在国家出现之前,就特别重视家族宗法。这似乎是与西方很大的不同。所以家族或者家庭的一切活动都要为了延续这个宗祀。老一代劳作辛苦,但绝对不仅仅只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吃喝玩乐,他们要为下一代积累足够的财富,虽然在很多时候,能积累下来的少之又少,少得可怜,但是这个积累的过程是一定不能停下来的。在农耕时代,老一代总要为小一代成家立业辛苦操劳,说白了,就是一定要为小一辈盖好结婚成家的房子。这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要耗费巨资的,所以农民必须不辍劳动,才能完成这个伟大的使命。我以为,这是中国人之所以勤劳的首要因素。在西方,或者地球的其他地区,这种宗族宗法的观念都没有中国人如此强烈。所以那些地方的人,说好听点,就没有中国人那么辛苦。大约在六十年代,有位从印尼归国的华侨就说过。华侨是秉承了中国人的勤劳传统,每日劳作不停。而当地的人,一般工作了一个星期左右,挣了一些钱,就不干活了,拿着这点钱到城里去玩耍。直到钱花光了,再回来找活接着挣钱。所以华侨们的财富积累得就快得多。

其次,中国这块土地虽然地大物博,但自然条件并不怎么好。在农耕时代,各种自然灾害层出不穷,旱涝风虫,几乎每年都有。如果没有生产出足够的积累,那么一到灾荒之年,必定无法生存,这恐怕也是中国人必须要勤劳的缘故之一。而在欧洲,除了战争或者类似于鼠疫之类的传染病会让欧洲大量人口死亡之外,很少听说有什么大的自然灾害让那儿的人民流离失所,饿殍遍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过去也好像很少听说有大的自然灾害。只是十几二十年前,非洲才出现有严重的旱灾,造成很大的饥荒。

日本人勤劳吗?如果说受华夏传统文化的影响,也许也得承认日本人算是勤劳的。要不怎么过劳死这个概念和过劳死事件最先发生在日本呢?日本也对家族十分重视,或许也有这种类似中国宗法思想的因素。不过,现在日本青年一代的思想西化得还是很厉害,所以日本年轻人大约就没有他们的上一代人那么勤劳了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785667.html

上一篇:猴掌的故事
下一篇:城市道路不能只为小轿车服务
收藏 IP: 114.250.82.*| 热度|

3 王荣林 尤明庆 李方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0 06: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