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在课堂上讲马列著作的日子

已有 3165 次阅读 2014-4-15 05:59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退休之前,除了给本科生讲公共课之外,也给本科生讲过选修课。讲的时间最长、次数最多的就是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这本书,最早是给我们系的本科生上的选修课,当时课时也比较多,大约有三十多个吧。后来,系里修改教学计划,把这门课给取消了。后来就改成了给全校本科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但课时大大被压缩了,只有十几个课时。

在给系里的学生上那三十多个学时的选修课还是在九十年代中期,最早的方式是让他们自己先念上一段,然后由他们自己来讲。或许当时我的想法太简单了,当时的学生根本就没有读过马列的书,让他们讲,实在太为难他们了。更有意思的是,他们实际上对马列的东西有一种小小的莫名的排斥。所以在课堂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和他们讨论问题上。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上课方法。思想只有不断地碰撞,才能产生火花。这对我的教学经验的积累很有帮助,因为这种讨论或者说是争论加深了我对这本书的认识和理解。

在九十年代那个时候,让学生读马列,大约是让不少学生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我也不讲上这门课的意义和作用之类没用的废话,只是就讲书上的内容。当涉及到今天看来什么也算不上,但在当时的学生看来,可能有点敏感的内容时,学生们就来情绪了,会有同学争着向我发问。我就喜欢这样的时候。或许他们带有某种情绪,或者他们带有某种质疑,或许他们干脆就是想作对,这都无所谓,但这会让我在和学生的讨论与争论中不断研究这本著作,不断挖掘内在的更深刻的东西,这让我有很大的收获。

在与学生的讨论和争论中,我并不以为能够辩过他们,是什么了不起的成就。人家还是孩子,也没读过什么书,跟他们争这种高下我并没有兴趣。但是我想要做的,是启发他们的思考。因为可能过去从来没有人跟他们讲过这些东西,他们听到的,读到的,都可能和马列著作中所叙述的都有所不同。所以用这些东西去激发他们是对他们有好处的。

后来的学生,这种排斥的东西越来越少,而是会提出一些他们在读书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而在开设全校公共选修课时,我与学生之间的讨论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因为只有十几个学时,所以必须要抓紧把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和观点讲出来。虽然这本书从九十年代一直讲到退休之前,大约有十多年的时候,但是我发现,每次讲的时候,我都会发现以前没有注意到的东西。有些内容,书上写的很清楚,所以当时也没有顾得上多想。但是在讲课的过程中,发现这里还是真有值得认真思考的东西。这些东西过去是被我忽略掉的,但其实里面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我从这个不断重复的课程中却总能发现新的并不重复的东西,这确实是让人快乐的事情。所以至少我以为,不要以为给本科生上课就可以糊弄,以为讲过那么多遍了,就已经是轻车熟路了。其实满不是那么回事,每次讲之前都要读几遍,而每次发现的新东西,都会让我认真地去思考,去寻找对问题更有用的回答。

当时还给本科生开过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只是这本书篇幅太长,只能选讲其中一部分。后来这门课也被系里的新的教学计划给取消了,而这么大的篇幅也不适宜在只有十几个学时的公共选修课上讲。所以后来就拉倒了。

给科技哲学专业的研究生主要讲过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那是他们的学位课,所以研究生们也都比较重视。另外,也给马克思主义原理专业的研究生讲过马克思的《资本论》。有一个高等教育专业的博士生主动跑过来,想听这门课。这门课以讨论为主。他们先在下面读,在上课时,由他们提出问题,然后进行讨论。因为这门课开得时间比较晚,所以没讲几轮我就不讲了,后来的老师们接着给研究生们讲。

《自然辩证法》篇幅也很大,而且是恩格斯生前并没有完成的著作。所以讲的时候显得比较杂。但由于每次准备得都还可以,所以在上这门课的时候,基本还算顺利。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分工,每个人讲不同的段落,讲完后,大家向他提问,并且进行讨论。在学生自己讲的过程中,我们大家都来发现他存在的问题,然后再进行质疑和讨论。

在讲课的过程中,学生有什么收获,自有他们的理解,我可是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原来在读这些书的时候,只是一种单纯的阅读,当然也有自己的思考。但是如果要讲这些东西,那就要挖掘得更深入一些才行。所以学无止境在这里真是得到了真实的体现。这种没有止境不仅只是在广度和范围的维度上,也体现在深度和纵向的维度上。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和实践的进展,这些理论问题又会面临新的挑战,当老师的也必须面对这样的挑战,用理论去回应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784984.html

上一篇:与学生的交流
下一篇:猴掌的故事
收藏 IP: 114.250.81.*| 热度|

1 丁迅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0 08: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