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与学生的交流 精选

已有 4546 次阅读 2014-4-13 04:55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与大一、大二的同学交流,相互谈了不少的问题。恐怕一个最直接的话题是,在他们刚入校时,对于学习方面会存在不少困惑。那么对于这些困惑,学校方面应该如何解决呢?同学们说,他们只是在入学教育阶段,听过一个关于大学学习的讲座。而真的进入学习阶段之后,也就是真的面临刚刚出现的问题时,却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可能真的是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高中毕业,考进大学,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学习内容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大家都知道这需要一个适应阶段。但是这个适应阶段对于每个同学来讲,都可能不太一样。有的人适应得快一些,有的人适应得慢一些。那么对于适应得不那么容易的同学来说,这个过程可能更关键。稍有不慎,真的能出问题。

如果我们对学生的成长真的很关注的话,那么最好是在大学的课程开始进行之后的三四个星期之后,需要一个对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问题的了解与解答。比如进入高等数学或者数学分析课程的学习,在讲到极限的定义、无穷大和无穷小的定义、函数连续性的定义以及导数的定义时,最需要给学生在理解与掌握上的帮助。因为这套定义方法,是他们过去基本上没有听说过的,在掌握上可能存在一定难度的。所以,在进入到学习这个阶段之后,既需要数学专业的老师格外关注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也需要对学习方法有经验的老师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上的经验与需要注意的事项。

同学们还说,由于这些基础课都是大班课,老师讲完课后,不可能给学生的作业都一一去看,也不可能给所有学生的作业给出评语,对做错的题目给予订正。现在给学生看作业的都是处于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助教。学生们感觉,老师、助教、作业与同学之间,好像存在着某种脱节。他们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说实在的,我也不知道能怎么办。同学们说,现在老师都有课题,既要教学,又要做课题,各方面都在分心,可能各方面做起来都很费神。同学们说,能不能把老师分成两种,一种专门做科研,做课题,另一种专门来教学。我说,这个想法很好,可惜不太实际。因为这等于现在一个人的工作量,要由两个人去做。而这需要不少的钱,去聘请那更多的老师。而学校在这方面可能会比较紧张,即使不紧张,让一个人的工作由两个人去做,学校方面也会认为不划算。不过,如果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这种做法也许真的很必要。所以,将来到底会不会这样做,现在不太好说。从国外的情况来看,好像是可以的,有的人专门做研究,但专门上课的人并不是不做研究。只是这两种人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式应该不太一样。

上课的老师,还是要在与课程有关的理论上做研究。也许有的课程如高等数学,任课的老师要做基础理论的研究恐怕也有难度,但也不是绝对不可能。同时,任课老师也可以做些教学方法方面的研究。而有的课程,任课老师完全可以在基础理论的研究上做得更多一些。如果让任课老师都去做课题之类的研究,那一定是课题也做不好,教学也搞不好的。这里主要是指讲基础课的老师。讲专业课的老师,也许课时不多,所以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做研究。总之,这都要分具体情况,什么时候都不能一概而论,搞一刀切。

对学生来说,老师的师德,或者说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其实是最重要的。从老师的专业水平来看,现在一般说来,能够被聘为高校老师的,专业水平也差不到哪儿去,关键就是看老师们是不是敬业,是不是认真地对待学生。大学里能称为大师的,只能是凤毛麟角,但大学不是只靠凤毛麟角来办的,大学里主要依靠的只能是勤勤恳恳的敬业的老师。

有的人说,当老师也不过是一种职业,和其他职业没有什么不同,对老师不应该有过高的道德要求。这话貌似有理,其实只是一种诡辩。老师的职业本身就必须对从业者要有更高的道德要求,因为老师工作的对象是人类的下一代,是人类的未来。一个民族,是不是有前途,是不是对人类有贡献,关键的一个要素就是看这个民族的下一代接受的是什么样的教育。而承担这个使命的,主要靠的就是教师。

从某种角度上说,当教师,其实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活计。所以有不少人不喜欢做老师。至于说到当老师的好处,经常会听到诸如有寒暑假,桃李满天下,报答师恩之类的话。别人怎么想的我不了解,但是这些东西对我来说,并没有多少意义。对于个人而言,当老师本身没有太多的好处,寒暑假是有,可是谁不在寒暑假干活?桃李满天下,学生都离开了,多少年也看不见一回,有没有满天下,其实没有什么差别。至于报答师恩,更不靠谱。有几个老师是指望着学生报答你的?其实,如果硬说当老师有好处的话,大约有这么几个:能和比较纯洁的孩子经常在一起,是一种极大的快乐;通过自己的工作,给学生以正面的影响,将来能够从积极的方面来影响社会,这会有一种成就感;在教师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中,能够找到自由思考的领域,也会让心情感到舒畅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784403.html

上一篇:听课后的乱想
下一篇:在课堂上讲马列著作的日子
收藏 IP: 114.250.87.*| 热度|

15 吕喆 郑小康 邹斌 赵美娣 李宇斌 王永林 韦玉程 曹聪 葛素红 陈日祥 郑永军 jimiyg luxuhui2012 tianguilian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0 06: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