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一个高论

已有 2604 次阅读 2013-1-26 08:5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考试的成绩

若干年前,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某985高校的领导放出如下高论:我们的学生高考入学时都是好学生,成绩都不错,现在他们有不少课程考试成绩不佳,这对他们将来的就业是不利的。因此,领导要求各门课程的老师在学生的成绩上不要那么苛刻,要在成绩上体现我们的学生都是优秀的学生。
听到这样的奇谈,老师们都愕然了,接下来也是底下的一片哗然。老师们对这样的观点实在不能理解。说实话,自从1999年高校扩招之后,学生的数量大增,招生人数由原来每年一千多人扩大到三千多人。人数增加了,学生质量肯定会参差不齐。纵然学生入学考试分数不低,但不等于入学后都会努力学习。逃课旷课的并不是极个别的现象。老师们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是负责任的话,怎么可能给所有的学生以高分和好成绩呢?
那位校领导的观点,大概是基于这样的逻辑:学生入学时都是好学生,成绩都是不错的,所以他们现在也应该仍然是好学生,他们现在的成绩也应该是不错的。如果现在成绩不佳,那不是学生的问题,是老师的问题。老师在考试出题上过于苛刻,要求过于严格,致使不少学生出现了不及格或者分数较低的现象。所以如果要让情况改观,那么老师就要改变观念,不要那么认死理,应该给学生适合于他们水平的成绩。
大多数的老师们并不这样认为。在老师们看来,学生是会变化的。有的学生入学前成绩不错,入学后也仍然能积极努力地学习,这样的学生确实比较优秀。但是也不能否认,有些学生入学后,并没有继续努力,他们倒不是一定整天在混,或者通宵打游戏,或者沉溺于谈恋爱,但是他们用功程度不够是肯定有的。这样的学生成绩不佳并不奇怪。老师考试出题给成绩,无非是基于这样几个原因:一是要考出学生学习的水平,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二是要看看每个学生在学习上的努力程度,学习努力认真的,成绩不会很差,而学生没有那么努力的,成绩自然也上不来。那些完全不下功夫的,成绩挂科也没有什么不正常的。
但是,学校领导方面坚决地拒绝了老师们的意见,几乎是强令要求所有课程必须在减少不及格的比例。在这种压力下,教师们也只得服从。所以从那时之后,学生的各门课程不仅不及格的比例下降了,而且成绩也大大提高了。六七十分的不多了,八十多分甚至九十多分的都是成批成批地出现。老师们既困惑又无奈,难道就通过这么简单的方式,就把我们的学生全都变成优秀的啦?
实际上,老师们心里比谁都清楚,有的观点更为极端,在这种观点看来,学生们在学习的努力程度上,现在是一代不如一代,一年不如一年,很多课程基本就是在哄事。有的老师说,在制图课上,现在都用上电脑了,不用手绘了,但是学生的基本功却更差了。画轴承的时候,根本不弄清方向,即轴承安装究竟是横向还是纵向,就随便画上一个叉,就代表那就是轴承了。这在过去的制图作业上根本就是不允许的。
逃课,上课来了也不听,这样的情况怎么可能把课程学好,又怎么可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学生中存在的成绩不佳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学风问题,是学校需要特别关注和要解决的问题。可是学校的领导不去关注和解决这个根本性的问题,而只是去治标,而且是用一种不正确的方法去治标,这带来的后果遗害无穷。
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认为,对于课程,不需要什么认真和努力,只要差不多了,学校就会给一个好成绩。既然有这等便宜的好事,为什么还要去努力学习呢?反正好分数不用费劲就能得到,谁还愿意去费那个事呢?所以,这就会让已经不良的学风更加恶劣。而学风的败坏就是花多少年也是拉不回来的。
听到这样的事情后,我的疑惑就是,这样的校领导懂得教育吗?这不是拿教育开玩笑吗?这种幼稚的念头他们是从哪儿来的?难道真是所谓就业率就把我们这样的学校领导脑袋弄成一盆浆子了吗?他们到底知道不知道什么是教育的根本?
作为高等学校,当然需要关注学生的就业,但是肯定不能随着市场的指挥棒去转。上述那类学校的领导已经让所谓的就业市场弄得五迷三道的了。其实,本分的学生还是认同学校能提供给他们优良的教育服务的。至于表面的分数,其实真正的学生并不那么看重。
有一所东北地区的高校,每年都派教师到其他地区的高校进修,有的被派往北京某个高校,有的被派往南方的某个高校。他们到这些高校之后,都跟着学生听课,也要参加考试,他们也要记成绩。结果,派往北京高校的老师,考试成绩都比派往南方那个高校的老师的考试成绩要低一些。但是,这所东北高校还是认同北京的那所高校,他们的老师们也是这样认为的。派往北京高校的老师们说,北京这所高校的教学质量就是不一样,我们在这里确实能学到很多东西。虽然我们考试的成绩没有那么突出,但是我们得到的收获更重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656660.html

上一篇:吃的历史
下一篇:“天之骄子”的沉浮
收藏 IP: 114.246.172.*| 热度|

3 吕喆 曹聪 李明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9: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