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沙河校区 精选

已有 5543 次阅读 2012-10-6 00:36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沙河

我们学校的沙河校区已经运行第三个年头了。第一年入学的是2010级。据说,当时新生在沙河校区报到的时候,同行的家长有两种声音:一种认为这个地方太偏僻,离学院路校区太远,对学生的学习不利;另一种声音认为,这里远离闹市,是个读书的好地方。学校也在此前早就把图书馆的藏书分成两份,留一份在学院路,送一份到沙河。至少,在沙河的同学去图书馆还是可以满足其基本的需求的。
沙河校区当然都是新建筑,而且设备先进,宿舍都有网线。学生的住宿条件也很宽裕,我没去看过,据说是四个同学一个屋,这肯定比学院路校区要宽松多了。学校为了聊解学生的寂寞与无聊,经常举行各种活动,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活动就是聘请各类名人到沙河去给学生开办讲座,这个活动颇受学生的欢迎,至少能看到不少名人。比如航天英雄杨利伟,还有我们学校的几位院士之类。另外还有各种演讲比赛,辩论赛这些刚进大学的学生们比较热衷的活动。各个学生社团也很活跃,每年新生入学不久,各社团便插旗立幌,招兵买马。学生们也很需要有一个抒发多余精力的地方,他们对这些社团也是跃跃欲试。
两个校区之间,校车来往频繁,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可是这笔费用也是很必要的。除了老师要去上课之外,各班的辅导员也要经常往返两个校区之间。学生也有需要从沙河到学院路,所以人流还是很大的。这也有让沙河的同学经常感受学院路这边的环境与氛围,为他们在大三时入驻学院路校区做好心理准备。
学校每年都要举行冯如杯课外科技活动竞赛。在沙河校区的大一新生刚入学不久,这样的活动不太好参加,为了鼓励大一的新生将来能够积极参与这项活动,去年开始为大一新生设置一个创意竞赛。他们不用直接参与科技产品的制作,但是可以提出各种创意。根据创意做出的模型不一定能够运转起来,但是一定要有充分的理论依据与说明。大一的同学们也很有积极性。说实话,我看过他们的创意项目,虽然也有个别的不太着调,但大多数还是动过一番脑筋的,有的也确实有独到之处。
这种创意的竞赛并不只限于科技范围,也可以扩展到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比如,去年就有学生提出从沙河到学院路开设收费校车的建议。因为免费的校车数量有限,而有的同学有更多的从沙河到学院路校区的需求,在免费校车座位满了之后,有些同学就走不成了。所以,他们提出能否开出收费班车的建议。虽然这个建议现在尚未被采纳,但是当时在我看来,这个建议确实有可取之处。或许由于学校车辆数量紧张,不太能够满足这样的需求,所以暂时还不能落实。
这种新校区的设立有时想来,实属无奈之举。学校要发展,学生在增加,除了本科生数量在增加之外,研究生的数量也在增加,原有的校舍确实很难维持。但是新校区建立起来之后,由于教师很难在新校区停留更长的时间,学生们总会有一定的失落之感。虽然大多数老师都还比较敬业,下课后并不急于离去,而是回答学生们的各种问题,但是由于班车的时间是固定的,所以在班车出发之前,老师们必须要赶去乘车。在这种情况下师生的分别总有一种难以述说的遗憾。
在新校区也没有建设教师的家属宿舍,这也许是因为资金的问题,也许是因为相关的资金专款专用,只能建设工作用房,不允许建设生活用房。但是一所大学校园,没有教师在那里有稳定的居所,这不仅对教师有不良的影响,对学生也会有不良的影响。国外有人说过,所谓大学,其实就是学生们能够看到教授们夹着书本在校园里走来走去。我想象过这样的图景,觉得这种说法很有道理。老师们在校园里不慌不忙地走动着,学生们的心里就一定很踏实,感觉到老师是和他们在一起的。如果老师乘车离去,真成了“此地空余黄鹤楼”,那学生心里的孤寂一定是可以想见的。
沙河校区也有老师用的公寓,那是为连续两天都要上课的老师们预备的。但是这毕竟不是老师们的家,所以怎么也都是一种临时的心情。
既然建设新校区是无法避免的选择,我还是希望能在校园里逐渐建设一些教师们的家属住宅,反正两个校区之间都是要来来往往的,住在哪里不都一样。只是沙河这边的生活设施还略显不足,但这最终都不会成为问题。

沙河校区教学楼

沙河校区一景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619579.html

上一篇:说纠结
下一篇:粉碎“四人帮”的日子
收藏 IP: 114.250.73.*| 热度|

8 张红光 吕喆 刘旭霞 朱晓刚 高峰 李学宽 徐耀 罗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7 04: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