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我们都有拖拉的毛病?

已有 3596 次阅读 2012-7-10 16:3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拖拉的毛病

7月8日的《文汇报》有一篇讲拖拉的文章,提到美国一个专门研究拖拉毛病的学者,皮尔斯·斯蒂尔博士,写了一本书,叫《拖延心理学2》。在这本书里,作者在考察人们经常喜欢拖延的原因,不是偷懒,而是因为冲动。心理学家发现,易于冲动的人无法为了长远的获益而忍受眼前的痛苦;他们很容易分心,会冲动地试图暂时逃离那些引发焦虑的任务,或者把它们从意识中屏蔽掉——“那些做事不走脑子的人、那些无法控制情绪的人、那些由着性子冲动行事的人,都是拖拉的人”。
这个结论似乎不那么容易说服人。易于冲动的人做事拖拉,那么不容易冲动的人就不拖拉了吗?我不知道。我也是个喜欢拖拉的人,而且据作者研究,95%的人都有拖拉的毛病。那么难道95%的人都易于冲动?也许人家研究有很充分的数据,我们在这里轻率地质疑也许是不那么严肃吧?
对我而言,做事,主要是写东西,之所以拖延,主要是不知道如何开头。虽然对于要写的东西,心里基本都有个梗概,但是要开一个与众不同的头,并不太容易。于是,就在那里冥思苦想,可是总也想不出什么头绪来,于是,就干脆放在一边,不干了。可是不干是不行的,所以,还是要干,可是又不知道怎么干,那就只好先拖着吧。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已经知道要做什么事,也知道要怎么做,可是就不愿意开始动手做。比如,在整理前一段时间做的一些访谈的录音。录音效果也不错,做起来没有什么太难的。可是由于这种事比较枯燥,虽然做起来也是有乐趣的,可是想到那么重复的、琐碎的一连串动作,心里就不免生起一股厌烦。但是事情还是要做的。一咬牙、一跺脚、一狠心,等干起来,就发现其实远没有那么让你烦躁。可是下一回要做的之前,还是会经历这样一番折腾与痛苦。
在电脑前干活之前的拖延中,最常见的拖延手段就是看网上的东西,或者玩那些最简单的电脑游戏,如挖地雷、红心大战、宠物连连看什么的。玩的时候心里也烦,觉得这实在太浪费时间了,可是还是放不下游戏,直到玩得实在自己也烦到极端了,就开始干正经事了。一干起来,倒也心平气和多了。不过,对于整理录音,开头那十多分钟的进度也是很慢的,一天不过就做个三两分钟的进度,就停上不干了。直到过了几天之后,才渐入佳境,进度加快。
人们对于不同的事,拖拉的态度也不太一样吧。比如做这种文牍方面的事,就容易拖拉。而面对马上就到饭点了,而你还什么也没准备,可是肚子也开始跟你叫板的时候,你就无法再拖拉下去。年轻人谈恋爱,男方一般都急不可耐,不太可能拖拉,而女方一般都不那么着急,且得捯饬呢,找衣服、描眉画眼的,而且一定要迟到。至于迟到多长时间,视每个人的性格与脾气秉性而定。最长有能迟到两个小时的。如果男方没有如此足够与充分的耐性,这门姻缘基本就会告吹。这女孩子难道不知道如此拖拉会有风险吗?也许在七八十年代,女孩子的位置还是买方市场,不愁嫁。要搁现在,估计玩不起这种潇洒吧。
其实拖拉也罢,心急火燎也罢,只要最后不耽误事,也不算多大的事。我其实挺佩服那种特别按部就班的人,什么事都有很周详的计划,到什么时候干什么事,有条不紊,从容不迫。我的大学同学中,就有那种每天的安排都十分充实、饱满,你什么时候看到他,他都在认真的读书学习,不是在做读书笔记,就是在读写外语。后来人家毕业后立刻考上了研究生,前途无限光明去了。只是我似乎从来就没有这样的表现。看着人家如此淡定十分羡慕,可是自己就是学不来。所以自己的出息也没有人家的大。
原来每年假期之前,我都有一个很好的打算或计划,要在假期里做什么事。但是最终的结果,要么就是只做了一点点,根本离计划要求很远;要么就是什么也没做成,原来的计划完全泡汤。后来发现,要想做什么事,根本就不能指望在什么假期里做,只能平时挤时间来做,这倒有可能做成一点事。指望假期基本是指望不上的。
据《文汇报》上的这篇文章说,人是不是有拖拉的毛病,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我也不知道这种说法依据是否可靠。不过,如果按照文中所说,95%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拖拉毛病,那么是不是95%的人都有这样的基因?如果这样,那么不拖拉的人倒应该是凤毛麟角了。那些人真是幸运儿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590808.html

上一篇:女生VS男生
下一篇:晃荡的青春
收藏 IP: 115.170.90.*| 热度|

3 林涛 唐常杰 牛丕业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5: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