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浙江大学郑强教授的讲话视频在网络上播放了不少,我也看过其中的一些。有一段视频,是郑强教授提到应试教育。在视频里,郑教授说,应试教育没有什么不好(原话是怎么说的,我没记住,只是记得大意如此),因为在应试教育中,中国的学生掌握了最好的数学计算能力,这为中国现在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很有力的发展基础。
说到应试教育,曾经有不少人把这个情况与美国的教育方式相比较。一般 人们说得最多的,都是美国的学生,从中学甚至从小学开始,都是教给他们如何写论文,如何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如何利用一切可能得到的资料,来完成一篇类似科学或者研究性的论文。有不少去美国读书的中国孩子,也学习了这样的学习方法,而且他们都很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
当然,这些孩子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在中国接受的最基础的义务教育。像一些数学计算方面的技能,也是很小就学会掌握了的,如九九乘法口诀等。所以中国的孩子到了美国之后,在数学学习上,一般成绩都会比较突出。这也可能有助于中国孩子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上也占有一定的优势。我也认为,美国孩子们很早就学会利用图书馆,来进行自己独立自主的研究活动,的确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在中国,过去因为图书馆的资源相对比较匮乏,而且分布不太均衡,很多地方的孩子们没有机会进入图书馆,即使有的孩子有机会进图书馆,但学校教育这一块也没有安排给孩子讲授使用图书馆的方方面面,所以在这个方面,中国的孩子确实显得有点落后。
不过,现在网络资源已经比较发达了。我们查阅相关资料不一定都要进图书馆了。也就是说,在今天,对于相当多的孩子们来说,利用网络资源来做自己能够从事的研究,已经是完全可能的事情了。那么在我们的教育中,是不是也可以适当的尝试让我们的孩子们也来做这样一类通过研究某个课题,然后查找资料,并且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写出一篇研究性论文来。我以为,现在开始做这样的事已经是完全可能的了。
说到应试教育,我以为还是要做一点分析的。我们所熟悉的对于掌握各学科知识,以及掌握学习技能的教育教学,在中国的教育,特别是在基础教育中,还是很有必要的。把这样的教学内容称为应试教育,并不妥当。在我看来,所谓应试教育,主要是指单纯地应对考试的相关技能和方法的教育和培训。当然,这部分内容不是万恶的,不是完全不可接触的。这方面的培训,可以适当做一点,但一定不能做得太多。特别是临近重大考试之前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类培训一定要适可而止。
在应试教育中,最让人难以容忍的是反复做那些大量的重复性的题目。这样的训练如果做得太多,会让学生极为厌烦。我记得小时候,看过一本专门讲调查研究的书籍,可能就是叫《调查研究的故事》,书名我实在记不起来了。其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师傅,给了他两个徒弟,每人一袋花生。告诉徒弟,让他们看看,这拿到的花生里的花生米都是什么样子的。大徒弟拿回去后,把所有的花生都剥开,然后统计出这其中的花生米有大有小,有饱满也有瘪的。而另一个徒弟则把拿到的花生摊开,分别选出大小不同,饱满与瘪的程度不同,以及形状也不相同的若干种类,再把这些选出不同种类的花生剥开。这样,他用的时间比他的师兄所用的时间要少得多,但也得出了与他的师兄把所有花生都全部剥开的同样的结论。
从上面的小故事,我们就可以知道,在学习中,做大量的习题, 也是要通过分类,把各类相关的题目都做了,基本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也就了解了。没有必要反复做同一种类的题目,那样花费太多的时间,还会让学生感觉单调、乏味和无趣,简直就是杀伤学生们学习兴趣的杀手。这样的蠢事确实不要再继续做下去了。
语文课文的背诵,特别是古文的背诵,可能也有那么一点应试的味道。但是,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也是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说老实话,我们的孩子们对于需要背诵下来的古文,从数量上说还是少了一点。或许他们如果背诵得更多一点,传统文化的影响也会对他们的成长会有更大的帮助。
英语的背诵也很重要,也不能只看作是应试教育。英语的朗读与背诵,主要是为了加强语感。语感这种东西表面上看不出什么来,但是,只要多念多背,语感就会自然而然地有所增长。所以,中国开蒙教育中的记和背,还是非常重要的,不能都看作是应试教育。孩子们记得多了,背得多了,这些内容就会深刻地在他们的脑子里留下印记。将来他们长大了,也做了父母了,在对他们自己的子女的教育中,这些古典的诗文也会不由自主的流动起来,灌输给他们的孩子。中华文明不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的吗?中华文明几千年而没有中断,这样的记和背应该也是功不可没的吧?
在分析和判定到底什么是应试教育的时候,我们也要看到,我们自身的教育传统中那些有利的方面,不要在西方面前就一味地妄自菲薄。西方中的好的东西,我们也是要学的,但是在学的过程中,不要轻易否定我们自己的宝贝。那种败家子式的做法是要坑害我们的下一代的,这样的蠢事不应该再继续做下去了。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04: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