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这就会没好日子过啦?

已有 2228 次阅读 2019-6-2 07:1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有人转发来一个帖子,除了信口开河,就是妖言惑众。前面的什么铺垫就不用说了。这张帖子的核心思想是:中国的对外开放就是对美国开放,中国的好日子就是因为跟美国关系好才会有的。如果跟美国关系不好了,那么中国就不会有好日子过了。言下之意就是,现在中国跟美国硬怼,美国拿中国当作自己最严重的挑战对手,所以,中国再也不会有好日子过了。至于这张帖子的其他部分,可以忽略不计。

中国是不是对美国开放,这一点没有疑问。但中国是不是只对美国开放,这恐怕未必是事实。中国最开始引进的外资主要是香港与海外华人的投资,后来台湾也加入进来了。日本算是外国中最早用资金和商品打进中国市场的。最早的电台广告是日本东方表。所以,说中国对外开放只是对美国开放,这话不确。

从投资角度来说,美国现在有不少企业在中国投资。但美国的企业数量是不是最多的,投资数额是不是最大的。我没有去看统计资料,没有发言权。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国对中国的投资达不到外国投资的半壁江山。这似乎是可以确定的。中国与美国的经贸关系主要是中国商品的对美出口。中国想进口美国的高技术产品,可是美国不肯。所以美国对中国的进口也没显得多重要。而这张帖子,则表现得对美国几乎是战战兢兢,五体投地,让人不免觉得很是奇怪。

对于美国国务院高官斯金纳,把美国与中国的冲突定义为文明的冲突,帖子的作者认为这个定义非常可怕。似乎这个定义一下,美国一定会跟中国死磕到底。而中国一旦与美国成为了死对头,那中国只有死路一条。我看了几遍这张帖子,感觉作者就是这样一个结论。

不知道作者是完全不知道呢,还是装傻充愣呢?美国拿中国作为自己的死敌,并不是自今日始,自抗美援朝之后,一直到1971年基辛格访华,这二十多年,美国一直拿中国当作死敌。美国跟苏联还有大使级关系,美国跟苏联在联合国还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美国对于中国,则什么联系都没有。只有一个断断续续的所谓华沙谈判,基本就是半死不活,除了打个照面之外,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

在那样的年代,中国是很穷,日子过得并不算有多好。可是中国在搞建设,中国在苏联的帮助下,打下了最初步的工业化基础。这个工业化基础为后来改革开放的大发展是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的。中国那会儿是挺穷的,日子过得是挺苦的。但中国人精神不倒,中国人埋头苦干。除了工业化的初步建立之外,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也是搞得如火如荼。这为后来中国粮食生产的稳步增长同样也打下了雄厚的基础。

按照帖子作者的说法,中国离了美国不仅过不上好日子,甚至连基本的生存都成了问题。这种恐美媚美的观念,在某些少数人那里,还是很有市场的。事实当然不是如此。再有,帖子中把美国的力量说得那么恐怖,把美国对中国的打压说得那么可怕,除了用来吓唬中国人民之外,能有多大的作用?我不知道帖子的作者是不是真的了解今天的美国。在苏联解体后,第二年克林顿当上了美国总统。应该承认,克林顿时期,不管什么原因吧,美国的经济还是不错的,特别是美国多年的财政赤字,在克林顿时期也有了盈余。而当小布什上台后,先打阿富汗,后打伊拉克。把财政的盈余又重新打回到赤字。钱花起来是痛快,但美国的经济完全是在走下坡路。美国的实体经济越来越空心化,制造业在走下坡路。美国的综合实力也在往下出溜。今天的美国,对利比亚没有能够出兵,对于叙利亚,也没有出动大规模武装力量,没有直接参与战争的核心战斗。对于伊朗,现在倒是出动了航母编队,但是他敢真打吗?不好说,反正对于朝鲜,美国是有想法而没有实质行动。在南海和东海,美国除了派几条军舰到这儿晃悠两下,还有别的作为吗?

当然,咱们也不是小瞧美国,毛主席说过,帝国主义是纸老虎,也是铁老虎和真老虎,铁老虎和真老虎是会咬人吃人的,但在本质上,它还是纸老虎。毛主席说,我们顶了它一下,也没有啥。

这张帖子还在做一件挑拨的事,不过做得很拙劣。帖子中说,现在的老年人,能过上不错的好日子;现在的中年人,好日子也能过上几年;而现在的年轻人,将来不会有好日子过,因为中国和美国关系搞坏了,美国要治中国,所以现在年轻人在将来的日子就不会好过。这个观点的出发点就是荒谬的。中国人的好日子什么时候是靠美国供养的?哪儿有这种事。中国人的好日子就是中国人民自己干出来的。这个道理难道帖子的作者不知道吗?或许真不知道,或许装不知道。只是这样的挑拨太幼稚可笑了。

这张帖子还说,今天的中国大陆,也不代表中华文明。在作者看来,似乎台湾或者香港,才代表了真正的中华文明。对这样的观点,反驳它都觉得没有什么意义。把力气花在这个方面太浪费了。从作者的骨子里看,他是很崇尚西方文明的,对中华文明是不屑的。这样的人侈谈什么中华文明,无非是想掩盖这种洋奴的本色而已。

公众号.jpg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1182533.html

上一篇:五十年代的儿童
下一篇:对学生来信的回复
收藏 IP: 114.241.15.*| 热度|

4 王安良 赵建民 杨金波 chenhuans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