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再讲实践的概念

已有 2840 次阅读 2019-3-25 07:56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在上次讲课时,涉及到实践的概念。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的重要性应该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实践的概念导致了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属性。在马克思主义以前,唯物主义是没有实践概念的,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说,从前的唯物主义只是从直观的角度去理解客体,而不懂得从能动的方面去理解客体,也就不了解从人们的感性活动去理解客体。所谓感性活动就是指的实践。因为实践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说得更通俗一点,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那里,实践就是生产,而生产是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没有生产,就没有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延续。而生产实践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有了生产,人类才能生存,有了实践,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向前发展。实践这种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就是一种辩证的矛盾运动在推动社会的发展。

因此,有了实践概念,唯物主义才有了辩证法的属性,没有实践概念,唯物主义就只能是直观的,不了解人的能动作用的机械唯物主义。

第二,有了实践,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就有了联系的中枢。如果从现在教科书体系来看,在辩证唯物主义这一块,实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例如在认识论部分,没有实践,认识就没有矛盾运动,而没有矛盾运动,认识就不可能向前发展。所以实践至少是认为发展矛盾运动的重要工具。在历史唯物主义那里,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生产实践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生产实践在不断克服着人类社会在这个最基本领域里的矛盾,不断创造人类最新出现的文明,所以历史唯物主义这里所包含的辩证法因素同实践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第三,在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教育起到了非常关键的创造与传承的作用。实践创造了新的文明,而新的文明又不断进入教育的内容。新的教育内容又使得受教育者在不断尝试更新的实践,这种不断发展的矛盾运动,也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环境和教育在改变着人,而改变了的人又在创造新的文明,这新的文明又在不断进入环境与教育的领域。这同样也是充满着辩证法的矛盾运动。

第四,实践在创新过程中也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创新的过程首先是寻找矛盾的过程,再就是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法。这需要多次试错的经历,而这样的试错同样也是实践的经历。每试一次,总会出现新的矛盾,哪怕看上去只是原有矛盾的重复,但总有某些与原来矛盾不相重合的部分。所以要多次试错,多次实践。爱因斯坦认为,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最重要,或许是那样的吧。只是,在灵感闪现之前,一定有更多次的重复劳动,更多次的试错,最终像打桥牌挤牌那样,灵感或许就被挤出来了。

第五,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的第一条,从前的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总是从直观的角度来看待客体和对象,而不是从感性活动上去看待客体和对象。所以旧唯物主义不理解人的能动作用。旧唯物主义在关于人的能动性方面是干不过唯心主义的。唯心主义在这个问题上很直接,先有观念,后有实体。所以马克思说,唯心主义虽然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的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也是不懂得实践的。比如一个水杯,旧唯物主义不知道如何解释水杯的来由,而唯心主义则可以说,正是因为人先有了水杯的观念,然后才会出现水杯的实体。用这种简单的唯心主义来解释水杯的出现,似乎很是轻车熟路。而旧唯物主义无法理解,为什么观念在实体出现之前就存在了。在唯心主义面前,旧唯物主义打了败仗。这里就需要把实践与认识看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是一次或者两次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在人类设计制造出水杯之前,人们有需要贮存和搬运饮水的需要,而大自然没有天然的器具。人们或者用芭蕉叶,或者用荷叶来暂时贮存少量的饮水。而在用这些自然物搬运的过程中,水会泼洒,会流失。因此芭蕉叶与荷叶都不是能满足人们需要的合用的器具。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大自然存在物,人们才会想到用人们的劳动制作出更为适用的器具来。最早的陶罐、陶碗等就是这样生产出来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先有水杯的观念,后来才出现水杯的实体。实际上,在人们的感官中先看到了类似能够贮存水的自然原型,才激发了人们的能动性。在最早的贮存水的容器被生产出来之后,后续的改善与新的设计才会源源不断地得以问世。所以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唯心主义并没有战胜唯物主义。在这个过程中,仍然是唯物主义在起着主要的作用。先有了人们对芭蕉叶与荷叶功能的尝试,才会激活人自身的能动性,反过来作用于对自然物的改造与变革上。这不是辩证法的相互作用又是什么?实践不是再一次展示了它与辩证法之间的密切关系吗?

公众号.jpg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1169450.html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整体性
下一篇:对一个网友评论的回复
收藏 IP: 123.123.48.*| 热度|

1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22: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