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治大国如烹小鲜

已有 2021 次阅读 2017-11-27 07:5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王蒙在他的《中华玄机》一书中,提到老子的“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意思。一般人的理解,或者我自己原来的理解,就是认为,治理大国并不是什么很难的事,烹小鱼能有多难?就跟轻而易举一样。这是没有经过大脑思考的结果。我原来看到这句话,也没有经过大脑仔细思考。治理大国怎么可能简单?就像春秋时代的大国,虽然没有现在的中国有那么广大的幅员和人口,但也不是小事。看到历代对这句话的注,才明白原来哪有这么简单。

《诗经··匪风》毛传云:“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河上注:“烹小鱼不去肠,去鳞不敢挠,恐其糜也。”这两段的意思是,烹鱼不宜繁琐,反复扒拉来扒拉去,这鱼就碎了。治理人民也不能太繁琐,折腾来折腾去,民心就散了。如果你真的懂得烹鱼,也就真的懂得治理民众了。又说,烹小鱼,不能去掉肠子肚子,不能去掉鳞片,不能挠来挠去,如果这么折腾,这鱼就烂了。这后一段,有点让人觉得奇怪。不去掉肠子肚子,也不能去掉鱼鳞,这鱼就是煮好了,那还能吃吗?后来琢磨了下,好像明白了一点,所谓小鲜,即小鱼,也就寸来长的鱼。这么小的鱼,也实在不好去掉肠子肚子。更不好刮掉鱼鳞。所以就囫囵着煮算了。北方有所谓炸小鱼,也就是一股脑儿,囫囵着个儿给下到油锅里了。吃过的人都觉得很香。我没吃过,也不太想吃,觉得有点脏。或者这也算是有点矫情吧?

这里所说的治大国,其实是指治大国者。治大国者,就不是一般的管理者,而是指最高,或者较高层级的管理者,或统治者。老子的意思是,在这个级别上的统治者,不能翻来覆去地在政策上折腾老百姓。老百姓受不了。你把佐料放好了,火候调准了,只管让它自己咕嘟去吧,别管得那么复杂。时间差不多了,小鱼也就熟了,看上去也是个整的,没给弄碎了。能看得过去,吃起来味道也不错,就可以了。

这里的意思不知道是不是也有作为统治者,或者管理者,不能事无巨细,你都一定要插一杠子。你越是插得多,就越是乱乎。当年老蒋指挥打仗,明摆着有一批军官在做作战计划,在临场指挥,老蒋就是不放心,非得自己插一杠子,结果经常是朝令夕改,让下面的人无所适从。这样的指挥不出乱子才怪呢。这一来,可能是老蒋认为,只有他自己才是最高明的,他下面的人都靠不住。二来,老蒋认为,只有他亲历亲为,才是为下面的人做表率吧?不管他怎么想的,但他这么乱插一杠子,只有更乱。

我们党为了要求党员干部不要脱离群众,保持和群众的密切联系,就要求党员干部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过去还有同吃、同住、同劳动,后来又加上一条同商量。这本来是深入群众、联系群众的一个思路。但有的干部要么是装装样子,根本不去做真正的深入群众的工作,有的则比较老实地去执行了。一有险情,就冲到第一线。这其实是要分情况的。如果某个一线确实非常紧急,你做领导的一定要去,那就非去不可。但是,如果发生紧急情况的不止一个地方,你作为领导干部,只能亲自去一个地方,而不可能兼顾其他一线的紧急地带。那你放下全局不管,只到某一个具体的一线去解决那里的具体问题,却影响到全局问题的指挥和解决,那你这个深入一线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

在一些干部中,就存在着这两种不同的倾向,要么,以坐镇全局,指挥全局为借口,完全不去深入基层,完全不去深入群众,不了解群众的疾苦,不了解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困难。这是典型的当官做老爹的作风,是必须要纠正和改变的。要么,就是有一颗想做好工作的心思,但缺乏全局观念,缺乏对自己职责的真正认识。一有紧急情况,马上冲到一线,而不先考虑好,到底是需要全局的掌控,还是去只解决一个两个实际具体问题。如果因为被局部问题的拖累而影响到全局问题的解决,或者说影响到大局,那你这个深入一线,解决具体问题不仅做得不对,而且完全可能造成更大的损失。这叫得不偿失。

无论哪一级的干部,你都有自己的职责所在。无论你在什么样的岗位上,联系群众,为群众服务是完全正当的。但你的职责要求你,你的服务和工作是要坚决彻底地履行你的职责,而不是为到一线而到一线。如果到了一线,却不能有效地履行你自身应担负的职责,那要么说明你缺乏大局观念,要么说明你不过只是在作秀,而并不懂怎么做,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

所以,这样看来,不仅治大国如烹小鱼,治理任何一个地方,管理任何一个单位,都与这种烹小鲜有相似之处。该管该做的,一定要管要做,不管不做就是失职。不该管不该做的,就不必去管去做,管多了,做多了就是添乱,就是折腾老百姓,费力不讨好。

在现实中,这两种倾向都存在。懒官是不想动,不愿意迈开他的腿,不想到群众中去,不想到基层中去。而庸官则是乱忙、瞎忙,不得要领。这两种做法都会给群众带来伤害和损失,都是必须要改正的。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1086992.html

上一篇:职场规划
下一篇:听学术报告
收藏 IP: 114.250.36.*| 热度|

1 武夷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1: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