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s3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qs321

博文

我国阶梯式高等教育培养格局 精选

已有 6828 次阅读 2014-1-10 18:5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最近关于“考研基地”话题充斥着“科学网”,其实这是一个老话题,并没有什么新意。对“考验基地”持负面看法的人主要认为,这些基地中的部分学生上大学目的就是考研究生,他们忽视大学期间整体专业知识培养,这种认识过于简单和笼统。我在韩枫的博文:"我们"活该被歧视吗?—有感于曲阜师大事件”评论:“歧视无处不在,欧美名校歧视中国一本,中国一流高校歧视二本,一本歧视三本,二本歧视?本。唯有靠自己奋斗来抗争”。我们只要稍加分析我国与世界高等教育格局就不难发现,这类“考研基地”遍布全世界,只是表现形式各不相同而已。因为,“阶梯式”高等教育代表了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格局,欧美名校研究生中大量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高材生”。难道不是吗?我们国家城里孩子(已经迈向农村)从幼儿就开始在各种名目繁多的“学习基地”学习,各种各样的学前班就是代表,这些学前班打着素质教育旗号,无非是提前教孩子们一点知识而已,没有什么不对。然后是“初等教育基地”“高考基地”等。

记得媒体曾经报道过河北“衡水中学”这个高考基地。那个学校由于“考大学有方”,每年考上名牌大学的数量多而引起关注。从而吸引大量来自全省各地的往届生,希望在这个“高考圣地”实现自己上重点和名牌大学的梦想。还有那些被国家相关教育机构评为全国重点中学,那一个不是主要以“应试”为主的高考录取比例作为主要标志,再配合一点各种比赛奖,美其名曰素质。难道这些中学不是“考学基地”,这与“考研基地”只是教育层次不同而已,本质上没有区别。我们那些走出大山的孩子们就是依靠这些“考学基地”成为他们后来事业生活辉煌的起点和基础。“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就是“考学基地”中莘莘学子们奋斗目标最贴切的描述。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我们难道不应该感谢这些遍布全国各地的“考学基地”吗?它们是我们这些农家子弟实现自己梦想的“功臣”。

再说“考研基地”。我在今年48日写过一篇博文:“我国“阶梯式”研究生培养模式”,说的就是关于我国各种类型大学研究生来源的格局。三本考二本,二本考一本,一本考名牌,名牌“考”欧美大学。我记得在恢复研究生教育初期的上世界80年代初,还有极少数一本甚至二本大学中有才华教授能招到少数一本和一流大学的学生。因为,那时我们社会还比较纯洁,很多用人单位用人政策体现了“英雄不问出处”价值观,只要能学到一身过硬本事,不凑在社会上“无用武之地”是那时学子们内心真实想法和实际做法。例如我们学校有的地质学教授就招到过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山大学等现在号称985大学的学生。现在好像很难招到了,因为,全国各地大兴“查三代,看出身”之风。“宁要名校的草,不要普通大学的苗”就是当下一些企事业单位聘用人的指导方针。其实,据我所知国外大学招聘教职也看出身,但更看重实际科学研究能力和已经取得的代表性成果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我们再来具体分析“考研基地”的学生考研究生的事情。我们知道,硕士研究生考试包括基础课与专业课程,难道这些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与他们在学校的学习没有关系吗?与他们大学专业学习没有关系吗?我认为,如果这些考研基地大学的学生,他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专业与他大学本科专业一致或相近的话(我相信可能属于大多数),这样的学生在大学期间的主干课程就会努力学习。这是应该值得提倡的事情,而不应该指责。

我曾经有一个国家地质学理科基地班学生,同学们给他起了一个“考霸”外号。2002年本科毕业当年报考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居然成绩不错,然而面试时人家就以大学为“非研究生专业”为理由而拒绝录取,并建议调剂到北京一个二本大学这个专业,他从北京给我打电话咨询。我建议他同意调剂到这个二本学校读硕士研究生,并下决心读好硕士研究生,将实现“科学之梦”放到博士阶段来实现。他听从了我的建议,在这个普通二本大学出色完成硕士研究生后,考入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攻读博士研究生,并接着在那儿完成博士后研究,实现了名校学习研究经历的梦想。这个例子,你能说当初中科院电工所歧视这个学生吗?我认为不能,人家面试有这个权利做出这个决定。你能说这个 “考霸” 学生有什么问题吗?我认为也没有问题。我的另外一个地球物理专业学生1982年顺利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专业研究生,后来到加拿大读博士,最后又到美国旧金山从事网络工作。2000年我去美国开会,路径旧金山在他家住了一晚,看到他工作生活都不错很是欣慰。2013年华中科技大学通讯学科杰青就是我们地球物理专业本科和硕士毕业生。这些学生依据自己兴趣自由选择自己学习研究专业,完全是人家的事情。同样作为一个普通大学能有很多大学生毕业继续攻读研究生,甚至学校在这方面有所引导都没有什么不对。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教育界人士批评“应试教育”,其实,什么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对立面吗?我最近从一个年轻人那儿获悉,他正在用MIT的教学模式上两门课程:“概率与数理统计”与“大学数学”课程,其中刚结束的“概率与数理统计”课程的考试全部是“客观题”,没有一道我们很多人大谈“素质教育”的“主观题”。年轻人说基础课程怎么出“主观题”,而“客观题”不是我们常说的考察一个学生的解体能力吗?我相信,那些“考研基地”考上研究生学生的解题能力一定错不了。

不容置疑,我们对“考研基地”的质疑主要是对我国高等教育带根本性问题的质疑,我们总是期望大学教育要面向“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和教育,这个无疑正确。然而,我们一谈到向欧美大学先进教育理念学习,就会谈到要结合“中国国情”。我不清楚,我国那些高等教育管理者们有什么高招处理好“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与现代普世价值高等教育”之间关系。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入学考试制度改革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如果我们的研究生培养管理机制能够创新,让那些“考霸”和“应试”高手们进来后,通过学术高水平,而且具有现代研究生培养理念的教授们倾心指导,这些来自“考研基地”学生就一定会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后备军。这就是我不主张责怪“考研基地”的主要原因。

201418初稿,110完稿。

 



研究生招生与培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3617-757865.html

上一篇:“听我讲那过去的事情”— 纪念开博两周年
下一篇:什么职业和荣誉人才需要年轻化?
收藏 IP: 121.60.104.*| 热度|

18 叶春浓 李宇斌 王启云 曹聪 蒋永华 李康 徐耀 魏武 曹裕波 王明明 王福昌 孙东科 刘博 陈飞 liweihao xiaoyaojianke cly85 slcscc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6 06: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