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原定计划,我们结束了为期一个月的波士顿之行,该承诺兑现这篇博文了。从题目可以看出,我这儿主要介绍游览两个世界名校校园的感想,更深层次的东西我实在没有能力介绍,尤其是对哈佛大学,直接接触的只有一位在医学院做博士后的年轻人,由于在科学网上相识,请我吃了一顿饭,聊的关于哈佛大学的事情不是很多。况且当下咨询如此发达,想要了解两所世界名校相关人才培养与科学技术研究方面信息几乎可以信手拈来,而校园风格和风貌可能就要“眼见为实”了。此外,我认为从两个学校校园风格也可以看出一些寓意深刻的含义,对于我们深刻理解世界名校的思想风格也许会有所帮助。
哈佛大学和MIT就像两所姊妹学校,地理位置均位于波士顿地区查尔斯河北岸的剑桥市,两校毗邻而居,很像我国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地理位置关系。北大位于清华的西边,哈佛大学位于MIT的西边,当然两所大学的历史渊源相差较大,哈佛大学成立于美国建国之前,比MIT早225年。那天坐船游览查尔斯河两岸风光,船上导游介绍北岸剑桥市风光时几乎全是两所学校的风采与历史沿革内容。后来又专程两次游览哈佛大学校园,对学校校园风格算是有点感性认识。哈佛大学校园结构有点类似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由英国伊丽莎白女皇一世于1592年创办,我们一年前游览过),也是由古老校区与后来发展并分布于周边的现代校区组成。实际上除了古老校区有若干个象征意义的大门外,后续发展的校区没有校门,完全属于开放式结构,但学校建筑分布比较紧凑。哈佛大学的古老校区正门可能属于世界上不可多见的毫无特色“校门”,其规模小到只能单向通行一辆汽车(图1)。这个大门比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大门还是要大点,因为,那儿只能人通行,小轿车都无法通行(去年8月7日博文:“庄严圣神的“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张贴过)。然而无论是老校区总面积及中心草坪面积都要比都柏林圣三一学院规模要大一些。但是哈佛大学老校区中没有像都柏林圣三一学院那座位居中央显著位置的标志性建筑-塔楼及周边若干名人雕像以及长达300年的藏有著名的“凯尔斯圣书-The Book of Kells”的图书馆(称为“长厅-Long Room”)。只有那座冷冰冰的一只脚已经被游客摸的锃光瓦亮的哈佛铜像向人们述说哈佛大学的历史变迁(图2)。
哈佛大学校区建筑的外形结构与欧洲类似建筑相似,然而外墙体的酱红色却很是显眼。所以,从我们居住的MIT公寓步行一站地铁路程去哈佛时,儿子说判别是否到哈佛很容易,看到大片酱红色外墙建筑时就表明到了。我们周一去哈佛校园,最为引人注目的现象是游人如织的热闹景象及学校招募者分别为每一组游客慷慨激昂解说哈佛大学培养人才的特色与悠久历史的场面。东方面孔估计要占到游人的一半,有几批显然是来自中国的学生,他们坐在古老校区中心草坪上谈论朝圣哈佛大学的感想。我想他们也许正憧憬将来有机会来到这所名校学习,体验“从绅士到精英”的人生过程。在老校区中,除了图书馆、教堂和哈佛铜像背后的那座楼是灰白色建筑外,其余几幢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均为酱红色砖墙结构,代表了哈佛大学建筑色彩的基调(图3)。这个特色可以从老校区外的后续建筑的风格中看出,哈佛大学将它们建筑基调颜色确定为“绯红”。
据说哈佛大学面积很大,所有资产面积总和超过剑桥市的总面积,部分校区已经位于剑桥市以外地区。老校区的几幢古老建筑虽然历经几百年的风风雨雨,但外形依然保持了当年的华丽风采。“三个哈佛谎言”依然是导游口中津津乐道的话题(哈佛铜像并非哈佛本人,因为当时没有照片;哈佛并非学校最早建校者,创建者来自英国剑桥大学;哈佛建校时间为1636年,而非1638年)。“让真理与你为友(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的校训成就了哈佛大学莘莘学子们的崇高境界和理想。以培养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世界一流科学成果和社会精英的目标成就了今天哈佛大学享誉世界的领先地位。
哈佛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虽然属于一个大学博物馆,无法与纽约和华盛顿的自然历史博物馆相比(它们都属于国家级博物馆),但馆藏也较丰富,展品安排布局紧凑,体现了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特色。这个博物馆也填补了波士顿地区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空白(波士顿科学馆主要为科学技术方面内容)。展品主要为:自然界岩石矿物类-简直就是我们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的浓缩版;动物类-各类动物,飞禽走兽,大型动物与小型的飞禽应有尽有;丰富的植物类的标本独具特色;古人类及其他们的民居丰富多彩。
MIT创建于美国建国以后的1861年,为适应17世纪世界工业革命和美国工业化需求而成立。美国工业化过程引发的大量产业技术需求导致MIT成立之初所具有鲜明的技术特色,这从学校的名称上可以一览无余。后来MIT两位领袖人物依据科学技术与基础研究之间的“活水源头”关系,对课程和培养目标进行重大改革,开创了基础研究与科学技术并重的办学宗旨,奠定了MIT“手脑并用”的培养理念以及培养“有思想、有灵魂、有科学、有技术”的世界精英人才目标。MIT校园168英亩的面积明显小于哈佛大学(仅本部就达210英亩)及国内很多面积可达数千面的大学。也许MIT的历史相对较短,除了少数几座现代建筑外,主体建筑并没有什么鲜明个性特色,即使是古老主楼的色彩基调也是灰头灰脑的水泥颜色(图4),与我国很多传统建筑色调较为相似,而没有哈佛大学的酱红色基调(绯红)。MIT的主楼与最高的地球空间物理与气象大楼(格林楼,曾经是剑桥地区的最高建筑)是灰色建筑的代表,其它还有很多红色外墙建筑,体现MIT建筑的多元化色调特点。因此,MIT对外公布的代表颜色为红与灰颜色。
MIT校园给人印象深刻可以总结出几个特点:1、和哈佛大学一样属于开放校区,只是MIT没有象征意义的一个古老校区,实际上整个主楼(Great dome)可能属于学校最早的庞大单体建筑。因此,整个校区内公共交通道路四通八达;2、校区内社会公共场所很多,例如经营性餐馆不少(包括中餐馆,如我们都品尝过的台湾餐馆和香港餐馆),为师生生活提供了便利;3、学校以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博文:“MIT印象”介绍过)、西蒙大楼(图5)和传媒实验大楼为代表的几幢很有特色的实验大楼体现了现代科技设计理念。这些实验大楼很多由捐助者建立,大楼的名字由捐赠者与功能组合而成,例如脑科学研究所(McCOVERN INSTITUTE FOR BRAIN RESEARCH);4、学校主要建筑围绕若干草坪周边分布,这样增加了这些建筑内部的采光率和绿色感官;5、校园内各大草坪上分布有大量形态色调各异的抽象雕塑,其中位于主楼与学生活动中心之间由数字组成的一个人体雕塑很有创意。当夜幕降临,在灯光的衬托下这个满身由数字组成的“虚拟人”在公众面前呈现出一番绚丽多彩景象(图6)。
MIT博物馆规模较小,然而具有鲜明的科技特点,非常值得一看。她与波士顿科学馆和哈佛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为整个波士顿地区三个代表自然科学与技术的博物馆。它们对于普及全市50多万市民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培养大众的科学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博物馆藏品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机器人系列”、“三维影像”技术和产品及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技术发明产品三部分。
我在以前的博文中介绍过一些MIT的学术和科学评价特色。因此,这儿只是补充一点。MIT有的教授非常重视“小同行”之间学术交流,他们并不热衷于经常出席那些“规模宏大”“显示身份”的学术会议和作报告。这个似乎与多学科交叉科学研究理念存在悖论关系,然而,如果我们深入思考一下,其实不然。我国科学界已经将“多学科交叉研究”口号叫的虽然很响,但是这种多元化学科交叉综合研究的内涵却未必清楚。我自己的理解是这样的,如果没有对自己学科领域知识深邃理解,没有对自己专业小同行的研究成果深入了解,谈何真正意义上的学科交叉。纵观我们周边的一些号称“学科交叉研究”的案例,实际上属于传统上“捆绑式”研究而已,距离科学意义上的多学科理论交叉综合研究相差甚远。这是我们将在长时间内难以回答“钱学森之问”的根本原因。
另外,MIT本科教学也很有特色,其核心宗旨是让学生本科期间开始涉及科学研究。大量本科生参加教授课题组活动,感受科学研究的氛围。例如,他们强调通式教学方式,用我儿子的话说,“要让学生学习这些基础课程后,能够从容面对今后他所从事的多元化职业”,这个理念完全不同于我们国家大学强烈的专业学科色彩。我们的学生毕业后一旦从事了与大学(包括研究生)专业外的工作,就会被人嘲笑为“另类”。我们的学生由于在大学期间过于强调“专业”学习,似乎要终身与这个专业为舞。由于大学期间学习“专”,导致我们学生无法适应现今多元化的经济发展变化格局。一个专业干终身始终是我们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看到世界名牌大学生毕业若干年后,职业生涯丰富多彩,从事原来大学专业学科以外工作的人大有人在。据说,由MIT协助创建的新加坡第四所公立大学新加坡技术与设计大学SUTD(由MIT原工学院院长担任校长,教师都要经过MIT博士后研究阶段历练)将要求MIT协助他们设计没有传统专业学科界限的本科教学模式。他们的培养目标旗帜鲜明提出:要让所有本科生毕业之前充分参与科学研究。
另外值得一提的一件事,在我们即将离开波士顿时,儿子手机收到校方发来一条短信,欢迎参加MIT的“系统管理员感谢日”,这个感谢日每年一次,所有教师和博士后均自愿参加。目的是感谢全校的“系统管理员”为学校教学科研设备正常运转做出的努力和付出的辛劳。系统管理员负责全校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正常维护,使得全体MIT师生不会因为偶尔计算机或其它相关设施(属于全校管理)故障而耽误学习和研究。这个小事情充分体现了MIT管理的人性化,值得我们学习。
两个学校校园内容太丰富了,就此打住。
2013年8月8日于武汉
图1 哈佛大学校门(里面)
图2 哈佛塑像
图3 哈佛大学古老校区一幢建筑
图4 MIT古老主楼(Great dome)
图5 MIT的席蒙楼
图6 由数字组成的人体塑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3: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