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科学网的热点是伴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公布而产生。每年这个时候,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这些国家基金申报的主战场总要出现“几家欢喜几家愁”场景,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由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是目前我国申请门坎最低的项目类别,而且有的单位将这类项目作为晋升职称的必要条件(我认为这是荒唐的规定)。所以,每年三月底国家基金委申报大厅总是呈现“趋之若鹜”的壮观景象。我作为退休人员,申请的一个项目也没有得到批准(依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法规定,这是退休人员唯一能申请项目的渠道),心情比较坦然,正等待专家的意见。况且我现在还有点经费可以维持后续研究的运转。正式退休后科研强度大大降低,属于适应退休生活的软着陆过程。这个热点话题是由一位博友的优秀学生申请青年基金项目连续2次没有获准引起。还有的博友提供有人5次未中。我所知道的最高记录是第8次才中,这个信息是参加会评的一位老教授亲自对我说的。他在会评会上发言说,人家连续申请了8次,说明他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热情。此外,抗战也就8年,所以建议这次通过,后来专家们觉得他的意见合理,终使项目获得批准。在讨论国家基金项目评审是否公正问题时,正反意见似乎都显得中肯,值得我们深思。
我自己前后申报了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获得批准。其中1988年申报的第一个项目的经过在我的博文“我与新科院士善君之间交往纪实” 中做了详细介绍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73617-585428.html)。第2个项目是我以讲师身份本科学历申请的面上基金。因为我们这些老五届学生(指1966-1970年毕业的学生)在国家基金委成立的1986年时都超过35岁青年基金的年龄界线,只能申请面上基金。第3、4、5项是分别以副教授、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身份申请,其中第3项是与王宝仁教授共同主持(是当年我们两个申报项目合并,后来没有这种形式了)。第6个项目是以退休人员身份申请的,目前还没有获得批准。所以回忆总结一下我的基金项目获批过程也许有点意义。
我是属于老五届学生中的最后一届(1970年)。一位博友曾在我的相关博文中留言说,你1965年上大学,那就只读了一年大学。我回复:实际上还不到一年,因为1966年初下连队当兵38天,1965年整个9月排练国庆游行队伍1个月。所以,我是靠老高中的基础,并坚持终身学习理念走到今天。当然比整个中学都在文革中完成的人还要幸运些。像我这种“出身”的大学普通老师能够连续得到多项国家基金项目资助本身就体现了那时国家基金评审过程的公正性。
我所知道的国家基金项目评审基本公正还体现在几个案例上:1、我们学院具有博士学位的约20个年轻人中目前只有极个别还没有获得青年基金项目,去年我们院一次性上了8位青年基金。还没有获得项目的年轻人确实属于科研能力较差的,科研经历和成果记录都不太好;2、我认识的一位长江学者和杰青尽管开始连续3次申请失败(因为他确实属于没有背景,导师为普通教授),第4次获批,但是由于后续研究做得很好,成果丰硕,产生了科研中的“马太效应”,后续资助项目不断,直至获得重大基金项目的课题和重点基金项目等;3、我了解的外单位的同行中科研做得好的多数研究人员都能及时得到批准,尽管个别经历稍微曲折。这就说明,只要科学研究做得好,并有好的成果记录,大多数科研人员均能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这也表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的公正性属于主流。
然而,我们必须承认,国家基金项目评审过程中也一定存在某些不公正的现象。我们常说公正性是相对而言,例如在国家基金项目评审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灰色概念。评价一份基金项目申请书能否获得资助,基金法的表述是一些基本原则,具体还得由专家依据自己的理解操作。我在评审时坚持几个基本点是:选题的科学意义及对同行研究状况的调研是否到位(如引用的文献的针对性及时效),科学问题总结是否合理(即申请书的一);设计研究路线和关键问题的针对性;研究条件(平台)情况;申请者研究经历(对青年基金主要看他的博士经历)和基础;对于面上基金项目还要考虑项目组成员的学科结构等。但是实际评审时那就看评审人的喜好了。有的人看中申请人的海外经历;有的人看中申请人的博士经历;有的人看重申请人单位的科研平台和条件;有的看重申请人单位是否重点高校和重要院所;还有的注重申请人博士期间导师影响力(从今年开始要求申请人和成员简介中必须列出导师姓名,有一位院士的2个学生今年同时中了青年基金)。我听说一个二本高校引进的一位人才申报重点基金进入答辩,结果都很好,但最后没给,原因是专家认为你所在学校的科研平台不能保证你能否顺利完成项目。其实人家完全可以利用国内相关单位的设备和条件完成项目相关测试分析。这些单位的设备也是国家钱买的呀。至于说到对项目选题方面,那更是见仁见智,因为只有认真负责的小同行才可以对选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使得学科更精细及学科交叉等因素,使得小同行相对更少,大多数是中-大同行评审。因此,可以用一句老话:“说你对你就对,不对也对;说你不对就不对,对也不对”来概括评审人的心态。这些方面我认为还是基于评审人的认识方面的差异,不能算作学术腐败。
当然我也知道一些评审不公平的现象。随着国家经济转型,社会上官员腐败风气一样会侵蚀国家基金项目评审,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不容否认。一位专家在我面前说,如果我毕业的学生当年申请书到我手里,我一定是将他排名第一;一位海外学者应聘国内一个大学5年,平均每年来学校不到一个月,他却连续获得重点基金和面上基金各一项,最后两个项目结题时没有看到什么像样成果。一位名校学者在没有完全回国前提下获得杰青(非B类),被方舟子举报。更重要的是有的学术同行缺乏基本的学术道德,恶意建立自己的学术圈子,互相关照,即使你的申请书写的再好,且基础也很好,他也可以在评审中给出同意资助的意见,但是只给“良好”等级,这也实际上是否定意见。这种情况还不好判断是否应该列入评审人员黑名单。在一些重要项目评审过程中回避措施做得不是很好,例如在杰青、重点项目或重大计划项目的评审中并没有严格回避学术圈子、单位、师生及合作对象等。还有博友们列举的一些学术腐败现象,不必一一列举。
我衷心希望年轻人设法先尽全力做好自己的科学研究,就一定会产生好的成果,相信“勤能补拙,天道酬勤”的箴言,总有一天会感动上帝。还是我的那句老话:用成果说话,以实力取胜。最后我祝贺今年中了基金项目的年轻人,同时鼓励没有如愿的年轻人,再接再厉,屡败屡战,坚持一定胜利。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